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融合”的亮丽答卷 ——建设工业两厂整合三周年纪实 时序更替,2018年的帷幕正在开启。关于企业间的整合,业界有“百日整合,千日融合,发展激活”的说法。三年时光,约当千日。回望2014年10月13日,兵器装备集团作出了整体合并建设工业和长风公司,组建“新建设工业”的决定。三年过去,建设工业凭借自己的“合”“活”之道,打破了“整而不合、合多失败”的怪圈,交出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亮丽答卷。 整合红利注解建设工业三年巨变 “两厂整合时,新建设面临经济规模小,经营效益差、资产负债率高、质量形势严峻、机构多、用工总量大、历史负担重、企业文化不一等诸多问题,员工人心不稳,薪酬标准不一样,士气比较低,求生存、保稳定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建设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车连夫坦言,针对严峻的形势,公司新领导班子以集团公司领先发展战略为指引,制定实施了“1233战略”,按照集团公司的“全面整合、深度融合、平稳有序”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全面整合、深度融合,切实做到“五统一”,认真过好“六道关”,实现了从“求生存”向“求发展”的转变,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数字注解巨变,事实演绎发展。一组清晰的数字,强力见证了建设工业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在整合重组中共进,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在缔造奇迹中奋飞的千日巨变。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企业实现扭亏为盈。通过三年的奋斗,在2014年的基础上,收入增长32%,经营性利润增长126%,由亏损实现了大幅盈利。 ——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员工精神大大提振。企业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比2014年增长了31%。在岗员工年人均工资持续增长,实行了企业年金,对全体员工进行定期体检,为员工购买重大疾病互助保险,提高员工用餐标准和交通补贴,公积金缴费比例上调5个百分点,修建员工停车场3处1000余个停车位,坚持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健康活动,员工精神提振,士气高涨,对公司的发展和未来更有信心。 ——企业形象较大提升,外部影响不断扩大。三年来,公司“两厂整合”工作得到了集团公司的充分肯定,2015至2016年公司业绩评价连续二年为集团公司A类,荣获“9·3”阅兵保障贡献突出奖状,连续两次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四好’领导班子”,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稳增长提效益”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2016年国资委组织10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宣传企业改革做法,2017年中央电视台六次到公司采访报道。 如今,经过三年的深度融合,公司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一是保军地位更加巩固,保军能力显著增强。作为国家重点保军企业,能够得到国家财政、税收、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收购兄弟单位业务,珠江光电的加入,更增强了企业的保军能力。国家2020年将对新一代特品定型,公司增长潜力巨大。特别是研发条件和“智能车间”等项目建成后,公司科研、制造能力大幅提升。二是设备较先进,资产潜力大。三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技改和设备投入,提升了制造能力,企业的经营质量、资产质量明显好转,为整体发展投资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大板块初具规模,三足鼎立态势确立,产品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员工精神振奋。公司领导班子思想统一,作风务实;中层管理队伍更加精干化、专业化和年轻化;职工队伍团结协作,士气高涨,信心十足。 “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条件下,我国走进了新时代,我们与国家一样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走进新的时代。”车连夫感慨地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毅力,推动企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再攀一座高峰,迈向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八大举措诠释建设工业的“合”“活”之道 天下大事,行之贵力;非常之事,成就非常之功。谈及建设工业“合”“活”之道的秘笈,他们将此归纳为“八个大力”。 ——大力推进“四能”改革,机构扁平、员工精简、收入提升。针对整合时机构多、干部多、人员多和薪酬分配政策不一致、模式和标准差异大、薪酬水平不平衡的实际,公司大力实施“四能”改革。一是大力优化组织结构,做到“能增能减”。按照“统一管控、精干高效”的整合思路,搭建新建设组织架构,统一两厂的人、财、物、产、供、销等资源,实现了一个管理体系、一套组织架构,做到了合二为一。公司机构数由整合前的54个调整到目前的35个,实现了精干扁平。二是大力优化中层管理人员结构,做到“能上能下”。以年度综合考评结果为依据,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动态调整,持续实施末位淘汰,从整合之初的154人调整至目前的118人,累计解聘51人,新提拔34人。35岁以下25人,占比21%。三是大力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做到“能进能出”,用工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统一岗位、严格定员、严把管辅人员调配入口关、清理清退劳务等措施,从业人员累计减少710余人,每年减少人工成本7000万元以上。员工年龄结构更加合理,35岁及以下人员占比由24%增加到31%,高级及以上职称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集团科技带头人1人、技能大师和技能带头人3人、高级技师13人。四是统一优化薪酬分配政策,做到“能高能低”。对中层管理人员统一推行宽带薪酬及绩效年薪,对职能后勤部门统一推行宽带薪酬,对分厂实行“全员绩效”分配形式,并统一调整了职工社会保险、公积金、餐饮、交通等福利标准。两基地员工实现了“同岗同薪”,2017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比2014年大幅增长;劳动生产率达14.58万元/人,比2014年增长34.38%,实现了员工工资与劳动效率同向浮动,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员工价值创造能力。 ——大力优化制造体系,均衡生产真正实现。过去三年,建设工业整合优化制造体系,持续推进精益工程,实现了均衡生产,特品产量增长118%,彻底改变了生产长期以来“前松后紧”的顽疾。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2亿多元,新购各类设备680台/套,生产设备数控化率由两厂整合时的21%提高到35%,主要零部件生产线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达到了95%以上;民用枪提升机加能力,建成细长管生产线、部装及总装生产线;民品增强了科研、机加、冲压、测试能力,形成年产空心转向轴、空心半轴、机械转向器、齿轮等汽车零部件上百万件的制造能力。二是大力推进“小核心、大协作”。深度整合两基地制造资源,累计调整设备3740余台/套,基本形成内装、外贸、小批量和高新产品并行生产的格局。以“插红旗、挂警钟”为抓手,推进N+3滚动作业计划,全面推行“123451”生产运营管理方法和“FR-VRT”运行机制,搭建运行KPI生产运营分析报告机制。持续优化采购配套体系,全年引进7家,淘汰5家,基本形成了“一主一辅”的竞争格局,彻底杜绝独家供货风险,大大增强了保供能力,零部件采购计划月均达成率达98.6%以上。三是持续提升精益管理。实施作业标准化、制度规范化、行动高效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可视化和改善全员化,CSPS模块及精益工作机制有效运行,标准化生产线建设分步实施,现场变化项目顺利完成,可视化工厂升级改善效果明显,坚持开展精益班组长训练营、员工实作培训,深入推进改善提案活动,基础工作不断夯实。2016年在集团公司组织的精益管理视频会和特品类企业精益管理研讨交流会上做经验交流。 ——大力加强创新工作,产品结构优化、核心竞争力增强。三年来,企业整合研发技术体系,认真过好产品、研发、工艺等优化关,累计科技投入3.14亿元,开展产品、工艺、基础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共计345项,形成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齐头并进局面。一是全面推进创新工作。整合两厂技术中心,壮大了公司创新团队;加强产学研合作,与10多所院校、数十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坚持开展申报创新项目活动和学术交流会,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加大了创新奖励力度,三年累计奖励1030万元,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二是加快新产品开发。特品:面向内装、外贸、民用枪三大板块,共开展了九大产品领域众多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发及关重技术攻关工作,科研项目综合计划完成率达99.5%。公司产品研制涵盖了小口径的各领域,产品竞争实力大幅增强,为公司未来十年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民品:三年共实施新产品开发183项,其中65项新产品形成量产,不少新品进入全球高端供应链平台,如TK、蒂森克虏伯、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三是持续改进工艺技术。开展两基地工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三年累计实施工艺改进项目118项,累计工艺优化降成本4274万元。四是大力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深度整合管理”项目荣获第23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五是进一步加强特品能力建设,特品研发条件项目基本建成,科技大楼即将完工;协同设计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智能车间建设项目建议书通过了初审;特品关键零件可靠性验证条件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六是特品自主创新建设扎实推进。建立特品制造流程体系,实现制度流程化、显现化;制定标准规范,完成3个集团级、16项企业级标准的编制;建设数据库,完成工艺数据库架构的搭建,建立了故障数据库。 ——大力调整市场和产业结构,三大产业不断壮大。面对原来企业市场和产业规模较小、抗风险不强的不利局面,2015年,公司果断实施了“1233战略”,做实“三个产业”。一是做精特品产业。二是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三是做大民用枪产业。两厂整合后,突破了双方发展瓶颈,彻底改变了“散、小、弱”的现状,解决了原建设工业的发展问题和原长风公司的生存问题。目前,公司特品、汽车零部件和民用枪三大产业不断壮大,市场和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 ——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持续推进“精品工程”。在特品方面,整合质量体系和检验模式,开展了“质量铁拳”行动千人誓师大会和“质量问题回头看”等质量警示展;每周评选质量“红黑榜”,每月实施质量奖惩考评,切实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持续进行质量改进,解决了诸多产品质量遗留问题;聘请外部体系专家分模块进行诊断和培训。三年来,公司产品实物质量良好,高精产品参加国际比赛屡获金牌,通过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续审及扩大范围现场审查和新时代认证中心监督审核。在民品方面,完善了民品质量管控体系,基本建成适应市场竞争的质量内控管理平台,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制度体系,顺利通过了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等审核,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加强内部管理,降本增效成绩显著。两厂变一厂后,做到资源共享,全面系统合并同类项,企业运行成本费用大幅降低,整合直接费用成本降低每年在5000万元以上。同时,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成本领先”的要求,狠抓降本增效工作。三年来,实施十大管理提升,狠挖“七大金矿”,累计增收节支4.41亿元,公司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经营效益大幅提高。 ——大力调整资产结构,债务包袱成功丢掉。两厂整合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为90.9%,经过三年努力,资产负债率降至84.39%。一是加大非主业资产处置力度,累计实现收益2.3亿元,退出了EPS电子转向系统和转向管柱。二是积极争取财政补贴,三年来共争取财政补贴1.54亿元。三是持续推进“处僵治困”“压减层级”改革。先后完成了建设机械、白鹭实业、富业达等7个子公司压减工作,平稳安置职工167人,增加收益3500余万元。四是积极推进“三供一业”移交等工作。供电移交完成了中央及地方两级国有资本预算支持金申报工作,圆满完成了德感基地老区市政和社区管理职能移交、谢家湾社区职能与市政园林移交相关工作。 ——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员工由“形似”变“神似”。针对两厂员工思想不一、文化不同的实际,公司各级党组织大力推进思想文化融合工作,认真过好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关。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十九大精神。公司两级领导班子广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制定了《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划纲要(2017-2020)》《关于在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全面落实党建保障机制。党务人员配备和待遇达到“两个平均”要求,党委工作机构共19人中,有10人是80后,1人是90后,其中2人是硕士研究生。110名支部委员享受党务工作津贴,年均1800元。2017年下拨党务活动经费63万余元,在职党员人均500元。三是全面重塑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软实力。制定《公司“十三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完善文化融合的导航系统;修订“JS1612”军工领先文化理念体系,编印《企业文化手册》《员工理念卡片》,开展质量文化宣讲活动,精神文化建设“有魂”;系统梳理公司制度流程管理办法,制度文化建设“有章”;以载体建设为主线,物质文化“有形”;开展“我是文明员工”“正确着装”活动,增设置“正气镜”,行为文化建设“有效”。 “三步走”战略引领建设工业再启新程 布一子而活全盘,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战略牵引的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工业结合十九大对未来两个阶段的安排、集团公司“三个领先”发展战略,以及两厂整合三年来所取得的成效,再次谋定了“新1233战略”。 1个核心:以特品为核心,建成世界一流特品研制条件,打造世界名牌产品,成为集团公司的标杆和“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代表”。 2个支撑:以汽车零部件(转向系统、锻件)、军民融合新产业(民用枪、光电产品、反恐防暴产品)为支撑,通过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步走目标:第一步,从2018年到2020年,打好基础,布好局;第二步从2021年到2025年,提档升级,领先发展;第三步,从2026年到2035年,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到2035年,实现“双百”目标,建成一流企业:一流产品、一流技术、一流装备、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文化。 3个领先:一是发展领先,实现军民深度融合;二是改革领先,激发持续发展动力;三是党建领先,实现政治优势明显、作风形象过硬、企业文化优秀。 同时,制定了“1366党建工作思路”: “1”是坚持一条主线。坚持党委对公司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新时代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特品及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3”是聚焦三心。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企业使命;二是推动中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企相结合,扎实推进十八年三步走战略规划;三是聚拢人心,坚持创建军工领先文化,构建和谐企业。 “6”是狠抓六个建设。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6”是实现六好目标。即培育好思想,建设好班子,创建好机制,打造好基层,弘扬好作风,塑造好文化。 新春至,征程启;唯进步,不止步。只要变革有恒,岁月的浪潮就会将企业推向时代的前端;只要脚踏实地,历史的巨手就会将宏图焕化成丰功伟业。再过3年、10年、30年,记者再拾足问道于建设工业的时候,这个中国军工的百年老店该将绽放出何等璀璨的光华!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