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集团要闻 查看内容

红花竞相开 暗香扑鼻来

2017-1-6 09:32|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642|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记者 秦邦佑 吴鹏

 

红花竞相开 暗香扑鼻来

——实地探访集团公司对云南省砚山县和泸西县的定点扶贫工作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要求,也是中央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
      “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决胜在即。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牢记使命,积极响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攻坚部署,协同集团公司上下资源,倾力支持扶贫攻坚工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有效资源,创新扶贫思路,坚持靶向施策,通过与地方政府高度对接,研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实到位,为定点扶贫云南省砚山县和泸西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砚山和泸西都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基层设施弱、脱贫难度大,这是最基本的县情。
     这两个县的扶贫资金项目是否落地生根?脱贫攻坚战究竟打得如何?贫困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精准扶贫的成效咱样?集团公司领导也十分牵挂。
     带着这些问题,仲冬时节,记者昼夜兼程,辗转2000多公里,从山城重庆奔赴云南边陲,实地探访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砚山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泸西县。
     打赢扶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也是集团公司的主动担当。记者走进乡村电商中心、民族职业学院、希望小学,深入边远民族村寨、院坝、田间地头,走过羊肠小道,翻越高山峻岭,与当地的干部和村民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倾听他们质朴的声音,感受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力度和温度。


定点扶贫,架起一座“连心桥”


     手牵着手,心连着心。2016年12月11日,乘坐在重庆开往昆明的火车上,从车窗向外望去,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星星点点的绿色植被点缀,灿烂的阳光泻进窗来,让人感受到了冬日里的暖意,勾起了对集团公司扶贫工作深深的回忆。
     集团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在经济效益发展趋好的同时,没有忘记履行好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集团公司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大对砚山和泸西扶贫工作的力度,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狠下功夫,加快了当地脱贫致富的步伐。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唐登杰多次指导和要求各企事业党政一把手落实领导责任,做到精准扶贫;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徐留平积极协调解决扶贫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题,要求扎实做好扶贫工作;集团公司分管扶贫工作的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聂晓夫多次深入泸西和砚山调研,与当地政府共商确定扶贫工作重点,要求对口帮扶,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集团公司制定了“定点扶贫‘十三五’规划”,对完成定点扶贫任务进行统筹策划,系统部署,具体安排,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在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的基础上,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依法合规使用,发挥最大效用。
     总部各部门、各成员单位主动参与,在扶贫工作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建立完善扶贫工作的工作体制和长效机制;确定部门和扶贫项目专人负责;坚持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保障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集团公司先后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贫困群众服务的优秀干部到砚山和泸西挂职,在扶贫工作上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当地的需求和集团公司的优势进行对接。
     心心相印,扶贫一致。砚山和泸西的县领导也带队到北京,与集团公司高层进行会见和交流,与集团公司扶贫办、总部相关部门和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共商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计。

     定点扶贫,架起了集团公司与砚山和泸西的一座“连心桥”,集团公司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扶贫工作,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落实,不断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形成精准脱贫、加快与改革发展提速有效联动的生动局面。
     一组数字显示,2013~2015年,集团公司在砚山投入扶贫资金335万元;2016年,加大扶贫力度,全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包含物质);2001~2016年,集团公司在泸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039万元(包含物质)。这些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安居房建设、教育文化等方面,为两县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电商扶贫,锻造一把“新利器”


     电商小平台,扶贫大方向。抵达砚山维摩乡炭房社区,走进“好买卖”乡村新型商业中心,这里充满了勃勃生机,整个商业建筑大楼,颇具民族文化特色。
     “这个中心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9000平方米,由两栋两层钢架结构组成,分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10个区,一楼为敞开式的购物大买场,二楼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电子书屋阅览室和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孵化中心等。”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高宗介绍说。
     进入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体验区,“马上做,做精彩”的行为指南十分夺目,触摸着大型电子商务显示屏,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映入眼帘,所标价格比商场还便宜,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电商扶贫大有可为。集团公司积极推行电商扶贫项目,投入定点帮扶资金120万元,用于县内电商建设,为农民直接进入市场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从而带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升级发展,让当地的农副产品走出去、走得远,让群众赚钱、赚得更多。
     “农民攀电商,培训是关键。现阶段制约农业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农业购销模式、思想观念的惯性,以及人才的严重缺乏。加上人才储备不足,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跟不上,对互联网思维下的现代营销方式比较陌生。如何让电商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把‘新利器’,还需要进一步摸索。”集团公司下派干部、砚山县副县长宋廷友说。
     在泸西永宁乡时,记者发现,搭建“党建+电商+扶贫”平台,打通销售渠道,以消费扶贫推动精准扶贫,颇有特色。
“过去,泸西的高原梨、三七等农特产品,多数是自产自销或等客商上门收购,没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不畅,造成果农‘增产不增收’‘种得好、卖不好’,果农难以实现稳定的收入回报。永宁乡搭建‘泸西农特产’电商平台,为当地果农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好途径。”集团公司下派干部、泸西县副县长王仁详说。
     “建设电商平台的想法还是邓比提出来的,他沉下身子,真心、真情地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经他多次协调,促成了兵装集团总部发了消费扶贫的通知,下达到下属的各个企业,促成了我乡农产品的销售,效果非常好。2016年,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消费了高原梨270吨,合作社的果农增加收入130万元,村集体经济也创收了17万元。”永宁乡党委书记陈永刚如是说。
     作为集团公司下派到永宁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邓比谈起了具体做法,“为确保贫困户从电商平台和消费扶贫活动中直接受益,村党组织与合作社做出了三项优先的承诺: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优先采购贫困户的水果蔬菜,采购价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在用工上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支付工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村集体所获得的收益,优先用于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农户帮扶、贫困学生资助等方面。这样一来,不仅使我们村一举摘掉了集体空壳村的帽子,村里有了集体收入,还拿出5万块钱,资助了村里的25名贫困学生。”
     “我们村到合作社务工的有87人,我们村胡大江家卖给合作社30吨梨,卖得6万多块钱。有了合作社,大家都赚得到钱,都高兴了。”永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代表韩慧芬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泸西农特产”电商平台以“高原梨”等泸西高原水果为主打,延伸拓展至三七、天麻、苦荞、核桃、蜂蜜等泸西本土农特产品,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出“山门”。

教育扶贫,拔除一个“穷根子”


     发展教育,蕴育脱贫新希望。记者在新落成不久的云南技师学院砚山分院采访时,正看见一群学生正围着一台吊起的车辆,在听老师讲解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随后,我们参观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美泰订单班和民族服装陈列室,以及玛瑙加工室,一幅幅优秀的作品和一件件雕刻的工艺品,鲜艳夺目。“天时地利成玛瑙,精雕细琢秀七乡”“执工匠之心,琢如玉人生”的红色条幅,营造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们学校实行的是产教融合、校企业合作办学模式。目前,有教职工121人,在校生1512人。学校设有商贸、机电、汽车、农业4个教学系和现代物流、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农艺等10个专业,实现‘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入厂即入学、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分院院长刘国斌告诉记者说。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集团公司投入帮扶资金440万元,建设江那、八嘎、蚌峨、盘龙中学和平远二中等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购置寄宿制小学生床上用品1852套,为八嘎和蚌峨乡小学送温暖;在技师分院建设长安汽车4S流程化教学实训基地项目;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孤儿、农村低保、父母一方是残疾人、父母双方是下岗职工家庭等符合享受城市低保条件或正在领取失业保险等贫困学生700人。
     “教育扶贫,才能拔掉穷根。兵装集团对贫困地区、贫困学校、贫困群体的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点找得非常好,效果尤为明显,使贫困学生感受到了温暖。”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明焘说。
     贫困学生刘开乐、侬思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说,“感谢那些帮助了我们的人。不但减轻了我们的家庭经济负担,而且让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得到了物质保证,能够更加安心和专心地学习知识。”
     当记者在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长安马自达希望小学采访时,这里正“封闭式”地在拍摄一部电视剧。当记者说明采访教育扶贫的来意后,才准予进入校园。
     “这部剧名叫《闪亮的爸爸》第二季,以‘支教’为主题,共拍摄12集,是由深圳卫视与北京大业创智和湖南芒果娱乐联合制作的明星教育体验观察节目,最大的亮点在于吴镇宇等明星嘉宾到校担任支教老师,发现学校的困难儿童,充当‘代班爸爸’的角色,以唤醒社会对农村困境儿童真诚的关注和关怀。这次能够选择在我们乡村学校进行拍摄机会非常难得。”校长李朝荣说。
     至善者,行甚远。为帮助泸西永宁乡的扶贫教育,长安马自达合资公司捐资100万元建立了2所希望小学,通过项目的实施,学校劳动技能培训室、学生宿舍、体育场地、图书室等硬件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
     “实施教育扶贫,兵装集团投入定点帮扶资金1404万元,在泸西共建成希望小学9所,惠及1725名山区贫困学生;2016年又投入帮扶资金1105万元,含以物折款,启动实施了校企合作、希望小学建设、贫困学生资助等项目,改善了县教育教学条件,增强了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副县长王仁详说。

产业扶贫,找到一条“致富路”


     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开辟新战场。记者在砚山工业园区采访时,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红介绍说,“整个园区规划面积为39.81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园四区’,重点发展电子、玩具、服装等转移产业,生物资源加工、新型建材、矿产品精深加工及现代物流产业。宋廷友管招商引资时,可出了不少力。”
     接着,王红又带着记者参观了中恒集团等入驻园区的企业。以园区聚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正成为撬动砚山经济的支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2016来,集团公司在砚山产业扶贫上投入帮扶资金1235万元,帮助者腊乡、蚌峨乡和八嘎乡建设蔬菜基地、种植漆树和商品牛养殖等。
     赴者腊乡夸溪基地采访,村民正在蔬菜地里忙碌着,有的在采撷,有的在打包装箱,有的在搬运上车。
     “兵装集团在者腊乡投入帮扶资金450万元,建设15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购置安装喷滴灌设施,建有10亩温控大棚1个和1000立方米的冷库1座,产业扶贫项目带动450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脱贫。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模式后,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在基地打工的农民每天收入70~80元。目前,绿色新鲜蔬菜已销往国内各地,有的还远销到了新加坡和香港地区。”乡长冯光槐欣喜地告诉记者说。
     “过去靠守着庄家种活,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线,入不敷出,如今好了,用不着外出打工,就近能找到事做,最多的一天能挣90多块钱,少时也有70元左右,一个月算下来也有2000多块钱的收入,比在家干农活强多了,只要人舍得吃苦,就不会受穷。”笑容挂在脸上的村民权景红和权桂芝说出了共同感受。
     蚌峨乡是种植漆树的基地,我们沿着弯延曲折的山路,攀登到了山顶,一眼望去大片新开垦种植的山地露出了新姿态。
“我们将兵装集团投入漆树种植的帮扶资金285万元,调整为乡产业扶持滚动资金,并且作为全乡较为困难的2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股滚动资金,每份股金1万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漆树种植,走共同发展的路子。所涉农户以不参与经营、不承担风险的方式投入合作社,让贫困户以入股资金的10%分红,每户每年平均增收1000元,实现‘零风险、净收入’,让农民有获得感。”蚌峨乡乡长杨丽梅说。
     “依靠青山绿水,瞄准绿色、生态、有机,念好‘山字经’,唱好‘山林戏’,着力打造漆树产业,把漆树种植基地做大做强,是百年大计。”砚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键说。
     “整个漆树种植基地,规划种植漆树8000亩,同时,还可利用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养鸡,带动和服务更多农户,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拓展增收渠道。种下一棵棵漆树,相当于种下了发家致富的希望。”汶隆漆业种植公司董事长何隆友说。
     如果说集团公司对砚山县的产业扶贫精准到位,那么对泸西县的产业扶贫也毫不逊色。记者实地察看了集团公司在永宁乡的高原水果种植示范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孵化基地和“白及”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脱贫致富,感恩兵装”的大幅广告牌耸立在山林间,远远就能吸引人们的视线。
     集团公司坚持从产业扶贫实际出发,2016年投入帮扶资金225万元,开展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帮助泸西发展生物产业;投入帮扶资金420万元,实施水果产业项目2个、中药材产业项目1个,有力地提升了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捐赠价值315万元的45辆长安汽车,鼓励对贫困户脱贫增收有帮带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结对子,推进了“输血”与“造血”扶贫的有机统一。


     【后记】无论是在砚山,还是在泸西采访,让人强烈地感到了各级领导精准扶贫的责任和担当;无论是在县扶贫办,还是在乡党委、政府的办公楼门头上,实现整体脱贫“倒计时”电子显示屏的数字每天都在递减;“时不我待做好扶贫工作,奋起直追加快脱贫步伐”的大幅横标催人奋发向上;驻足观看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布局图和挂钩帮扶机制图,以及综合治理、动态分析图,无不让心潮澎湃。
     特别是当走进砚山县精准扶贫攻坚战“作战室”时,更是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氛围,“作战图”上,清晰地镌刻着作战总指挥部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实施步骤,“第一战区”到“第十一战区”谁主管、谁负责,立下“军令状”,策马勇向前。者腊乡、蚌峨乡、八嘎乡被确定为重点脱困乡,建立起脱贫攻坚“责任链”和“任务链”。这3个乡也是集团公司在砚山扶贫的重点乡,扶贫攻坚进入了“倒计时”。
     怎样才算精准脱贫?县扶贫局副局长张露沙说,用“五看法”作为评分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家禽猪牛羊,四看家中有无读书郎,五看自我发展能力强不强。做到了,就能实现“乡摘帽、村出列、户脱贫、人销号”的目标。
“非常感谢兵装集团对砚山县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实施产业、教育等精准扶贫,真是扶到了点子上,不仅为困难群众增加了收入,还为贫困学生带来了希望。欢迎兵装集团的企业到砚山来投资办厂,实现扶贫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县扶贫局社会帮扶股股长何卫平说。
     对砚山和泸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集团公司等中央企业情牵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让贫穷落后的帽子早日摘下,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我们的共同希望和企盼。祝愿砚山和泸西的人民在打赢扶贫攻坚战和奔向小康的“新长征路”上一路走好!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