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0.7%—— 财政部1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7%,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抬高基数等因素后,连续第6个月保持增长,反映了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同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继续恢复性增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财政收支保持平稳运行 在经济运行保持恢复的态势下,财政收入稳步回升。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56亿元,同比下降2.7%。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抬高基数等因素后,11月份全国收入增长6%左右。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来之不易。在各项宏观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持续恢复,财政收入稳步回升,财政收支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说。 统计显示,1月份至11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489亿元,同比下降5.3%,与预算增幅持平,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全国税收收入下降3.7%,连续7个月累计降幅收窄。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收入持续好转反映出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市场发展活力增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在支出方面,1月份至11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846亿元,同比增长0.7%,累计增幅实现转正。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9757亿元,下降2.3%;地方财政支出178089亿元,增长1.2%。 分科目看,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全国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分别下降3.2%、24%。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71%,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扶贫支出分别增长9.8%、9.5%、9.2%。 减税降费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优惠力度大的减税降费措施。其中,既有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的应急措施,也有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困难行业的措施,还有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加上去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在今年形成的翘尾减收,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专家认为,大规模减税降费通过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释放大规模减税降费红利,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对支持疫情防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为确保减税降费切实落实到位,各相关部门精心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提高政策实施的时效性和精准性。一方面,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并建立直达机制,将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优化纳税缴费服务,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总体来看,为应对疫情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无论绝对额还是相对GDP比重,都是比较大的。“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市场预期,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白景明说。 转移支付加速提前下达 提前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预算、提前下达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预算……近来,财政部密集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据介绍,财政部按照能下尽下原则,持续加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力度,除据实结算、政策尚在细化、应急救灾等特殊项目外,其他转移支付资金在10月31日前已经按照规定提前下达完毕。 统计显示,目前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提前下达6.38万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6.21万亿元。此外,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提前下达43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转移支付提前下达14亿元。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提前下达,增强了地方政府预算的可预见性,为地方政府运用财政手段稳增长、保民生创造了良好条件。”白景明说。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各地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总体良好,有效发挥了专项债券对冲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积极作用。截至11月30日,全国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55万亿元,发行规模同比增加1.42万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专项债资金效益,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李旭红说。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