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艺苑长廊 查看内容

[兵工记忆]我选择“留下来”

2015-8-12 10:45|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1073| 评论: 0|原作者: 撰稿:郭振云(89岁,云箭集团正处级离休干部)摘编:王巧俭(云箭集团老干办主任)|来自: 湖南云箭

我选择“留下来”

——离休干部郭振云讲述在八六一厂“支左”的记忆

 

19699月,广州军区在55军抽调一行19人,在关瑞光政委的领导下,来到861厂参加“支左”( 文化大革命中,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组织的行动)的。我是其中的一个,我们一起来的还有段成才、胡祥年、朱恒远、王英华等,其他人我已记不清名字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抓革命,促生产”,维护工厂稳定。每个人都安排有具体工作。

在与工厂领导协商后,段成才被分到厂办,我被分到政治部当副主任,其余人分到各车间工作;后来,关瑞光同志任861厂革委会主任和党委书记。我们到工厂后,第一批来“支左”的部队已撤走,他们主要是湖南省军区的后勤干部。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工作比较好开展,“两派”虽有矛盾,但在我们的宣传和引导下,工厂秩序比较安定,生产基本上走向正常。

我在工厂分管组织工作。19769月黔阳地委下文将我调到红敏化工厂任政治部副主任。那时候,我们仍属部队编制,平时工作都要求穿军装,工厂不给我们发工资,我们的工资、粮票和军服都是由辰溪县武装部发放的。 

861厂“支左”的六年时间里,因生产需要,机关干部经常下车间参加劳动。我接触到不少老工人,我被他们不辞辛苦、忘我劳动的精神所感动。使我感动最深的几件事是:

一是厂领导对我们部队来的同志,非常关心和爱护。王凤仪厂长常和我们谈心,交流一些看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工厂专门拿出钱来为我们家属盖了新房,安排家属工作。

二是为了促生产,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当时生产子弹工序复杂,发动技术人员搞技术革新,将三台机床合并到一个机床上冲弹壳完工后,搞“五合一”、“七合一”,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是为了节约开支,将辰溪县炮台的电输送到厂里来,工厂将需要的水泥电杆分到各车间,我们政治部和工会办公室也分了任务,各单位将水泥电杆“人工扛”抬上山,展现了“工人阶级力量大”的风采。

四是工厂生产井然有序、福利职工分享、环境绿化成荫,发展规划喜人。那个时候,地方政府官员都“想办法”把其子女调进861厂……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861厂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因此,我们的“支左”任务完成后,部队领导征求我意见“你是回部队安置,还是留在企业工作”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至今,我都没有后悔过……


离休干部郭振云于1963年“五.四”青年节在郑州的留影

离休干部郭振云决定“留下来”在红敏最后一次穿军装时的留影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