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是怎样炼成的
——记“全国技术能手”、华中光电首席技师方勇强
1980年,刚满16岁的方勇强怀揣着年轻人的梦想,跨进了湖北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门,走上装配钳工的岗位。从进厂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里默默地立下了一个志愿,一定要学习和掌握一手过硬的本领,做一名高水平的技术工人。立誓的那天起,他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凭着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装配钳工的岗位上,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2012年,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8年,被国防科工委、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称号。 他在一次次距离与角度的精确定位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追寻方勇强成长的轨迹,不断更新知识,追赶时代,永立潮头,是他的显著特征。他在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以求,实现了由实干型、技能型向知识型员工的跨越。 好学——以完成知识储备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迅速成为公司装配战线上的技术骨干乃至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这是方勇强进厂最初立下的誓言。他深知,在社会日益发达、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仅有技校文化程度的自己,要想在工作上有所成绩,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唯有加倍付出。为克服理论知识的不足,他就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自学了光学原理、机械制图、钳工工艺等专业知识。他只有初中功底,要读懂弄通大学课程其艰辛令人难以想象。有时为了理解一个公式,他经常求教于比自己年龄小上十几岁的大学生,身边的大学生时常被他的好学精神打动,都乐于解答他的问题。 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收获,孜孜不倦地好学精神成就了他一身过硬的本领。在产品科研试制中,他能够根据产品的原理及使用状态,设计并组合使用仪器,满足校正需要,使产品达到设计指标;他擅长红外、可见光、激光、接收系统、电视摄像系统、半导体激光等多位一体光轴的校正;在复杂的光机结合的产品传动机构装配调试中,他凭借经验和手感能够使传动精度达到0.2密位;在为客户野外保障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他能够利用可见的标志物进行产品校正,使产品达到使用状态要求。 创新思维,大胆实践。时代在召唤着每一个员工要融入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去。方勇强立足岗位,解决生产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探索新工艺技术,积极开展QC质量活动。其中,他参与的《提高某产品多光轴校正一致性精度》QC小组活动,被评为2006年中国兵器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三等奖;《某产品四轴稳定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被评为2008年中国兵器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二等奖。 善钻——以提高技能技巧 工作中肯钻研,勤动脑,爱思考是方勇强的最大特点。凭借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绩,当公司的产品遇到技术难题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最信任的也是他,而他也总是能够不负众望,提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每年科研开发立项近30项,产品涉及多个领域。为了尽快使科研产品从“纸上谈兵”转化为商品,方勇强参与了多项新产品的研发试制。他对产品质量高度负责,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产品的关重件更是严格要求,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在一次产品的试制过程中,他发现某产品外表硬铬有细小的裂痕,敏锐地意识到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针对这种情况,他与技术人员一起认真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攻克了难关,使产品的质量达到了设计标准,并且为公司挽回了十几万元的损失。
在某产品的改进研发和试制中,为了有效地解决一难题,他经过反复思考,提出在产品光学校正上想办法,自制校正工装及辅助校正仪器。经过大量摸索,他最终找到了最佳的校正方法。目前该产品已成为公司重要产品,每年为公司创造近千万元的产值。 为了解决某产品三轴走动问题,他参加了公司成立的QC攻关小组,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原因并圆满解决问题,该产品的五项通关率由原来的56%上升到94%。该项成果被评为“2001年兵器工业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他参加了某重点产品的生产试制工作,根据要求,需要产品在原有的体积和重量的基础上增加夜视功能。在试制生产过程中,80%以上的产品出现了局部不稳定等现象,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和多次试验,他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装配和校正工艺,解决了这一问题,满足了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 忘我——以实现人生价值 在方勇强身上,深深触动我们的不仅是他那精湛的装配技艺,更有他那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1998年,公司承担了一批外贸产品的生产任务。方勇强带领着班组人员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由于时间紧迫,试制和批量生产同时进行,在打通工艺的同时,还要完成生产任务。公司要生产数千台产品,且平均每台产品要经过3~4次校正,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进度,他一人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校正任务。连续一个月每天近15个小时连轴转,在100W的台灯下,目不转睛地对着仪器盯着产品反复校正,最终保证了产品按期交货。可高强度的工作却给方勇强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造成他视网膜急性脱落,不得不进行手术。术后,医生反复叮嘱他要全休3个月,不能负重,不能用眼过度,最好不要再从事光学校正的工作。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年底,公司新开发的一项特种产品进入了试制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按期完成试制,公司将会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产品。试制组找到他,满怀歉疚地说:“方师傅,你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也实在不好开这个口,可是你看……”方勇强明白,肯定是试制遇到了拦路虎,他二话不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攻关的行列。产品总装时,正值寒冬腊月,天空飘洒着雪花,方勇强和项目组的成员一道,穿着棉大衣,在室外搭建的临时工棚里忘我工作。累了,找个地方小憩一下;饿了,泡包快餐面充饥;晚上,就在工房里打地铺,忘记了医生的叮嘱,上百斤的产品搬上搬下……在他与项目组成员不分日夜的忘我工作下,该产品试制成功,按期交付用户手中,现已形成批量生产,为公司争取该产品订货合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担任班长期间,对待班组工作认真负责,不计较个人得失,热心为班组成员服务,合理安排生产,受到大家的信任和好评。他认为,要提高规模生产能力,只靠一个人的技术高明是不够的,只有全员都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能,才能促进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他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他的徒弟中不乏部级技师和技师。 方勇强,以他的勤奋和敬业,实现了他“学好技术,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技术工人”的誓言。他是新时代的青年榜样,扭转了一些人“搞现场技术没前途”的思想。他告诉我们:行行都能出标兵。在技术的领域中,没有顶峰,他将和所有人一起,继续永无止境地攀登!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