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艺苑长廊 查看内容

悠悠昆仑情

2016-9-26 13:28|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506| 评论: 0|原作者: 王美萍|来自: 西安昆仑

扎根昆仑30年,第二代军工人,大家庭成员中父母、兄嫂、外甥三代7人均是昆仑人,占家族成员的50%。昆仑幼儿园、昆仑小学、昆仑中学、昆仑社区、昆仑医院、昆仑羽毛球馆,是我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愫,让我有幸亲眼目睹了昆仑的风起潮涌和千里跋涉,亲身经历了企业的逆境转型和弯道超车,亲身感悟了昆仑的发展壮大和日新月异…….。如今,已近五旬,我愿将与昆仑结缘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文字,与大家分享。

19861229日,怀揣梦想,跨入昆仑的大门,弃学从工,第一天上班是到东大门打扫卫生。我们一行20多人,拿着扫把、铁锹来到火车道、库房等地,只见杂草丛生,忙碌一阵后,便骑自行车回家(当时自行车可以骑到工作岗位),路过原铸造分厂时,耳边飘过一个声音:“这些都是新进厂的?这可是咱厂里的新鲜血液!”放慢速度转身望去,一位30多岁的师傅正和颜悦色地望着我们。“新鲜血液”,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与昆仑的关系竟是如此的密切。

经过几个月的入职培训后,19877月,我们这群退休顶替的小年轻们被分到各单位,我被分到刚剪彩成立的新单位——制罐分厂(外称西安昆仑制罐厂)当检验,新车间、新设备、新同事,一切都是新的,尤其是看到厂房外“昆仑制罐、质量第一”的大字,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牢记父亲的教导:“好好干,别给我丢人!后来才知道,“昆仑制罐、质量第一”这几个字是原国家机械委主任邹家华同志为建线投产的题词。

每天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忙碌在检验台,虽说是三班倒,可同事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非常快乐,尤其是一个街坊十几个上下班互相等候的情景,很是难忘,感觉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

记得1988年的春节,家里不仅多发了10斤带鱼,还多了两个猪后腿。原因是我和哥哥都进了昆仑,且都成为制罐分厂的工人(当时,凡是昆仑厂职工,每年过春节每人都要发5斤带鱼,当年制罐分厂比总厂每人多了一箱饮料、一个后腿),爸妈乐得把所有在西安的亲朋好友都请来,老爸掌勺在家摆了两大桌,“表哥,祝贺你,几个孩子都工作了,这回你和表嫂可以享清福了!”表叔率先敬酒,老爸手捧酒杯笑着看哥哥。原来,大学毕业的哥哥本可去重庆上班,可经不住爸妈的“谆谆教导”,进厂当干部没指标,只好参加厂里的招工考试,考进厂当了名工人。事后我问老爸,为什么不让哥哥去重庆:“重庆有啥好的?厂里多好呀,离家近、又是军工单位,虽是工人,我和你妈也开心”。明白了,在他们眼里,好像只有进了昆仑,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我和哥哥成了同事,我们生产的“两片易拉罐”后来还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优质产品”呢。指导了制罐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不仅打破了工厂长期封闭的军工体制,而且还改变了无支柱民品的生产格局,为昆仑迈步军民融合之路打下了基础。到了1992年,适应市场需求,成立了富特波尔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合资经营,人员自然是优化组合。我因结婚生子不适应倒班要求,便调到技术检验处,由于经常为昆仑报投稿,有幸由兼职通讯员变成了《昆仑报》的编辑记者。

来到编辑室,总感觉知识困乏、眼光短浅,便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苦练基本功。期间,采访过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人物数以百计,采写编辑过的稿件数以百计,经历过的昆仑大小事更是历历在目。

经历了昆仑人拓展军品谱系的千里跋涉: 某产品在海上试验中创造了“八打八中”神话,某宝产品成功装备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某产品在“有需求、无经费”条件下开创了接力防空反导的先河,实现了由单机配套向系统集成的跃升,标志着昆仑系统抓总翻开了新篇章。还有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打响了“昆仑防务”的知名品牌,尽享了昆仑产品在北京奥运会、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亚丁湾护航、“9.3”大阅兵等重大国事上精彩亮相的荣光,尽享了军工人责任和使命。

经历了昆仑人发展壮大民品的逆境转型:富特波尔、健力宝、创伤医院、华昆、马自达 等合资企业的兴衰与退出历史舞台,经历了中联汽车电子公司、昆仑汽车电子公司的兴起与发展,目睹了运用军工核心技术优势,开发生产的系列油缸、气缸、液力驱动式压缩机、矿用求生舱、海关安检门、石油矿山配件锻件、组合开关、塑料托盘、军用折叠床、电脑桌椅、军用帐篷及油气田注水设备和气液混输设备等产品的风起云涌,彰显了军工人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的艰辛不易。

经历了昆仑人甘于奉献、军工报国的无数“小事”:听,邻居阿姨正在“控诉”丈夫刘师傅,为了赶急件三天三夜没回家,“不要命了,一家老小不管了?你……”一回头,刘师傅已起鼾声。女儿曾问“爸,不多挣一分钱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刘师傅笑答:“那时候,根本没有加班费这个概念,大家心里想的就是拼命干活、为国家、为厂里多出点力,多做点贡献。”看,周五晚上下班后,急匆匆赶往火车站、赴京参加第二天某项目评审会的李工,满脑子是如何汇报、答辩,虽然这样的会参加过多次,但军工人强烈的责任感告诉她“做就做到更好”,她又拿起资料再过一遍,确保一次通过。任务完成后,当晚便坐车赶往试验场。听,昌师傅的自嘲:老妈患病4年多,我在床前呆的时间没有媳妇长!妻子患病做手术,已定好的时间,因生产任务急走不开,不得不改到五一假期。再来听陈师傅的心里话:“曾经历过厂里4个月不发工资的困难时期,体会过发不出工资的无奈,对昆仑有太深的感情。现在厂里效益好了,我们就应该好好把活干好,让公司发展得更好。”“不干活,工资从哪发?说句实话,让我一天不干活,都难受”。这就是兵工人的真实写照,每当我情绪低落时,总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无私奉献、献身国防的正能量。

于是,我更加喜欢我的职业、我的岗位,倍加珍惜与昆仑的这份情缘。期间,也曾有机会出去开眼界,最终都因这份昆仑情所挽留。前几年,外甥女大学毕业,在姥姥、姥爷的感召下,也加盟了昆仑。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过不了几年,我将退休离开昆仑,但对昆仑的那份深情将伴我终生,因为,她已融进血液,化为灵魂。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