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年,国内开放自动驾驶道路的城市从无到有,迅速落地。车企和地方政府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保持了高度热情和关注,多家跨国车企的高层以及相关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是自动驾驶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
但截至目前,国内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标准尚未健全。“从目前来看,关于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很多方面的标准都没有明确。简单来说,自动驾驶汽车的分级,到底是分为四级还是五级,车企参考的都是欧美的标准,每家的说法和分法都不一样。对于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标准和协议,也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定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企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部分车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储备,也有部分的产品落地,明显呈现出技术先行的趋势。
3月27日晚间,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了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落实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中行业急需和通用基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政府发声推动行业往标准化方面发展,这对企业来说都是利好。”通用汽车方面对记者表示。通用汽车此前已经联合清华大学、长安汽车(000625,股吧)等牵头拟定了中国网联汽车技术(V2X)应用层标准。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V2X可以通过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感知系统,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和效率。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官方数据显示,车辆与车辆以及外界通信技术能预知即将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对潜在危险发出实时预警,它的广泛应用能帮助避免高达81%轻型碰撞事故。
但是,上述V2X只是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中的一个小的标准,体系化的标准建设是一个十分浩大且紧迫的工程。“我们很多技术其实已经先于标准之前,落地应用了。”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车企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包括汽车事件数据记录(EDR)、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辅助(LKA)等6项国家标准还刚处于立项阶段,但很多合资品牌的中高端车型以及豪华车品牌汽车,已经搭载了AEB和LKA等功能。
部分自主品牌也是如此。上汽名爵6前不久推出的自动Trophy超级运动互联网版车型,就首次搭载了配备MGPILOT智能主动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由上汽与先进驾驶辅助技术制造商Mobileye联手打造的系统,不仅搭载了AEB,还搭载了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以及FCW前方碰撞报警系统等多种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另外,吉利旗下包括博越在内的多款车型,也搭载了包括ACC在内的多种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另外工信部文件中提及的等待预研和立项的包括泊车辅助、驾驶员注意力监测、车门开启盲区监测、后方穿行提示、智能限速提示等多项辅助驾驶系统,其实也有部分已经在现有的量产车上得了广泛应用。
“车企都意识到自动驾驶是未来的主流趋势,都在抢跑。”上述车企人士表示,比如上汽、蔚来已经获得上海无人驾驶的路测牌照,北汽牵手百度在北京进行无人驾驶车的测试和准备。另外,包括沃尔沃、福特以及其余多家车企,其实都已经在国内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和落地。
不过他认为,与互联网车企项目相比,车企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更为的谨慎,现在虽然有更为激进的技术储备,但是目前落地更多的仍然是辅助驾驶中的“主动安全技术”。确实如此,通用汽车去年在北美推出了具备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凯迪拉克CT6车型,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让驾驶员放开双手,但是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多次强调,这只是为了让驾驶更加轻松和安全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告诉记者,MGPILOT之所以在名爵车型上率先搭载,其实也是从用户安全的角度出发的。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一个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包括追尾、加塞以及行人乱穿马路等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几大原因。而MGPILOT所搭载的主动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则致力于在上述领域为车主带来更大保障。
“无人驾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下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将部分自动驾驶的技术应用到量产车上,提升行车安全。”中汽研新项目推介部部长秦孔建认为。
C-NCAP是国内通行的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得分高低意味着新车的安全程度。在此之前,主动安全技术的搭载在C-NCAP的评分细则中只是作为加分项而存在,但从今年开始,新的评分标准中将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试验作为一个必选项,这也将倒逼车企的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