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会2017年第一次会议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唐登杰,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留平先后提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在打造产品亮点上下足功夫,在变产品亮点为市场卖点上想方设法,才可能将亮点培育成企业的盈利点,赚到真金白银。唐董事长、徐总经理的这一重要指示,富含深刻哲理,直击企业经营的痛点,各单位要深入领会,认真落实。 所谓亮点,就是企业推出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企业赋予产品的差异性特质和标签,更多体现的是企业对产品的主观认识和定位。卖点,则是属于营销范围,是指引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营销手段或技巧,是企业为展示自己产品特点、优点,而提炼的语言,进行的演示。卖点形成的过程,实际是企业主观诉求通过市场语言和演示,让消费者认可接受的过程。如果说,产品亮点是企业主观赋予,卖点则是消费者客观认可;亮点是专业语境,卖点则是大众语境,只有将亮点用消费者看得懂的语言表达,用消费者感受得到、用消费者想体验的方式向消费者呈现,亮点才可能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卖点,进而成为市场的热点,真正成为企业的盈利点。亮点、卖点、盈利点,这是企业经营正向演绎的理想流程,是企业持续向上发展的根本保证,但绝不是自然演变的过程,需要企业全程精心策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良好的主观愿望才能让消费者愉悦体验,赚到真金白银,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毫无疑问,亮点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点,亮点缺乏的产品是不可能赢得市场竞争的。同样毫无疑问,亮点是不会自动成为卖点的,卖点是对亮点的重构和重塑,是企业对市场把握与引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产能普遍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的今天,产品找不出卖点,基本等同于找不到销路,很可能烂在生产者手中。亮点与卖点,恰如千里马之于伯乐。没有伯乐品鉴,纵然是千里马也难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有了伯乐品鉴,千里马就会让人侧目相看,名声鹊起,身价倍增,引得众人竞相追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以哲人的眼光予以透彻分析:“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卖点就是产品实现“惊险一跃”的关键性因素。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和持续积累,集团公司主导产业产品都有不少亮点,技术、质量、服务、品牌等竞相发力,亮点突出正在成为各企业产品的特色和追求目标。而在重构亮点,打造卖点上,企业要么重视不够,要么手段不多,要么就是办法不新,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脱颖而出、一骑绝尘的产品并不多,市场竞争苦战的时候多,惨胜的几率大,成为企业向中高端跃升的严重制约。企业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打通从亮点到卖点的肠梗阻,形成畅通从亮点到盈利点的快速通道,让企业积累形成的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等方面的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品牌溢价能力。 畅通从亮点到卖点再到盈利点的渠道,是对企业体系能力的完整检验,是一个积累、逐步完善的过程,既不可能毕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企业必须始终头脑清醒,保持战略定力,对照亮点、卖点、盈利点的完整流程,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持续提升,形成提质增效的闭环,打通向中高端跃升的通道,修炼出竞争中胜出的“不败金身”。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