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扎根基层
——记滨湖公司“劳动模范”王青锋
2009年7月,刚迈出大学的校门,王青锋怀揣着强军报国的梦想来到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通信装备的结构设计工作,与所有滨湖人怀着同样的梦想,与公司的发展同成长,践行着滨湖人“立即行动,拒绝借口”的核心价值观。从一个懵懂单纯的学生转变为一名公司的一线员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全心投入 求实进取
进入公司后,他很快参加到有关项目的整件设计工作。万事开头难,在学校学习的那些机械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产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是简单的绘图标准都不一样。怎么能够快速熟悉公司的企业标准和结构设计元素就至关重要。作为一个通信装备结构设计的新人,他知道只有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为此,他将自己所学的机械理论相关知识与实际企业生产的通信装备的结构设计相结合,查阅资料,熟悉公司内部图纸设计标准。同时,他遇到不懂的,就积极向老师傅们请教,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业务知识培训,系统学习特种装备的设计生产标准,优化设计,改善工艺流程。
心系任务 勇挑重担
2010年的夏天正值某重点项目的推进阶段,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做大项目。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他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设计好每一张图纸的同时,主动到生产车间认真跟踪每一个零件,积极处理在设计过程中的错误,收集在图纸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提升自己理论基础,优化自己的图纸设计。正当项目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家里传来了不幸的消息,老家的房子在暴雨中坍塌了,家中顿时陷入了居无定所的困境。为了保证项目后墙不倒的任务,他决定留在工作岗位上,那一段时间,他一边打电话安慰家中的父母、托人代为照顾,一边加班加点,希望能够早一日完成工作任务。就这样,虽然心急如焚但却坚持工作的他,在整个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后才匆匆回家看望和安置父母。 2011年他开始独立承担了某通信产品的结构设计工作,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承担项目结构设计。这个项目要求时间短,任务重,作为项目结构设计者,他需要系统地规划整车结构设计任务,分解整个方案的整件,制定缜密的图纸设计计划。为了保证整车的节点不受影响,从计划制定时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将自己的图纸设计任务往前压缩,为后面的工序留下足够的时间。为了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他放弃了休息的时间,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在短短1周的时间,完成了100多个整件的图纸设计工作。武汉的夏天是火炉般的,在系统集成上装的那段时间,几乎就没有休息时间,每天的工作量都是排得满满的,他顶着炎热穿梭在整个项目现场。虽然项目实施过程是辛苦的,但最终这个项目在领导和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他受到了公司的好评,获得了公司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团员”称号。
不惧挑战 勇往向前
2012年是他忙碌和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某关键项目关系着公司的发展。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紧凑的项目计划。 针对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他主动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确保了任务的按时完成。在刚忙完该项目样车,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他又接到紧急通知要去参加该样车高原适应性实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东西,他匆匆忙忙就出发了,甚至没来得及和家人说一句抱歉。
在样车驶往目的地过程中,他每天都经过了十二个小时以上的长途奔波,还要在晚上执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产品的安全保密。经过一周的行驶,到达了试验地点。第一次进入高原环境,刚开始几天,他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但凭着对该项工作的责任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怀揣着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克服低气压、缺氧、寒冷的恶劣环境;克服饮食的不习惯,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地方持续工作了两个星期,顺利地完成了试验任务。
乐业奉献 胸怀梦想
在工作中,他主动承担重活累活。在同事有困难的时候,他主动帮助同事完成工作,甚至甘愿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只要工作需要,总是随叫随到,没有任何一句怨言。 2013年是公司的搬迁之年,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填补搬迁造成的生产进度的延误,他主动加班加点,承担重活累活,只要工作需要,总是随叫随到,没有任何一句怨言,有的是对工作的持之以恒的热爱和坚持。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次受到了公司的表彰,他所在的团队获得了公司“搬迁恢复生产”先进班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