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
——上海电控研究所矢志研发北斗定位定向导航技术纪实之二
“我们的卫星导航技术能发展到今天,一条最根本的经验,就是从一开始就坚持‘开放合作’。与杨浦区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就是对我所坚持开放合作的肯定,也是全新的起点。”上海电控研究所原党委书记任京康说。 上海电控研究所之所以对开放合作情有独钟,源于他们对时代大势的准确把握,源于他们对自身状况的深刻理解。 千应庆告诉记者,上海电控研究所由企业转制而成,积累少、基础薄、领军人才缺乏,目前科研综合实力仍不能与业内大所、强所相比。面对竞争与挑战,他们按照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的要求,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特种装备电子信息集成技术专业研究所为目标,加快调整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研究所地处上海,创新氛围浓、创新资源多、创新人才聚集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扬长避短,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开放型科研开发体系。该所以国防战略需求为牵引,围绕光纤通信、综合电子、卫星导航等专业领域,致力研发集成多项核心技术的系统产品。坚持在开放中推进创新,在创新中深化开放,通过“借智借脑”,实现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正逐步成为支撑集团公司特种产品和民品发展的重要技术平台。 上海电控研究所把模式创新作为推进开放型科技研发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致力让社会各类各渠道创新资源为其所用,努力降低协同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与效益,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多方共赢。该所坚持以需求为牵引,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所抓住企业技术需求,加强对接,主动服务,以拥有的核心技术助推企业产品升级。如与东海路桥公司合作,仅一年时间就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路锥自动收放车,该产品现已投入小批量生产。上海电控研究所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兄弟单位特种产品和民品项目的研发,提高与集团公司主业的融合度。集团公司成立之初,该所与集团公司主业关联度几乎为零,而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属集团公司的占到60%左右,且在产品研制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担任多个项目的副总师和分系统的总师甚至技术总体单位,支撑集团公司特种产品和民品发展的技术平台作用得到充分显现。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上海电控研究所广泛开展与高校的项目合作,使高校优质的科技资源成为创新的倍增器,优良的教育资源成为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在合作层次上,由普通院校合作为主向顶尖高校合作为主转变,深化与北大在北斗、飞艇、光通信等项目的合作,巩固与清华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合作。在合作领域上,由单纯的技术研发向人才培养扩展,先后与上海交大、哈工大等建立人才对口培养机制与交流机制。在合作方式上,由以项目为主的短期松散合作向优势互补的全面长期战略合作提升。2012年3月,该所与某学院签订科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某研究中心,在基础研究、产品设计、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长期合作,形成以学科为牵引、以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科研开发链。 坚持以前瞻性课题为重点,深化与用户的合作。上海电控研究所把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用户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瞄准前沿高端技术,与用户展开深层次长期合作。 坚持以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为目的,融入产业联盟。加入联盟可以了解产业发展的趋势,找准定位,缩短开发周期。在全国气标委的指导下,上海电控研究所开发受市场欢迎的高压露点仪、斯特林露点仪、图像法露点仪等,制定标准,成为国内露点仪产品开发技术最先进、品种最齐全、测试精度最高、测试范围最广的专业科研生产单位。 上海电控研究所深知,构建开放型科研开发体系,不是一时之选,不能靠一日之功,必须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夯实自身科研基础,尊重创新内在规律,重视经验积累和技术积淀,才可能厚积薄发,拨云见日,基业长青。他们把着力基础作为做强开放型科技研发体系的根本保障,不断强化基础平台建设,相继建成特种产品光纤通信实验室及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携手地方政府,依靠集团公司力量,加快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用型北斗模块研发平台、定制化定位导航与位置服务终端研发平台、后台运营管理系统平台和北斗产品(模块)检测认证平台等的建设,为将上海市打造成国家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城市和集团公司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强劲动力。上海电控研究所着力由注重产品开发向注重掌握关键技术转变,致力攻克前沿技术,加快核心技术培育,推进发展模式转变。目前,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3大核心能力。上海电控研究所针对科技人才短缺的瓶颈,建立自身育才、市场引才“双通道”,出“重金”大力引进高端专业人才。他们通过引进一位高端人才,收到了带来先进技术,带动一个前沿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成功开发北斗卫星定位定向导航技术。同时,积极鼓励科技人员攻读在职工程博士、硕士研究生,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研究所现有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1名、业内著名专家3名;科技人员中博士研究生3名,工程硕士研究生50多名,占科研人员总数的49%;培养了2位高级技师、4位技师;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