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产业纵横 查看内容

【战略管理视线】写好合作共赢的“江西故事” ——昌九一体化一周年系列观察

2017-1-10 16:08|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418|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编者按: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加快全省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时值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本报派出评论员到省直、南昌及九江等地采访,实地了解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探讨交流昌九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由此梳理出一些广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今日,本报将这些有关于如何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的思考刊出,抛砖引玉,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观察一:
  “绿叶”“红花”两相宜
  昌九一体化,是新形势下江西策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区域发展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面对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强劲发展态势,南昌和九江只有联动起来、一体发展,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集合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昌九一体化犹如一出正在赣鄱大地上映的区域发展升级“大戏”,演的就是合作共赢的“江西故事”。
  合作演好一出“大戏”,必有角色的分工;有分工,亦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对昌九一体化而言,这种角色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调整的。比如说,在这个产业上,南昌有当主角的实力,而在另一个产业上,九江亦有当主角的优势。即使是在同一个产业领域,不同环节的主角、配角位置也可能对调互换。特别是当两地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担负着统筹协调职责的相关省直部门也有必要站出来担当主角的角色。
  谁为主角,谁是配角?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大家纠结的问题。对于参与昌九一体化的各方来说,只要有利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只要有利于江西的发展大局,什么角色都可以“扮演”。因此,只要南昌和九江这两个“兄弟”能理顺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就一定能把这出区域发展升级“大戏”演得更出彩。
  当然,无论是当主角还是当配角,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最基本的要求。区域一体化的工作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如果各方都打自己的小算盘,只想当主角,不想当配角,甚至是互不买账、互相拆台,那么区域一体化就会走向“流产”,江西就有可能在更广泛的区域合作与竞争中失去先机。只要我们把自己的角色演好了,把自己的职责尽到了,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就有可能让江西进一步走出去,在更大的舞台上当主角。
  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要求各方辩证地看待主角与配角的关系,顺势而谋。南昌和九江,一个是全省行政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另一个是重要的门户城市,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的天然优势,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各不相同。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双方要善于抓住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角色,若主角适合自己,就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魄力;若主角更适合对方,就要有“甘当绿叶配红花”的胸襟和气概。一旦我们远离了短视心态,打破了门户之见,昌九一体化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在昌九一体化中不介意当主角还是配角,不意味着我们在更广泛的区域合作与竞争中会甘当配角。我们今天所有理顺这一关系的努力,都是为了在不久的将来走出去,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当主角。因此,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要放眼全省、全国、全球,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寻找和创造合作的机会,到更激烈的竞争中去提升自己的实力。
  有人说,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就如同南昌和九江两“兄弟”在爬高山,既要各自努力,更要互相帮扶。南昌和九江,只要能够因时、因地、因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定会实现双赢,迎来“登顶”的那一天。
  观察二: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
  昌九一体化总体规划和4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昌九大道开工建设,昌九移动和固定电话资费同城化正式实施,部分股份制银行率先免除异地存取款手续费……一年来,昌九一体化前行的步伐坚定有力,“双核”效应也初步显现。但是,对于昌九一体化的纵深推进,仍有人心存疑虑:“昌九两地相距100多公里,物理空间太大,行政区划不同,能‘捏’到一起去吗?”
  距离和空间真的是阻碍两地合作的绊脚石吗?行政区划不同真的是两地实现一体化不可逾越的鸿沟吗?其实不然!
  放眼全国,像昌九一体化这样的“双核”空间结构模式并不鲜见。比如,广东的广州和深圳,两地相距150公里;江苏的南京和苏州,两地相距215公里;浙江的杭州和宁波,两地相距149公里;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两地相距382公里;辽宁的沈阳和大连,两地相距400公里。虽然这五个“双核”的物理空间比昌九还要大,但通过抱团发展,不仅自身经济实力显增,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以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证:国内200个主要城市GDP排名中,除济南位列第二十三位外,其他9个城市均排在前二十位,广州和深圳更是分列第三、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在全国GDP排名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占据前四位,辽宁位列第七,五省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其“双核”的贡献。
  由此可见,距离不是问题,问题恰恰是那些思想上的顾虑、观念上的障碍。习近平总书记在要求京津冀实现协同发展时,强调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这对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跳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很可能会以邻为壑,近在咫尺却如隔天涯,物理空间再小也形同散沙,难以形成集合效应。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突破“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行政壁垒,摈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一切要素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环境一体化,则必定能捏指成拳、抱团发展,发挥“双核”1+1>2的效用。
  现实中不乏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当前,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省级区域内就有“长株潭”、“西咸”、“郑汴”、“乌昌”等。其中,乌(乌鲁木齐市)昌(昌吉回族自治州)一体化按照“规划统一、财政统一、市场统一”的“三统一”原则推进,两地不管是在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还是土地、税收、市场准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都能在同一个声音的指挥下用同一个步调前进,一体化进程突飞猛进。8年间,“乌昌”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5倍,占全区比重增加5.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5.9倍,占全区比重增加1.3个百分点。与之相反,有的一体化区域历经十几年整合,进展却非常缓慢,最主要的障碍就来源于地方利益冲突,来源于“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区域内,两地为了本地利益而采取地方保护政策,由此衍生的各自为政、利益分割、重复建设、结构趋同、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一体化进程。
  缩短认识上的“距离”,才能缩短空间上的距离。我们要用大视野、大胸怀来看待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算好“舍”与“得”的账,看大局、看根本、看潜力,用改革勇气、改革智慧、改革办法来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条条框框,协同方方面面,南昌、九江一定会“抱”得更紧,高高昂起江西绿色崛起的“龙头”。
  观察三:
  跳出“囚徒困境”的博弈
  跳好一支“双人舞”,写好一部“兄弟登山记”,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合作”成为当下江西的一个“热词”。然而,在合作的基础上,南昌与九江之间存不存在竞争的关系?如果存在,我们要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这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重要问题。
  “我们是一种竞合的关系。”从昌九大道的双向建设,到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先导区的崛起,人们既能看到相向而行的合作热忱,亦能感受到争分夺秒的竞争意识。在合作中开展有序竞争,在有序竞争中深化合作,从它诞生的那一日起,昌九一体化就已驶入了合作与竞争相互促进的快车道。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深化合作是昌九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全球经济进入协作共生的时代,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单枪匹马、特立独行。近年来,尽管南昌与九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水平仍有待提升。独自走出去,稍显薄弱的实力制约了各自参与合作的话语权,面对竞争则更有些力不从心。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向我们走来,如果昌九两地还是各自为战,就很有可能落在别人的后面。
  唱不响“单刀会”,并不意味着我们跳不好“双人舞”。南昌和九江地缘相接,经济联系紧密,开发条件优越,发展要素集中,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具备加快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走一体化的道路,就是要让两地拧成一股绳索、合成一个拳头,依照资源禀赋的特征,发挥分工合作的优势,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蛋糕”做大,进而提升江西的整体竞争实力。
  然而,合作并不能代替竞争。因为没有竞争的合作,是没有活力的合作;没有竞争的区域一体化,孵不出人们想要的“金蛋”。
  在区域竞合中,昌九两地为了争取主动和相对有利的经济地位,必然会动员一切可能的资源,从多个层面展开竞争。这种竞争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基础和内在要求,它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不但不会产生“零和游戏”的结果,反而会使两地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更加协同。特别是在区域经济整体水平较低的阶段,两地在产业领域的竞争依然会表现得较为明显,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区间关系则更多地表现为合作。因此,我们在合作中无须讳言竞争,只要这种竞争是有序的,就必然会使双方的合作走向深化。
  让竞争更有序,让合作更高效,加强顶层设计最关键。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固有矛盾,对各自利益的维护与追求,往往会让自然状态下的区域合作陷入“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即各方最终都选择不合作或恶性竞争。这个时候,如果缺少科学的制度设计来协调各方的行动,一体化就很可能流于形式。从国内其他地方的区域一体化实践来看,曾经或正在遭遇的最大障碍都是“制度瓶颈”,这使得地方保护、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迟滞了一体化的进程。
  令人欣慰的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的总体部署后,我省已基本形成了“省里统筹、昌九对接、部门推动”的高效工作机制。而随着昌九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入,许多领域的困难和矛盾都将逐渐显现,如何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用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制度来协调、规范昌九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用理性共识来凝聚一体化的动力,这必定是我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所要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昌九“兄弟”携手参与更广泛区域竞合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观察四:
  “加减乘除”都要做
  区域一体化,是“添砖头、盖瓦房”,还是“搭框架、起高楼”?能否回答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昌九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实际成效。综观国内外的区域一体化实践,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加减乘除”都要做。以“加法”促增长,以“减法”和“除法”调结构、促改革,以“乘法”增效率,这是关乎昌九一体化长远的关键。
  做好“加法”,就是要推动两地实现经济总量翻番,走出1+1>2的合作模式。从昌九一体化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面临着保增长、调结构的双重压力和双重任务,继续做大经济总量和推动资源整合是必须要同时做好的两件事。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产业、先进装备制造、锂电及电动汽车、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等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昌九两地的资源优势整合,放大一体化的集合效应。比如,围绕振兴“千年赣鄱黄金水道”,充分发挥九江152公里长江岸线的天然优势,进一步优化长江、赣江、鄱阳湖岸线资源利用和港口布局,构建出河海联运的组合港发展框架,正是昌九一体化做“加法”最能显现成效的领域。
  要做好“加法”,“减法”和“除法”也要连着一起做。昌九一体化不是简单的经济总量叠加,这意味着我们在产业发展和制度设计上必须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如此才能得出最优的结果。在产业发展上,对于那些落后的产业、过剩的产能,该淘汰的坚决淘汰,该退出的坚决退出,这样,昌九一体化才能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在制度设计上,对于那些不利于区域一体化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坚决地改掉或“除掉”,坚决打破妨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
  做好“乘法”,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使昌九两地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促进两地经济总量成倍跃升。经济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区域核心的竞争力。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协调利益、调整标准、放宽权限、统一规则,建设良好的制度平台,变“经济加法”为“乘法”,是我们在昌九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为此,应对昌九一体化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构建区域合作互利共赢机制,特别是利益补偿机制,使昌九两地在产业互补对接领域有章可循,真正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要选准产业融合的路径,形成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产业外的渗透融合,为昌九一体化培育实力强劲的支撑产业。
  取舍有道,方能伸展自如。昌九一体化的增长从哪里来?就从这“加法”、“乘法”中来。我们的“加法”做得越扎实,为做好“乘法”储备的正能量就越深厚,南昌与九江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前景就会更广阔。
  观察五:
  “连画逗号的时间都没到”
  “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以来的成效显著,但远未到画句号的时候,甚至连画逗号的时间都没到。”如同九江一位干部说的这样,昌九一体化是一项需要我们付出长期努力的工作,“抓当前”和“谋长远”同样重要。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对于昌九一体化的未来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在位于南昌临空经济区的南昌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一期工程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从平地到基本建成,仅用了4个半月的时间。这种短期的明显成效,正是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急需的“显绩”。所谓“显绩”,是指明显的、短期内可见成效的工作业绩。一年来,南昌、九江两地在推进昌九一体化的过程中成效显著。在经济发展方面,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先导区的建设已率先突破并取得积极进展;在推进通信同城化、交通一体化等方面,两地也收获了许多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让广大群众受益,更为区域一体化开了个好头。
  所谓“潜绩”,是指潜在的、长效的工作业绩。这种业绩往往需要经过多年甚至几任领导的努力方能显现。根据推进昌九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南昌、九江两地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体、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资源的共享与合作,逐步形成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而产业互补对接、生态环境同建共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也都是推进昌九一体化必答的考题。尽管两地在不少方面已有探索与努力,但要实现预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我们既要注重“显绩”,更要注重“潜绩”。“显绩”与“潜绩”是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显绩”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潜绩”的支撑,只有“潜绩”巩固了,“显绩”才有增长的后劲。一方面,对于一些立竿见影的工作,尤其是那些惠及百姓的好事、实事,我们可以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另一方面,对那些费时、费力、见效慢的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我们应该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持之以恒地去做,打牢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基础。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就要有这种大局观、政绩观。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既顾及自己,又考虑他人。相关各方要摈弃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的错误观念,使局部和个人的利益服从整体的利益。只要是有利于大局、有利于长远的事,我们就要去谋划、去实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工作;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能因为担心别人动自己的“奶酪”或是认为难出成绩、见效果,就停滞不前或阻挠一体化进程。只有胸中有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谋大事、干成事。
  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今后仍面临不少挑战:产业同质化现象如何破局、对接协作机制如何建立、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如何完善等,这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日日为继、久久为功。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钉下去,一茬一茬接着干,我们才能构建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