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集团要闻 查看内容

“我们闻到了市场硝烟的味道”——东安动力抢抓国六风口冲刺全年任务纪实

2019-11-4 15:21|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801|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记者 吴鹏 特约记者 杜春红

“我们小组从810日起一直没有停产休息,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三班倒。三月初的产能是每天450台套发动机缸体,现在提升到650台套。九月份,我们小组产了1.9万套,创了历史新高。”日前,记者在东安动力机加分厂采访时,缸体二工段青春班组组长温春富开门见山:“在班组现场,你可能闻到的是机油的味道,但我们闻到的还有市场硝烟的味道。”

为什么东安动力上下能有如此敏感的市场嗅觉?“这源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传递,更是企业重任扛肩的使命所系。”东安动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宝全告诉记者,东安动力自2009年融入集团公司以来,10年间企业文化聚合力、产品开发力、市场响应力等,都得到了大力提升。如今迎来爆发式增长,这是东安动力前瞻布局,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企业抢抓国六风口、赢得市场先机的馈赠。

奋斗为本 文化赋能

记者在东安动力采访时,恰逢集团公司“东安动力奋斗者杯”领先文化故事专家评审会成功举行。“奋斗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东安动力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东安动力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笠宝在评审会上感喟地说。

事实上,东安动力的“奋斗”精神由来已久。从2011年至2015年,东安动力主营业务连续五年亏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安动力人没有放弃和退缩,认清“爬悬崖、履薄冰、求生存”的发展形势,提出用“长征精神”武装头脑,靠艰苦卓绝的奋斗抵御“寒冬”,自我加压,自我革命,在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

20186月,在集团公司领先文化体系的引领之下,东安动力传承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对母子文化进行深度融合,荣耀发布“以‘长征精神’武装的狼性团队”为核心内涵的东安动力“奋斗者文化”。

2019年,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的“寒冬”中,东安动力奋斗者文化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员工们加班加点干劲十足,攻坚克难勇于担当,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110月份,东安动力生产发动机19.53万台,同比增长42.43%,销售发动机19.23万台,同比增长41.11%。目前,东安动力全体干部员工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大干四季度,为确保实现挑战1目标接续奋斗。

产品为王 市场拓疆

记者了解到,东安动力配套车厂已由10年前的4家增长到目前的33家,同时,轻微卡商用车配套比例也增长了80%。这些产品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斩获的不凡业绩,也是企业凭借厚积薄发的产品力、地毯式市场开发的辐射力以及精益求精的生产制造力破冰突围的真实写照。

大局需要大观,大势呼唤大为。国六产品走俏市场,源于东安动力的未雨绸缪和前瞻布局。感受着行业变迁的律动,东安动力深刻认识到,近年来,排放法规从国五升级到国六,搭载N1类车辆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升级成本增幅将远高于国四、国五,迫使低整备轻卡车型动力切换为汽油机,这正是东安动力的市场机会。自2017年以来,东安动力深入解读国六排放及油耗法规、分析竞品市场情况、策划国六排放及油耗升级应对策略,依托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体系,潜心科研结硕果,立足自然吸气、增压直喷、新能源三大平台,凭借DAM15K/16K这一产品利器,实现了先人一步抢占国六市场。上演了以低成本满足国六排放和商用车三阶段油耗为卖点,大力进军轻微卡商用车市场的成功范例。

凭借着DAM15K/16K系列发动机低成本满足国6b排放法规的独特优势,东安动力持续巩固集团内及战略客户商用车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集团外商用车市场。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发掘可用市场信息,采取地毯式扫描目标市场、主动沟通,并对目标市场进行分级,针对车厂实施“一厂一策”,成功开发东风、五征、长安跨越、凯马、唐骏、黑豹、金杯等新车厂,累计立项开发47个国六项目,目前已实现批产的国六项目有16款车型。其中福田祥菱搭载东安动力DAM15K系列发动机成为国内首批提前上市,满足国6b排放测试标准的微卡产品,抢占了市场先机。一批明星车型搭载东安动力M15K/16K系列发动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发动机产销量持续攀升,提升了东安动力品牌影响力。截至20199月,东安动力稳居独立发动机企业产销量排行榜第二。

把握当期、着眼长远,立足于市场根本,打造叫好叫座的精品,始终是企业的立身之道。令人欣喜的是,东安动力在产品规划上,正秉持着“两条腿”走路的理性选择。一方面,在发挥传统内燃机的优势上,持续提升发动机热效率进行产品升级,满足日益加严的政策法规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近6年时间的积淀,探索研究更好从传统内燃机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增程发动机系列产品,以解决东安动力可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

采访中,记者在杨宝全办公室看到,一张展板上标注着40多个项目推进的任务分解表,就像一张作战地图,彰显了东安动力人瞄定目标、奋力攻坚,励志做商用车汽油机绝对主力的雄心豪情。

客户为尊 生产保供

面对外部市场爆发式增长,生产制造体系如何做好保障?

“今年以来,我们秉持强激励和硬约束并行,深入推进精益生产、设备能源、工具工装3个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生产材料、工具工装、机电材料、原辅材料4类物资采购,防范资金支付、生产交付、大修投资、物料组织、资金占用5大风险项目,有利有序有效推动生产保障工作稳步开展。”生产管理部部长孟晓磊告诉记者。

据了解,东安动力现配套车厂33家,发动机型号共201种,常用机型123种,每天排产最多时超20多个机型,“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已成为常态。

为打赢保供攻坚战,东安动力自有过硬举措:一是精心先期策划。统筹各条生产线资源,建立内外生产风险点识别和管理机制,采取突破产能瓶颈、提升供应链QCD能力、订单驱动库存缓冲、自制件缺口外协等手段,提前做好对策控制。二是精细计划管控。针对客户需求的不稳定性,细化计划生成、计划评核、计划执行、计划变更、计划评价,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三是精准信息传递。在供应链中及时传递需求和供给信息,尤其是风险信息,以便快速响应。对现场突发问题,坚持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采取切实的对策解决。四是精确快换提升产能。针对国五切换为国六以后,企业自制件产能明显不足的实情,为确保满足市场需求,东安动力一方面有意识的通过生产拉动其产能提升,另外一方面应用快速转换技术,通过调整模具准备周期、加工程序预设、工装兼容设计等方式提升转换效率;通过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工艺改进、工位平衡等手段提升产能。目前企业日产能已由年初的800台稳定到目前的1100台,并冲刺1200台。

在东安动力采访期间,记者听闻到企业很早以前就流传着“三转一响”的说法,即“全厂围着生产转,生产围着销售转,销售围着市场转”,归根结底是“一切以响应客户为中心”。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主角各有不同。借用东安动力机加分厂青春班组园地的一句话,与所有奋斗者们共勉: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