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即时新闻 集团要闻 查看内容

黾勉苦辛功自成 朝乾夕惕名自就

2016-3-1 15:38|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2200| 评论: 0|原作者: 本报记者 钟森 特约通讯员 王军钧

 
黾勉苦辛功自成 朝乾夕惕名自就
 
——重庆长江电工某两型产品项目成功竞标纪实

 
      2015年12月10日,在历史长河中仅是普通一瞬,然而,对于重庆长江电工而言,这一天却是一个喜大普奔、镌刻青史的重大时刻,是一次戮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精神写真。因为,历经230天黾勉苦辛、朝乾夕惕的执着与坚守,长江电工成功竞标某两型产品项目,标志着公司进入一个全新领域,对企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项目竞标的“辛”路历程,一个个看似偶然的机遇巧合,却处处浸润着必然的成功因子;一个个看似平凡的小故事,却串联起不凡的大智慧。

出彩结局难掩精彩开局

      事情发端于去年4月24日。这一天,某需求方向集团公司通报了某两型产品项目的批复立项,并提到将以竞争的方式确立研制单位。面对突如其来的“利好”消息,4月28日,集团公司立即召集旗下长江电工等6家单位在京共商大计。经过深入分析和深刻研讨后,会议认为: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后,集团公司具备研制生产这两型产品的能力和优势,“兵装系”必须奋力一搏参与此次竞标,并当即确定了以长江电工为主要负责单位、其他单位通力协助的形式参与本次项目竞标。
      当项目“外热”之时,却是长江电工“内冷”之始。长江电工深知:自身既有“内忧”,也有“外患”。公司自身在人才支撑、检测设备、技术储备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而且以前从未涉足过该领域;而反观竞争对手,早在4年前就开始研发这次竞标的产品领域,两年前就开始试验该产品,他们本身就是这次竞标产品领域里的先行者,而且他们还与产品需求方早有长期合作的基础,可以说,在“兵马未动”时他们对本次竞标就已经是志在必得了。
      越是困难越能洞见希望的曙光,越是逆境越能发现成功的端倪。长江电工决心变压力为动力,放手一搏,扭转乾坤!消息不胫而走,长江电工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消息一时在公司内部传得沸沸扬扬。长江电工总经理张能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他要求长江电工上下举全员之力,集全厂之智,力争打赢这场攻坚战,实现长江电工的新突破和新跨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江电工人不仅谙熟之,而且践行之。当2015年5月29日集团公司正式向长江电工下发了《关于某两型产品竞争性谈判采购工作的通知》后,5月30日,张能赓即召开紧急会议,详细传达、解读该《通知》精神,副总经理江天在会上也要求开发中心一定全力以赴,认真研究《通知》精神,争取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随后成立以公司副总工程师、特种产品开发中心主任王智军挂帅的竞标专项组,明确工作思路和“路线图”。
      6月2日,专项组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去试验区、研究所实地考察了解试验基地的情况;一路西进,去大学寻求技术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6月8日,长江电工在重庆召开了有集团公司5个单位参与的竞标项目研讨会,正式成立了联合研发团队,明确了以长江电工为主要负责单位,3家单位负责协助配合长江电工开展工作,同时明确6月15日作为时间节点。
      号令如山,不怕苦、不怕累的军工精神再次被长江电工人真情演绎。从6月8日开始,长江电工技术中心的灯总是第一个亮起,最后一个熄灭,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因为要在7天时间里完成技术方案、研制费用报价书、合同书以及其他竞标材料,工作量的巨大可想而知。在那些挑灯奋战的日子里,技术中心员工李仁禧的父亲在老家生病住院了,可他依然坚持把工作做好,直到技术方案完成后才匆匆赶回老家探视,员工刘务平为了完成任务错过了女儿的生日,只能用电话倾诉自己沉沉的父爱……像这些真情故事还很多很多。正是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激情与干劲触动下,经过一周的加班加点,6月15日,长江电工和其它三个分系统的资料全部齐备。
      可是,资料齐全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专项组成员又开启了第二波段的加班模式——编写两项目技术方案、研制报价书、研制合同、制作PPT等正式文本。6月30日晚上10时,一摞摞整齐的资料终于包装成册,像等待检阅的队伍,自信昂然。
 
惊心博弈换得开心满意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确保7月2日正式竞标谈判万无一失,7月1日上午9时,王智军带领研发团队对竞标方案再次进行重新梳理,对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成熟性进行了反复讨论,反复修改PPT展示,一直持续到7月2日凌晨1时才“尘埃落定”。
      7月2日上午9点谈判会正式开始,会议由7名技术专家组成技术谈判组,7名价格审计专家组成价格谈判组。成立的专家组对竞标单位技术方案和研制费用进行综合评定,综合得分高者竞标成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竞标前,长江电工竞标团队就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技术层面上分析,凭着公司数十年的研发经验,在总体设计方面具备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再集合各兄弟单位的技术专长,从技术层面来看,与竞争对手所拥有的技术实力相差无几,但同时长江电工也是该行业新进者,在经验方面有所欠缺。他们对竞争对手也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虽说竞标对手是该行业的佼佼者,可仍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从总体上而言,长江电工还是有取胜的机会和希望的。基于以上这些研究,长江电工竞标团队设计了在竞标现场的论述方法,和在竞标过程中机智灵活的应对策略。后来证明,正是这些正确的论述方法和缜密的应对策略让长江电工在竞标谈判时大放异彩。
      谈判结束后原定于当日下午3时公布的竞标结果,可到了下午5时却迟迟没有公布,此时长江电工的研发团队人员心里越来越激动,大家都知道推迟宣布,说明中标结果出现意外,那公司中标的希望就越大。果不其然,直到下午5时产品需求方才来宣布结果,最终两个项目产品都是长江电工综合得分较高。长江电工获胜了,项目团队喜泣相拥,他们都喜形于色,毕竟,能从“虎口”中掠食,他们再次创造了奇迹。
      俗话说:好事多磨。当成功的喜悦还荡漾在长江电工人脸颊的时候,竞争对手却提出了质疑。就在公司取得预中标一周后,竞争对手就以书面形式对长江电工的竞标成功的结果提出诸多质疑。毕竟这次竞标的两型产品是对方擅长领域的产品,没能中标实属心不甘情非愿。在接到质疑后,产品需求方立马下通知,要求长江电工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回复。对此,长江电工领导非常重视,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随后,长江电工针对对方提出的质疑,专门委派公司技术人员到北京产品需求方作了汇报解释并提交了相关材料。最终产品需求方经过认真审查,认定本次竞标结果是公平、公正、有效的。皇天不负有心人。历时230天,2015年12月10日,长江电工终于用实力和努力为这次项目竞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成功拿到了某两型产品项目研制合同书。
成功奇迹受益成长轨迹

      钱钟书曾说:天下没有偶然,偶然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长江电工创造的成功奇迹看似偶然,实则多年成长轨迹中影影绰绰的必然因子使然。
      传承历史基因。诞生于晚清时的“长江厂”,跨越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迄今已有111年的历史。从1930年步入军工行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公司进行了多次结构调整,到目前作为国家重点企业,长江电工用智慧、汗水和坚守展现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气势,始终延续了保军报国的历史基因,这为成功竞标某两型产品项目打下了坚实根基。
      开辟发展蹊径。2003年,基于对行业的现实考量和未来研判,长江电工从战略角度出发,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在特种产品领域另辟蹊径,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技术成长点。2005年,为实现特种产品发展需要,专门成立了特种产品研究所。2010年,公司抓住时机,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重庆长江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某特种产品的生产,原技术中心专门负责该特种产品研发工作,成为了长江电工发展特种产品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彰显文化力量。“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不仅是历代长江电工人积淀的核心文化理念,而且在企业每个时期都得到了新的诠释和新的升华。通过此次某两型产品项目的成功竞标,更彰显了这个“百年老店”不管风吹浪打,始终保持了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文化动力,弹奏出一声声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尼采说过:“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耀眼的成功背后,总是掺杂着无限的苦难辛酸。这或许是长江电工的成功之路,也必将是企业的成长之道。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