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集团要闻 查看内容

推进“四能”改革要下“绣花”功夫

2017-7-7 14:31|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1567|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指出,扶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绣花”两字,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推进“四能”改革同样需要下足“绣花”功夫,这也是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题中应有之意。
    “四能”改革大幕早已经开启,通过试点,正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四能”改革中也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梗阻难题,或是某一项改革统筹不周,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或是组织者有思想顾虑,不愿担责,使得改革推进乏力,或是实施者对改革措施搞选择性落实,有意规避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导致改革不彻底等等。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四能”改革落地生根,需要各企业统筹“四能”改革任务,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鼓足干劲,下足“绣花”功夫,绣好“四能”改革之花。
    布上“绣花”是项技术活,除了讲究整体的构图布局外,还讲究“针法”的精准细致,唯有“一针一线”的细致入微和“一孔一眼”的缜密灵巧,才能勾勒出姿态万千的图案。“四能”改革上“绣花”则是一项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工作,除了吃透中央精神和集团公司要求外,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下足“绣花”功夫。
    在“干部能上能下”上,下足“绣花”功夫。要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这才是推行这一制度的初衷和意义。“能上”是种激励,“能下”是种挑战,要确保干部下得合理、下得合法、下得服气,而且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建立“快速通道”,真正实现“人岗匹配”“职得其人,才得其用”,让肯干的受激励、慢干的受鞭策、不干的受惩戒,这样才能把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领先发展战略上来,更好地带领广大员工干事创业。
    在“员工能进能出”上,下足“绣花”功夫。要让优秀人才能进得来,不胜任岗位的员工能出得去,通过这“一进一出”,实现动态平衡,激发员工队伍活力,增强员工凝聚力,提升劳动效率。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劳动用工中长期规划,做好劳动用工计划管理,科学设置岗位,规范用工行为,优化队伍结构,推行绩效考核,打破用工终身制,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努力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其才干的制度环境。
    在“收入能高能低”上,下足“绣花”功夫。要抓住薪酬分配这个“牛鼻子”,发挥绩效导向作用,根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员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合理拉开分配差距,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创造更多价值,真正做到“效益增、工资增,效益降、工资降”。
    在“组织机构能增能减”上,下足“绣花”功夫。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确定企业的职能模块,选择适用的组织模式,实现岗位的合理设置,确定组织架构,运用业务流程逐步完善组织架构,做到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的能量,使组织更好发挥协同效应,不断提高生产力,增加盈利能力。
    “四能”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企业越要下足“绣花”功夫。“绣花”绝不是花拳绣腿,它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在改革中,要善于把“脉”点“穴”,将改革难题厘清、辨透、研深,注重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恒心毅力,从全局着眼,细处入手,匀细施针,把“四能”改革中的每一“针”都精准落在关键点上,着力穿好“四能”改革落实过程中的每一“线”,一针一线有条不紊地绣,向深处发力,切实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减少改革阻力,强化改革推力,切实推进“四能”改革落地见效,达到“激发活力、催生动力、传递压力、赋予能力”的目的。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