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光明:以品质铸就品牌 □本报记者 秦邦佑 吴鹏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局势,不可能靠低效率的重复投资和低水平的产能扩张,只有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而转型升级首要的就是质量的改进和品牌的提升,这才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持久之道。 带着“质量和品牌”的话题,我们走进了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试图通过对成都光明的解读,来告诉人们,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品牌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品牌的基础。一个品牌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靠一流的质量来锁定胜局。 近年来,成都光明面对国外强手如林的日本保谷、小原、住田和德国肖特等生产厂商的竞争,经受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和市场的考验,不但以质取胜,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成为了富士胶片、尼康、佳能、三星、索尼、松下、智能泰克等国际一流企业的放心品牌,赢得了全球运营商的广泛认可。 成都光明先后获得“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四川省3A质量信誉等级”称号;“冰山及图”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GM”图形商标荣获四川省、成都市“著名商标”,同时,在国内23个类別注册了58件商标,在国外12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40件商标。2012年“冰山”牌K、F类光学玻璃,被评为四川省第十届名牌产品,并且已连续八届荣获此殊荣,成为了“成都市十大最具成长性品牌企业”。这是对成都光明的高度认可和鞭策。 是什么让这个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企业站在了行业品牌的制高点,稳健发展,并且一步一步实现新的跨越? “目前,成都光明正处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的阶段。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支撑全球光电产业发展,满足顾客光电材料需求,是我们始终遵循的质量方针。追求零缺陷,塑造高品质,是我们秉承的质量理念。做世界最强,是我们追求的质量目标。我们将在转型升级中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打造光电行业最具价值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9月17日,成都光明公司总经理李小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质量和品牌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石和衡量标志。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靠的就是一流的质量和良好的品牌。”成都光明究竟是如何以品质铸就品牌的呢? 视产品质量如生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品牌生存的血液。”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要想从众多纷杂的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雄厚的产品实力做后盾,凭着稳定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方能成竹在胸,制胜市场。 成都光明始终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坚持以“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支撑全球光电产业发展,满足顾客光电材料需求”质量方针为指引,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质量保证能力建设,严把“五关”。 提升体系保障能力,实施全价值链质量管控,严把“制度关”。成都光明引入ISO 9000标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全价值链质量控制,确保组织产品其各项预定目标的实现,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提升研发保障能力,以客户为导向开展研发,严把“设计关”。成都光明广泛采取QFD、DOE、防错法、FMEA等工程技术,将原来仅仅考虑产品能否实现的简单研发模式转变为兼顾产品实现、客户要求、企业的现有生产条件及生产过程能力的综合研发模式,不断提高新开发产品首次量产熔炼合格率。 提升原料保障能力,推行供应商“优胜劣汰”,严把“入厂关”。成都光明在与供应商签订“品质保证约定书”的基础上,帮助对方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同时建立供应商“优胜劣汰”机制,依据每年的合格供方评价得分,保留供货质量优秀的,淘汰供货质量差的。 提升过程保障能力,实施标准作业+快速反应,严把“过程关”。成都光明强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利用“标准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计划”和“PFMEA”等标准化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大力推进5M管理。同时,建立快速反应质量控制机制,快速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异常,使质量异常带来的影响做到最小化。 提升检测保障能力,严把产品“出口关”。成都光明始终坚持对标国际一流企业的检测标准。通过国内领先的产品检测分析能力,确保产品的内在品质、技术指标稳定,降低因数据波动造成的品质差异,让每一批印有“光明”标识的产品都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多措并举强质量,多管齐下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都光明光学玻璃质量逐步提高,企业从早期作为国际知名数码成像企业的一般供应商,发展到今天与国际知名数码成像企业结成战略同盟,直接介入终端产品的设计过程的战略供应商,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光电材料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促进了产品结构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节节攀升。 视自主创新为法宝 “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品牌永葆活力的根基。”成都光明拥有目前国内同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的研发技术代表着中国光学材料行业最高技术水平。 近年来,企业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敏锐的市场应对能力,着力瞄准国际光学材料应用前沿,自主创新开发了几十个品种的高折射低色散镧系光学玻璃、上百种的环境友好光学玻璃、几十种低软化点光学玻璃以及氟磷酸盐光学玻璃,均填补了我国高端光学玻璃品种空白,满足了光电行业对高档光学材料的需求,成功打破了日本企业长期在中高端市场上的垄断局面,抢占了全球光学玻璃30%左右的市场份额,有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 为加快传统产品的优化升级,成都光明在近5年的时间里,投资近3.5亿元的资金实施了高端新型光学光电材料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成功地开发出了多种新型高品质光学材料。 重镧火石镧系光学玻璃产业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在产品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了我国镧系玻璃品种少、产能低、工艺落后的状况。其产量从最初的年产10多吨,发展到现在的600多吨;品种从最初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个。目前,这种产品90%以上销往国际市场。 在低软化点光学玻璃系列研制项目上,企业成功开发出了涵盖硅酸盐、硼酸盐以及磷酸盐等3大系统数十个低软化点光学玻璃品种,产量从最初不足2吨,增长到2012年的150吨,市场占有率得到稳步增长与提高。 在致力于氟磷酸盐光学玻璃创新项目上,企业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自身累计的光学玻璃研制技术,大胆进行自主创新,攻坚克难,成功地解决了连续熔炼生产工艺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瓶颈”,使年产量达到了500吨的生产能力,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家在高端光学玻璃领域的空白。 目前,成都光明拥有光学玻璃产品18个大类,240余个牌号,成为了我国光学玻璃材料行业中产品牌号最齐全、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的企业。同时,企业参与了5项光学玻璃产品国家标准的制修订、15项光学玻璃测试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居国内同行业首位。企业拥有专利196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专利授权量达到108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同时,围绕产品市场区域,积极开展了核心产品的40项PCT专利申请工作,在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与地区形成了专利布局。目前已有一项PCT专利在韩国获得授权,2项PCT专利在日本获得授权。 成都光明生产的光学玻璃产品大批量进入了国际一流企业,实现了从“光明制造”到“中国制造”华丽转变。“成都光明”这一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和传播。 视顾客为衣食父母 以诚信为先,以服务为源,争得潜在客户,培育忠诚顾客。这是成都光明这些年产品销量逐年创新高的秘诀所在。也是光明人在千头万绪的内部经营管理中,视顾客为衣食父母,自觉规范行为,时时、处处、事事到位服务的常规所在。正是企业将“秘诀”转化为了“常规”,年复一年,年年长进,不管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惊涛,还是世界金融危机的骇浪,都能化险为夷,使经济效益节节攀升。 今年1至8月份,在遭受智能手机的强烈冲击和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仍然实现营业收入135449万元,利润8355万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67.72%和61.89%。 “顾客需求就是市场的风向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要为中心,贴心为用户服务,一切从为顾客服务出发”,已经成为光明人的一种共识。 为了给客户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光学玻璃条料质量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于产品质量方面的要求,成都光明建立了客户服务体系,着力开展了优质服务工作。 设立质量服务专线电话,完善质量信息咨询服务,优化客户质量售后服务处理流程,开展客户品质沟通工作。成都光明的顾客满意度由过去的84.17%上升到2012年的91.76%。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使成都光明的产品得到海内外客户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目前,成都光明产品占领了国内光电信息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占有30%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质决定了客户的信任度,品牌决定了客户的依赖感。目前,我们的光学玻璃产品总量保持世界第一,产品质量也必须进入世界最强。”李小春特别强调。未来5年,成都光明将实施“光学玻璃攀升计划”,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由成都光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向全行业与成都光明对标的转变,让“中国光明”品牌立足于世界强手之林。 成都光明以品质铸就品牌的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之处。但愿我们其他一些企业从中能领悟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