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集团要闻 查看内容

推进共同富裕国有企业要聚焦“三个着力”

2022-5-7 10:46|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997|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记者 雷明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美好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奋进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用不可替代,必须聚焦“三个着力”绵绵发力、善作善为、久久为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新时代精彩画卷,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远大理想作出独特而重大的贡献。

着力高质量发展,在“做大蛋糕”上当主力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做大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国有企业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致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争当“做大蛋糕”的主力军,是国有企业所有制性质与生俱来的。国有企业代表全民的福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在更优程度、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更利于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与控制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的坚定信仰者、真实践行者,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007年开始,国有企业分类上缴国有资本金收益,极大地充实了我国财政收入,为全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9.96万亿元;截至2020年底,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充实全国社保基金,成为我国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是代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2021年中国以143家公司上榜世界企业500强再次雄居首位,其中国有企业达到95家,以高铁、5G、核电、特高压等为代表的中国新名片纷纷走出国门、享誉世界,是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集体崛起的有力证明。

争当“做大蛋糕”的主力军,是国有企业实力与地位决定的。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国有企业,涉及国计民生,关系人民生活质量,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短期收益不高,民营及其他资本不愿进入,国有企业必须当主力、挑大梁,更好发挥全民基础福利的基石作用。国防工业、重要能源、重要原材料等领域的国有企业,是所在领域的龙头企业,要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与水平,更好发挥应对风险挑战的柱石作用,切实增强国民经济发展韧劲。航空航天、电子、电讯、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国有企业,要肩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攀升,在全球经济科技竞争中谋取主动地位,增强促进共同富裕的后劲。

争当“做大蛋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经受了斗争考验、实践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指出,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国有企业是应对复杂多变形势和突发情况的稳定器,是战胜各类自然灾害、妥善安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加强生态环保建设、扶贫帮困、稳定社会就业、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的压舱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器、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力军。

着力分配制度改革,在“分好蛋糕”上作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分好蛋糕”。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国有企业要像重视“做大蛋糕”一样,做好“分好蛋糕”的时代答卷,推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正向循环。

要眼睛向内,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分配模式。共同富裕的标志性目标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国有企业必须对标共同富裕要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共同富裕与强化激励的关系,构建按劳分配制度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分配模式,借助收入分配调控的杠杆,推动缩小企业内职工收入差距,不断提升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让员工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感受到工作有动力、发展有目标、生活有尊严,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要落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求,强化民生保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各类职工工资、缴齐“五险一金”等;坚持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高管薪酬“三挂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一线职工报酬的占比,让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等优良传统由单纯的政策倡导变成可靠的制度保障。

要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共同富裕,对国有企业来说,不仅要眼睛向内,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收入保障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文化建设等维度共同富裕;还要心怀“国之大者”,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动共同富裕,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造福社会,促进共同富裕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快实现。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我国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在特殊年份中、复杂形势下,国有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能满足于做好常规动作,还应主动挖掘自身潜力,在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上打头阵、克难关、立新功。要立足当下,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工作,深入推进“两增一控三提高”,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把握关键,加快落实《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发挥好企业作为出题者、引领者、攻关者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切实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不断强化原创技术供给;放眼长远,深入落实《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价值创造行动,专注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培育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扎实推动国有企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着力物质生活与精神境界双提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展作为

共同富裕是兼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同富裕,是更高水平的发展模式,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推进共同富裕,国有企业要追求物质与精神相统一,坚持“鼓口袋与富脑袋”相辅相成,既要让职工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推进精神生活同步富裕。

要激发推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自觉性,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出力、奋发图强的生动局面。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勠力同心的社会共识之上,是全体人民普遍触达和公平享有的共同富裕,只有人人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要大力宣传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树立人人都是共同富裕主体的社会意识,激发全体职工创造更好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活力竞相迸发,每一名职工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构建多元主体勠力同心推进共同富裕的常态化机制。

要树立正确的共同富裕观,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要广泛倡导劳动致富、创新致富的富裕观,积极培育依靠奋斗实现更高收入的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畅通职工职业生涯发展渠道,加快构建职业技能形成体系,加大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提升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为职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实现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体推进、相互促进。

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与文明新风,坚决反对因富而骄、为富不仁、奢靡浪费等不良习气。共同富裕既是物质不断丰裕的过程,也是精神境界持续提升的过程,进而带动社会风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进化,达到“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的。必须打破对财富的继承崇拜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与财富观念,塑造科学的财富伦理观,更好发挥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文化习俗等的作用。要弘扬中华民族互助友爱、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民的大众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益意识,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与文明新风,坚决反对因富而骄、为富不仁、奢靡浪费等不良习气,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由“物理叠加”变为“化学反应”,汇聚推进共同富裕行稳致远的澎湃洪流、强劲动力。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