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国如何培养企业家精神?

2017-4-1 21:21|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1432|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在中国,每次当学者和经济学家们探讨到商人的精神基因话题时,最初的激动都会被“结果”弄得感伤:因为在将近2000多年的时光里,在国家主义思想影响下,制度带来的对商业、商人的“矛盾纠结”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商人的精神也出现了断裂。改革的中国终于迎来了“开放”的世界。这个世界呼唤着一种新型企业家精神:振兴民族工业,形成强大的企业家阶层。因为任何人都不反对,中国社会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社会进步,成就新时代的商业文明,真正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企业家已具备增加财富的功劳,如果怀有更高的精神信念,生活消费再简易自然一些,就会具有道德感召力,成为真正的社会主导力量。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商业上的成就不应该是终点和唯一,应该探究最本源和价值的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企业家精神稀缺的国度,我们的老板们更应具有企业家精神,变成真正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谁?从何而来?因何而来?要到哪里去?为何而去?如果将企业家能力喻为“术”,则企业家精神应是“道”。道不通,则术不行。企业并不仅仅是个利润的实体,它首先得是一个精神的载体。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家精神日益受到重视,甚至被称为是一种最稀缺的资源。一位国内的有识之士曾经感叹,如今要创造富翁很容易,创造一家优秀的企业就很难,而创造企业家精神更是难上加难。危机当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来力挽狂澜,带领企业走出经济的低潮期?本人以为,能屈能伸的韧性、过人的胆识和社会责任心,是当前中国的企业家们最迫切需要的。

企业的战略格局来源于企业家及其高管们的眼界、视野、胸怀和知识结构,在这其中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和企业家的格局起着关键作用。那种捞一把就走的、小富即安的、患得患失的等短视的、短期的和犹豫不决的思想、素质和行为是不可能成就大事和成就品牌的。关于企业家精神后面还要提到。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表示,当年松下幸之助曾为松下公司做有二百年的规划,由此我们足可见一个企业家的格局、即其眼界、视野和胸怀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际品牌、一个百年之店、一个基业长青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所产生和发挥的影响与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

国外著名学者围绕着“企业家精神”都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三种:艾伯特的“合作精神”、熊彼特的“创新精神”、韦伯的“敬业精神”,这三种精神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三大要素。的确,一个企业家想要获得成功,是需要具备这三个要素的。很多人也探讨过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此外,除了这几个要素之外,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种: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等。

比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所谓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克制消费欲望+全力积累资本”。韦伯笔下的企业家,是一个将禁欲与谋利统一起来的独特群体。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将克勤克俭视为至高的品德,将财富追逐视为上帝赋予的天职。谋利是天职,是上帝的旨意,是有信仰之人应有的行为。

例如,在美国,企业家往往指创建自己的、新的小企业的人。事实上,最近盛行于美国商业学校的“企业家精神”方面的课程就源自30年前的《如何建立自己的小企业》的课程,这二者在许多方面并无显著的不同。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短短几十年内展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方面,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他笃信基督教,克勤克俭,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由此一个美国式的成功企业家样板崭露无疑。

但这仅限于经济学领域里企业家精神的概念,这些观点仅侧重于企业家创造财富的范畴,他们更注重的是企业家如何创造经济价值。而企业家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向社会提供物质财富的层面,企业家更深层次的精神应该体现在创造社会价值上。企业家是否有社会责任感,才是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新时代的企业家需要有什么精神?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企业家精神讲座,请联系13733187876)认为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冒险精神,创新精神,还有社会责任感。

那么,经过5000年中华文明、超过2000年商业文化沉淀,30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却看不到洛克菲勒式的企业家,可以说到现在,中国企业家群体还停留在口碑的争论中。中国企业家究竟缺失什么?不是物质问题,历史上中国的GDP颠峰时期占据了世界30%,“无奸不商”的帽子仍然没有摘下来,今天市场经济早已深入人心,企业家的原罪仍然困扰着我们。那么,至少应该有一些精神或者思想方面的问题,让中国的企业家很难超越自我,甚至达到社会民众的价值尺度。

中国企业,尤其是还居统治地位的国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最终源泉是什么?是逆境还是顺境中更容易培养企业家精神?中国是否需要西方的洛克菲勒式的企业家精神?我们认为这也是当前中国企业界最值得担心的事情。现在,很多大国企主要分布在能源、通信、烟草等垄断行业,然而,WTO已经加入,市场终究会更加开放,没有强势的企业家精神做支撑,这种财富会持续多久呢?

比如,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开创精神、冒险精神、拼搏精神和牺牲精神。因为有开创精神,企业家才会领导大家开拓新的市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迈向新的发展层面;因为有冒险精神,企业家才敢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拍板决定,挑战新的困难、迎接新的机遇;因为有拼搏精神,企业家才愿和大家一起不屈不挠、废寝忘食的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分析寻找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因为有牺牲精神,企业家才能在得当管理、有效领导的基础之上给人才以铺垫,为企业的未来思索良方……当然这些本应是职责所在,但是我们却经常发现企业的领导层不思进取、墨守成规、平庸工作,让企业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很大程度是这样的企业家不具备上述的精神,它忽视了作为企业家应该在精神的指导下形成更好的业绩。

据我所知,在分析国家竞争力时有一个专项指标就是“企业家精神”——我国的企业家精神仅排在第47位,说明我国的企业家数量虽多但还未能充分的发挥企业家精神资源的最大能量。所以,在当代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宣扬。可喜的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崛起的“中国第一商帮”——浙商,在追求首富的同时,也在追求首善,说明了中国企业家正在成功地实现转型,往好的方面发展。2006年推出的胡润慈善家排行榜上,最“乐善好施”的团队依旧是浙商,共有29位浙商入选,比以13位排名第二的广东省足足多了一倍多。李书福进八前1O强,位居第五,王振酒、胡成中、宗庆后、鲁冠球等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也都纷纷入榜。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企业家们社会责任意识正在增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力所能及承担社会责任。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我不在乎富豪榜,但想进入慈善榜和纳税榜。”这正如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说:“企业家到一定的时候,他很像艺术家,特别是度过了温饱阶段以后,就更像艺术家,他应该把为别人带来欢乐、带来愉悦看成是最重要的东西,同时把他事业里面创造性的东西、反映他智慧的东西,看成是愉悦的东西,这些都不完全是财富,更是价值。”谭老师认为,对中国企业家而言,透过洛克菲勒精神的百年历史,商业上的成就不应该是终点和唯一,应该探究最本源和价值的企业家精神。“看似谋利之外,却是谋利之源”,一种商业文化的真正形成需要通过历史的积淀,这种思潮需要来的更猛烈些才好。

中国的企业家,从来不缺鸿鹄之志。在国内十十多年的咨询职业生涯中,我接触到了国内各个行业的优秀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们大都胸怀大志,他们想在快速成长的基础之上乘胜追击,把企业继续做大做强,跻身世界五百强。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历史阶段。

谭老师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不等同于慈善,企业家可以不捐款、不做善事,但是不该走向行善的反面。2008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及至年后的黄光裕被调查,再次让公众质疑企业家们的道德底线。如何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值得所有企业家们认真思考的话题。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是可以跨国界的,而企业家是有国界区分的;企业是可以跨时代的,而企业家是有时代烙印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呼唤属于自己的企业家。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而要造就这样一支企业家队伍,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精神。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家要善于抓住机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要善于团结社会和他人,将个人的企业家精神转变成一个团队的企业家精神;要忠于事业,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等等。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