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集团要闻 查看内容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

2015-3-19 15:29| 发布者: 赖荣| 查看: 88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千里 特约记者 王宝瑞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

    本报讯(记者 千里 特约记者 王宝瑞)26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在重庆召开了依托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会。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郭志伟在讲话中高度赞扬实验室在“科研定位与创新”、“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希望该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走出自己的特色,推动长安汽车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带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这次验收标志着实验室跻身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的“建设期”结束,顺利“转正”,进入每五年一评估周期的运行期。这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实施科技创新“173工程”,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验收工作由钟掘院士主持。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总结汇报以及依托单位对实验室建设支持情况的报告,查阅了实验室建设验收申请报告,审查了相关材料,现场考察了汽车NVH实验室、汽车碰撞安全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与安全实验室等三个技术研究平台及各研究单元实验室。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果,认为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建设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据悉,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汽车噪声振动控制和安全技术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涵盖了汽车NVH性能分析与评价、汽车NVH设计与控制、汽车碰撞安全与损伤生物力学、汽车系统动力学与主动安全、汽车电子系统安全技术五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建设期间,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取得显著研究成果。在汽车NVH性能正向开发体系、消声器和车身等复杂结构的低噪声设计技术、轻量化材料应用技术、汽车结构碰撞安全设计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并在汽车行驶状态观测与控制、汽车EMC技术、电动汽车NVH与安全技术和车内噪声主动控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处于国内先进。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研究队伍人员结构合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实验室有固定人员11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车辆工程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称号入选者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名。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对实验室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建设期为实验室共投入3.4亿元,新增设备74台套,新增实验室面积33386平方米,充实和完善了实验室研究创新平台,形成了汽车NVH和安全技术测试评价能力,为实验室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开放与交流广泛,共组织了国际学术会议3次,有20人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设置了32项开放基金课题。实验室与日本汽车研究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安全控制技术、噪声振动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高级访问学者32位入室参加合作研究,提升了实验室的学术地位和国际知名度。

    本实验室的建设期取得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长安汽车新产品的研发中,开发了长安悦翔、逸动、睿骋、致尚XTCS75等一系列高品质NVH性能和五星安全新车型。整车NVH性能超越同级合资车水平,逸动、睿骋分别获得2012年年度安全车型与2013年年度安全车型奖,CS75更是于2014年四季度抽检中以59分(总分62分)的成绩获得C-NCAP史上最高分。“汽车NVH控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得了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一等奖。汽车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已成为长安汽车产品的技术亮点和卖点,促成销量持续迅猛增长,近两年长安自主品牌轿车增长率为行业第一。同时也促进了长安汽车技术能力全面提升,自主研发实力连续三届蝉联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