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集团要闻 查看内容

最是故事动人处 殷殷长安报国情

2015-9-2 10:42|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906|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记者 吴鹏

      编者按:长安,是民族工业的摇篮;长安工业,是集团公司的特种产品龙头企业,也是中国军工的缩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前往长安工业进行深入采访报道,以期与读者重温长安记忆,感受报国情怀,传承军工精神,建功兵装事业。

 

最是故事动人处 殷殷长安报国情

——来自长安工业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

 

      “同治壬戌年,大江东去,西风东渐,上海滩头,长安甫建……”记者眼前这首镌刻在长安工业展览馆的《长安赋》,犹如一道历史画卷,铺陈开了中国历史最悠久军工企业的血脉。透过这幅画卷,记者走进长安工业的军工老人和在职员工,聆听他们追昔抚今讲述长安军工人的励志故事,感触一个有着153年厚重历史的优秀军工企业的生命律动。


鸿篇背景故事:危难砺长安


      “78年前爆发在中华大地的那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民族军工的命运。1937年,长安工业的前身——身处首都南京的金陵兵工厂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的兵工厂。战火袭来,工厂成为日机轰炸的目标,南京城岌岌可危,工厂被迫奉命西迁。”原第21兵工厂工人(1938年3月1日,金陵兵工厂改称第21兵工厂)、现年90岁的胡学佑谈及日本人入侵南京时的情况说:“78年前的11月,南京下关码头,哭声阵阵。金陵兵工厂主要物资和设备在下关码头装船,工人们也在码头与家人泪别,前往长江上游城市——陪都重庆。”
       “从南京到重庆,道路艰险,征程漫漫。长安先辈们,靠着小木船和普通的民船,甚至手拉肩扛,艰难地将工厂搬迁到了重庆嘉陵江畔,并在1938年3月1日正式复工。”谈到工厂搬迁的情形,原第21兵工厂工人、现年90岁的马怀友仍记忆犹新。 
      据了解,当时的金陵兵工厂自1937年11月16日起搬迁,这个旧中国最大的兵工厂,仅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就在离乱的战火中重生。当机器在嘉陵江畔重新开动时,许多工人的家属还在坎坷辗转的路途中,甚至远在沦陷的南京。
      “战以止战,兵以弭兵,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这首旋律激昂、铿锵有力的《长安之歌》,在长安已经传唱了近80年。每当歌声响起,那段艰难岁月又浮现眼前:在战乱的烽烟和日机的狂轰滥炸中,顽强的长安先辈以“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这样的精神坚持昼夜生产,抵御外侮。更以“量欲其富,质欲其精”的执着,为抗日将士制造优质武器。
      陈列在长安工业展览馆的马克沁重机枪,是抗日战场上杀伤力极强的重兵器,也是第21兵工厂抗战期间生产的最重要武器。抗战八年间,工厂一共生产了19大类武器装备,包括18000挺马克沁重机枪、9800挺捷克式轻机枪、7400门82迫击炮、超过28万支各型步枪等。不仅为抗日战场提供了60%以上的坚强利器,更成为实业报国、技术创新的典范。
这段沧桑记忆,是长安工业最值得永远铭刻的骄傲。在民族危难中,长安挺身而出,实业报国;在艰难险阻中,长安不屈不挠,逆势而上;在国破家亡的危机面前,长安众志成城,共赴国难。正是秉持这一脉相传的精神,在抗战胜利后的70年里,长安军工人胸怀保军报国的志向和情怀,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演绎了一幕幕精彩动人的故事。


爱岗敬业故事:延展军工情怀的当代长安军工人
——秉承“常辉精神”的“苏晓鹏们”


      2014年9月30日,是对他的第一个“革命烈士纪念日”。这一天,重庆南山陵园里这座平凡的墓碑前摆满了鲜花,简短的墓志铭无声地述说着一个短暂的生命故事。常辉,长安工业某产品总设计师,2007年12月1日,在一次产品试验过程中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1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他挚爱的国防科研事业的岗位上。
      从立志军工研究,到为国防科研建设献出宝贵的生命,常辉同志用行动担负起了国防科研人员保障打赢,铸造利器的光荣使命。在长安,无数的研发人员怀着军工报国的初心,为国防工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革命烈士常辉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回忆起他,所有同事仍旧充满崇敬和怀念。每年我们都会去看他,给他带去最新的项目进展、科研成果,向长眠的烈士传递长安工业新近发展的点滴成绩。”长安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唐茂志向记者介绍:“正是秉承常辉精神,如今研发团队涌现出不少像苏晓鹏这样的科研战线的先进个人……”
      2010年博士毕业的苏晓鹏,怀着报效国防的理想来到长安工业研发中心,公司很快给了他实战的机会。工作一年后,北疆荒原上,某产品定型试验陷入泥沼,整个项目团队一筹莫展。苏晓鹏接到命令,赶往国家试验场,进行试验保障工作。
      “当时我们身上的压力、责任是很大的,问题不解决,我们不会撤场。”这次试验的重要性,让第一次参加保障工作的苏晓鹏内心有些忐忑。
      试验在没有遮蔽的北疆荒原上进行,风沙的肆虐,日光的暴晒,昼夜几十度的温差和简陋的生活条件,项目组从夏季熬到了冬季。随着天气转冷,试验场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下,苏晓鹏累倒了。在部队医院输水就输了三天,人在一个星期以后身体才恢复正常……苏晓鹏在试验场一呆就是半年。试验过程中恰逢他唯一的妹妹出嫁,他选择了继续留在试验场。
      历时一年的试验终于做完了最后一个科目,项目团队绷紧了弦的神经一时竟缓不过劲来,本该爆发出欢呼声的试验场反而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试验成功后的沉默,这种感动不是轻易就能表达出来。是隔了一天后才爆发出来的。”项目负责人何修伟说。
“肩上的责任使命终于完成了,终于有脸面回去了,不辱使命。”苏晓鹏由衷地说。
      对科研工作的专注,让苏晓鹏经常照顾不了家里。去年底,孩子出生第二周,还在生病住院,他却接到任务要离开,和妻儿告别的时候,他心中充满酸涩……


——用41年缔造“三无”神话的铣车工刘志荣


      一台普通的铣床静静地立在机加一分厂,它的主人是铣车工刘志荣。在过去41年里,这个极其普通的岗位见证了他的拼搏付出。
      “在我的记忆里,刘志荣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总是很拼!”尽管刘志荣已退休三年,但同事仍记忆犹新。
      曾经有一个统计,刘志荣用10年时间完成了30年的工作量,创造了连续41年无返修品、无次品、无废品的神话。他进行技术改进,节约和创造的价值更是难以计量。
      神话缔造的背后,是他对本职工作的勤学苦钻、执着热爱。他原本是一个连初中一年级都没有念完的普通工人,但长期担任某特型箱体的加工任务。箱体结构非常复杂,有1000多个加工尺寸,仅在铣床上加工就有87道工序。要求公差最小为0.036毫米,最小壁厚仅为4毫米。箱体毛坯重250公斤,加工成成品后重量只有25公斤。为此,他创造了“立式铣床复杂箱体工序集中加工法”,在传统立式铣床上实现了对复杂薄壁箱体的工序集中加工。凭借这套加工法和超人的精湛技能,2005年,刘志荣获得技术工人的最高奖项“中华技能大奖”。


——从“青涩”到“最美”的铣车工刘小玉


      同样在机加一分厂一台铣车前,一块块冷硬的钢坯被赋予了新生命。随着打磨头缓缓移动,机器“嘶嘶”作响,一片片金属碎屑被机油冲刷而下,几个肉眼看上去精准度误差最多0.01毫米的部件被整齐码放在工作台上,咬合紧密程度,连头发丝都无法穿过!
      操作这个工序的工人叫刘小玉,今年不到30岁。看到她娴熟的操作,很难有人想到十年前她的生涩:刘小玉出生于重庆荣昌的一个贫困农家。十年前技校毕业,进入长安公司做劳务工。由于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初到公司的小玉,因为技能的不熟练和应用知识的缺乏,犯过好几个错误,还因为报废零件被扣了工资。
      被扣钱的经历给小玉很深的触动。从此,农家女刘小玉成了车间里最勤奋的员工之一。午休时间,她常利用废旧材料,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遇到不懂的,就反复请教师傅刘志荣。
      凭着这股不怕累、不服输的工作精神,小玉的技能日臻娴熟。2007年,她获得公司第四届铣工技能比赛三等奖。也就在这一年,她迎来人生的最大转机,成为长安公司第一批由外聘劳务工转为正式合同工的员工之一。
      荣誉越来越多,可同事们眼中的小玉依旧保持着乡下人的质朴和善良。她当起了单位的安全员,每天和同事们一起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同事遇见困难,她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这种无私的精神也让机械轰鸣的工厂多了一份人情味。
      2014年,她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最美青工和最美兵装人。
      “听到我姑娘打电话回来,我很高兴,我一晚上都没睡着……”当喜讯传回百公里外的家乡,满脸皱纹的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青涩的农家女变身最美青工,小玉在长安工业的舞台上演绎着青春的亮色。从学徒工到明星师傅,小玉用十年的技术积淀传承着爱岗敬业的长安情怀。


——“少年老成”的装配工田毅


      用少年成名形容今年35岁的田毅也许并不为过。1999年技校毕业进入长安工业总装分厂,五年后就在集团公司首届职业技能竞赛中夺得特种产品装试工决赛第一名,并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田毅的职业生涯似乎一帆风顺,但很少人知道,他曾经看到装配图纸就感到茫然。
      和同龄人相比,田毅头上的白发非常醒目。从刚开始工作时就养成的主动想问题的习惯,也成了他与同龄人的不同之处。
      “他对工作有热情,喜欢想问题。产品有技术问题,他坐车都在想,晚上睡觉都睡不好。他失眠,医生说他操劳过度……”同事王欣告诉记者。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田毅的朴实和肯干是出了名的。任何时候,无论是需要加班还是要解决技术故障,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在试验调整电机垫片岗位,空间狭窄,天气热得很,高达45度左右,他常常坚持一天十几个小时工作。”同事杨颖说。
      从2004年起,田毅身上的荣誉越来越多。在同事和家人眼里,劳模田毅仍然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没有丝毫的懈怠。
      “尽管他因为工作忙根本管不了小孩,但我和孩子也为有这样的平凡丈夫和劳模父亲而自豪。”同在总装分厂的田毅的妻子李雪娅说。
      时光流转,在长安工业153年的宏大叙事中,始终不乏演绎保军报国动人故事的主角,远溯长安历史先烈,近看已经离开我们的革命烈士常辉,努力奉献在岗位上的苏晓鹏、刘志荣、刘小玉、田毅和许多普普通通的长安工业员工,以及未及尽述的在战争、灾难甚至生命威胁环境下开拓特种产品市场的市场营销部、售后服务中心团队等等,他们在长安工业的舞台上,用自己的凡人星光和嘉言懿行注解这一个共同的誓言,那就是:百年长安、报国中坚。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