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聚焦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集团公司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2019-4-12 16:15|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928|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记者 楚夫 特约记者 蔡旺

日前,集团公司专门召开精准扶贫视频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系统总结前期扶贫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会议宣布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系统推动扶贫工作。

集团公司的扶贫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9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公布了2018年企业精准扶贫案例,集团公司《履行政治责任,坚持共享发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成功入选“企业扶贫50佳案例”;2018年获得中国网“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最具影响力企业”等荣誉;2017年,扶贫工作获得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好”评;集团公司扶贫干部获得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好村官”、国务院扶贫办“企业扶贫优秀人物”等荣誉称号。

集团公司的扶贫工作,体现了中央企业的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风采。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精准扶贫的责任感

集团公司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执政宗旨的充分彰显,自觉站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提高精确扶贫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2016年以来,集团公司召开党组会、董事会、党政联席会等共计6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集团公司扶贫工作。成立集团公司扶贫领导小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徐平任组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龚艳德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春波任副组长,党组其他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组建扶贫工作小组,董春波任组长,具体业务由集团公司运营管理部牵头,总部部门与成员单位参与。集团公司要求,所有成员单位都必须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响鼓重锤,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徐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龚艳德等党组同志实地调研泸西县、砚山县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并就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当地政府交流,表示要打造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合力扶贫的典范。制定落实《定点扶贫“十三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探索形成“围绕一个中心、贯彻一个方针、聚焦三个重点、注重三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从研究、计划、执行、检查到总结的RPDCA扶贫开发管理体系,扶贫成效得到了泸西县、砚山县人民的广泛赞誉。

集团公司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6亿元(含扶贫产业基金3亿元),支持定点扶贫点云南省泸西县、砚山县脱贫攻坚。2018年,向云南省泸西县、砚山县教育、产业、民生三大领域投入帮扶资金4000万元,启动实施扶贫项目20个,精准帮扶1621户(69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协助两县实现脱贫摘帽目标。2019年,集团公司将投入精准扶贫资金4582.75万元,进一步巩固泸西县、砚山县扶贫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步入健康持续发展轨道提供帮助、厚植基础。

创新扶贫方式,构建扶贫脱贫同心圆

集团公司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和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核心是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良好氛围,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输血式”“保姆式”帮扶,只能解一时之困,不能拔穷根,更不可能走上致富路。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思考,集团公司不断创新完善扶贫模式,打出打响教育、民生、产业等多模式扶贫的组合拳,形成了积极扶贫和奋力脱贫的相互激荡。

在产业扶贫上,集团公司以项目为主要载体推动各帮扶地区逐步培育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有了产业支撑,当地经济发展有了造血功能,民生改善有了源头活水。

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对泸西县、砚山县种植和养殖业等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的有效模式,形成产业壮大、地方脱贫、发展模式创新的同频共振,相互促进。2015~2018年,集团公司向两县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790万元,用以扶持两县的种养殖业。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加入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带动当地种养殖业发展,激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长期稳定增收有了“绿色通道”。

在教育扶贫上,集团公司注重教育硬件建设与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注重全面覆盖与个性帮扶相结合,注重前端培训教育与后端解决就业相结合,注重学生素质教育、青年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教育相结合,搭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扶贫网络,形成了贫困地区孩子上得起学、就得了业、挣得了钱的生动局面,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转化为集团公司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实现了多赢。

持续加大对砚山、泸西捐资助学的投入,已经在两县建成13所希望小学,教学设施比肩城市学校。财务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部署,把捐资助学作为扶贫攻坚的抓手,先后与砚山县、泸西县签订捐资助学协议,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帮扶工作,建设“兵财多媒体教室”,帮助在校优秀贫困学生。南方资产也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教育送温暖活动,改善中小学生住宿条件。

积极支持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致力把扶贫基地打造成人才输送基地。结合汽车等主业需求,与云南技师学院合作,向两县投入职业教育扶贫资金2655万元,援建云南省技师学院泸西分院、砚山分院汽车实训培训基地,实现教学与汽车服务行业的无缝对接。组织“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将就业机会送到家门口,让学有专长的贫困生脱贫有路、报国有门。集团公司将就业扶贫列入定点扶贫“十三五”规划,已经吸引近400名贫困地区学生就业,谱写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鲜活案例。

在消费扶贫上,集团公司深度挖掘泸西县、砚山县的特色和优势,结合职工消费新需求,创造性推出了消费扶贫模式,累计实现消费扶贫500多万元,受到了泸西县、砚山县民众的欢迎,新华社、《光明日报》《云南日报》等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在2019年,集团公司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的指导意见》,要求各成员单位工会将工会活动和消费扶贫结合起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开展扶贫地区农产品进央企食堂等工作。

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20193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集团公司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体现到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扶贫计划、实施帮扶项目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强化“四个意识”,落实扶贫责任,深化精准施策,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改进工作作风,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建设经得起巡视、审计等方面的监督,确保扶贫成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检验,确保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集团公司不断加强廉洁扶贫、阳光扶贫的制度建设,构建“总部相关部门+挂职干部+扶贫县”的大监控体系。集团公司总部以扶贫专项审计和作风建设检查为主、不定期督导、调研为辅,有效防控风险,2018年开展扶贫专项审计1次,作风建设检查1次。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访谈等,实现扶贫资金、项目审计全覆盖。作风建设检查针对反“四风”和脱贫质量进行重点检查。针对审计和作风建设检查发现的问题,发函督促泸西、砚山县限期整改落实。

集团公司坚持扶贫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集团党组织和扶贫地区党组织间的联动、互动,努力将党建担当和脱贫攻坚拧成“一股绳”、铸成“一块铁”,激发党员干部奉献爱心的积极性,汇聚干群爱心,搭建兵器儿女与泸西、砚山人民携手奔小康的金桥,唱响共享发展的时代赞歌。2017年,集团公司拨付党费40万元,支持两县修建党员教育基地2个、创新中心1个。

集团公司坚持“尽锐出战”,把作风扎实、能力突出、素质过硬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战场上,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同时强化挂职干部对扶贫项目的一线监督职能,保证廉洁扶贫、阳光扶贫要求到位,过程在线。2016年以来,集团公司累计选派扶贫干部8人,其中挂职副州长1人,挂职副县长4人,驻村第一书记2人,援藏干部1人。扶贫干部积极担当、主动作为,获得省州县一致好评。地方评价他们“满怀真情、践行使命”“把挂职当任职、把异乡当故乡”,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