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艺苑长廊 查看内容

第二届中国兵器报新闻奖通讯类优秀作品展示(17-20号)

2017-4-5 21:44| 发布者: 王莹| 查看: 1967| 评论: 0

17.情系国防 奉献一生

——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陵川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启明

1295期3版  作者:周红丹(成都陵川)

2016年10月21日12时53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某系统项目总师、陵川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启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此时,距他56岁的生日还有两个月。

55岁,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成果斐然的阶段,王启明的离开,带给家人和同事无尽的悲痛和遗憾。

陵川公司研发所李宏国研高工回忆:“9月18号,为了XX项目,我们还一起去北京出差,向上级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当时王副总说他感冒好些日子了,一直在发低烧,没时间去看病,他的妻子为他准备了一些药,让他按时吃。”9月20日,王启明从北京回来后,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在妻子的不断催促下,他匆匆去医院看病,又跑到单位上了一天班。后来身体实在不舒服,只好住进了医院。在住院期间,他还在协调该项目的试验工作,10月12日,他打电话给李宏国,询问该项目工作简报上报了没有。

“真没想到,电话打了没多久,人就走了,太突然了。”李宏国是王启明多年的同事,他一直不敢相信共事多年的老伙计就这样离开了。在生产车间,在科研大楼,悲伤的气氛在蔓延着,人们不愿意相信,那个永远精力充沛的、严谨细致的王副总,就这样离开了他挚爱一生的事业。

王启明一生心系国防事业,情系企业发展,几十年兢兢业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他的一生荣誉无数: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他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是集团公司、国防科工局、部队的专家库成员,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得到了相关单位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专注科研 亲力亲为

1982年8月,王启明从华东工学院毕业,来到了陵川公司工作。从进企业的那一天起,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敬业尽责,都献给了公司的产品科研,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王启明一心专注科研,主持和参与研发了某领域三种和某领域两种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他所主持开展的多个预研项目,奠定了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国家乃至世界水平的某特种产品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王启明一直战斗在科研第一线。无论是担任产品研发所所长,还是副总工程师期间,他都亲力亲为,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为了解决关键技术,他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解决措施;为了科研进度,他常常在车间吃了工作餐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作为公司的技术权威,他经常出差到外地参与会议和解决协调技术问题,一个月会有好几次,往往来不及休息便再次上路;他还主动学习各种软件及电器自动控制,在工作中边学边干。

他担任着公司两种产品研发项目副总师。其中一个项目在测绘、仿研期间,天气寒冷,研发人手不足,最大的困难是技术资料不全。他亲自测量零件尺寸后,将一个个尺寸标注在没有任何尺寸的“哑图”上,再一个个录入计算机。另一个项目在原理样机阶段设计某装置时,他负责分析、计算结构设计,总体设计协调。在这两种科研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他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白天依然到岗工作。

XX原理样机的研制中,针对摸底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他认真分析结构参数,参照动力学分析计算结果,核对运动参数,找出原因进行调整,克服了这一困难。

XX产品研制中,针对低温试验出现的问题,他通过现场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工作循环中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找出此问题的原因,随后现场进行调整,解决了因温度场变化而致使机构动作循环不到位的问题。

作为XX项目系统总设计师,在产品原理样机研制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由于系统庞大、结构复杂,从方案构思、方案设计,到工作循环图制定,都由他独自完成。

XX产品生产中,他经常深入大型试验和总装总调单位的现场,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在该产品首批的生产中,他带领项目组人员在装配现场全程守候并提供技术支持,连续熬了六天六夜。

设计中出现问题,他能解决;试验过程出现问题,他能应对;项目系统出现问题,他能协调;批生产出现问题,他有办法。在工作中,王启明就是大家的“主心骨”,从科研人员到一线工人,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加班加点,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这一切,除了他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以及不惧困难、敢于担当的人格魅力。

眼界开阔 思维超前

“九五”发展规划开始,王启明一直参与集团公司和陵川公司的特种产品发展规划的论证和编制。“十一五”期间,结合军事变革及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特点,他论证并提出了陵川公司特种产品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他提出了集团公司特种产品装备“十二五”及以后发展目标、重点和关键技术。为了公司特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王启明带领技术团队规划出公司到2030年的“产品线、技术线”的发展谱系图。

王启明深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能够支撑得起企业持续前行的产品。深耕某产品科研领域多年,王启明非常关注各国装备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动向,主动探索新领域,提出新课题,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的预研工作。

“XX关键技术研究”是“十一五”支撑技术预研项目,由陵川公司、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承担。王启明是项目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该项目现已完成关键技术研究,并结合XX原理样机上装试验进行了验证。

“XX关键技术”项目为“十一五”专用技术预研项目,陵川公司主要承担工程设计和试制,配合南京理工大学进行方案设计。王启明是单位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现已完成样机试制和摸底试验。

“XX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同样是“十一五”专用技术预研项目,陵川公司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其中一项关键技术,王启明是单位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现正在进行样机的试制。

为提高公司传统产品的携行性和综合性能,王启明组织开展了传统产品轻量化论证。他利用新型轻合金材料和新工艺,组织开展传统产品轻量化结构设计和分析计算,进行原理样机的设计、试制和试验,经过立项研制,现在该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

这些预研项目,是王启明结合从事的领域,深刻分析某特种产品的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所制定产品发展的方向,积极组织科技人员予以实施的。这一系列超前的研究,使公司的产品科研及开发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产品实现跨越发展,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

王启明眼界的开阔,还体现在他对产学研的积极推进上。

2008年起,王启明主持开展了产学研工作,分别与南京理工大学、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进行商谈,确定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意向。在他的推动下,公司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协议书》,与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签订了《产研结合推动技术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合作形式与职责,合作内容与任务分工。目前,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项目有多项系统进行了关键技术预研和某产品原理样机研制。与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项目有:某产品结构研究、焊接关键工艺研究等。公司还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某技术联合研究项目。

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王启明提出,公司要不局限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伙伴,视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不同,寻求强强合作的产学研伙伴。例如:在2008年的模拟干扰设备论证中,联合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开展某干扰设备、某干扰模拟设备的技术论证,形成方案论证报告,参与项目竞争,起到很好的效果。

陵川公司从2000年后,逐步实现了简单传统产品向复杂产品的跨越发展,回顾发展历程,产学研结合对科研技术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王启明功不可没。

打造团队 培养人才

王启明常说:“我们要为企业发展做长远考虑,陵川的未来属于年轻人,要为年轻人打造平台,培养年轻人,要让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多年科研的实践,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建设、培养人才对技术创新和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性。为此,他做了大量工作。

公司以前的产品结构简单,涉及的技术面窄,所以设立了一个大科室,具体承担研发任务。随着传统产品向高性能、多品种、自行方向发展,产品由单一向机电车一体化发展,系统复杂,涉及的技术面广,一个大科室已不能适应产品研制的需求。

为此,王启明在担任研究所所长期间,为适应复杂装备的研制,进行了机构调整,将一个大科室按专业划分,分别成立了总体室、结构室等四个设计室,同时将测试室改为电器设计与测试室,重新明确任务分工,理顺了工作关系,职责更加明确,适应了复杂产品的研发。

机构的调整,促进了在研、预研项目的科研进度,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科研人员更加专业。在科研手段的建设方面,在他的推动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刚强度分析,提升了设计能力,缩短了设计周期,保障了设计质量;通过购置产品综合测试系统、加速度测试仪和姿态测试系统,增强了科研测试手段。

在平时的工作中,王启明结合机构调整,对现有年轻科技人员,按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特点进行培养,在工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形成了不同专业的设计队伍和工艺专业人员。

王启明认为,产品预研要走在前面,一定要重视预研,需要提前谋划和策划前期工作,且需要一支具有敏锐嗅觉的预研团队。

在某产品和“十三五”预研期间,为了锻炼年轻人,让他们有所建树,尽快成长起来,他将大部分项目都交由年轻人,自己作为技术顾问,同时根据项目进度及各部分情况,根据个人优势合理安排人选,并提出许多建议。在工作中,任何的工作上的难题,只要年轻人找到他,他都会毫无保留、细致地讲解和答疑。

王启明常常语重心长地对科技人员说:“搞技术一定要沉得住气,在技术上一定要不断学习,要有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不能浮躁,管理上要多了解学习,多借鉴别人的管理经验。”

在对胡志伟、刘华的传帮带中,他与公司签订了培养协议书,制定了培养计划,对两位学员给予了更为具体细致的指导。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胡志伟成为了型号某项目最年轻的总师、刘华成为了军研所的副所长、某外贸项目总师,都在科研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

为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深度,他将通过前期论证,获得国内和外贸立项研制的项目,安排给具有潜力的年轻人担任总设计师,而本人不挂名,进行幕后策划、技术指导和关键技术把关。

在平时工作中,王启明还积极推进工程硕士培养,选定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参加工程硕士学习,担任企业指导导师。他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承担一些培训课程讲课,并为此编写了《XX产品的发展》讲义。

在王启明的带领下,陵川公司的特种产品研发队伍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刻苦钻研科学技术,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且具有“吃苦耐劳、敢打硬仗、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如今,逝者已经远去,生者更当努力!我们当继续王启明同志的未竟志向,为国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18.精进技艺 负重前行

——记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青年科研工作者阙瑞义

1307期2版  作者:韩晓文(兵装院)

“一旦想到在不远的将来,用户将使用我们设计制造的产品,便容不得我们有半分懈怠,容不得我们有半分敷衍。”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青年科研工作者阙瑞义曾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

201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生阙瑞义来到了研究院,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科研工作者。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成为了数个重点项目组的骨干成员;他潜心做事,吃苦耐劳,很快挑起了大梁,独当一面。他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质量均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认可。

以激情精进技艺

熟悉阙瑞义的人都知道,他为人质朴忠厚、谦虚低调,对待本职工作、对待科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了设计出满意的产品,为了提升设计水准,他不在乎加班加点,一心要让每一个经手的产品尽量不留遗憾。

自入职后,他迅速进入状态,既能在计算机前做三维数字化设计,又能在车间自己动手做装调。他敢于实践新工艺,并向老师傅们请教,获取宝贵的经验。有时,他白天工作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晚上加班加点也要解决,遇到困难绝不绕着走。

以对职业的尊崇,以对自己学习、从事多年专业工作的自信,阙瑞义在工作中勇于作为,经常查阅相关标准,进行自主正向设计,探索全新的设计、施工方法,并和项目组人员一道加班加点,连续两个多月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在14小时以上。他和大家艰辛的付出保障了这些项目如期完工和验收。

阙瑞义在工作中总是带着一份激情。这份激情使得他忘掉了自己名校的身段,忘掉了博士的架子,忘掉了获得的荣誉。他心怀赶超世界先进设计水平的愿景,谦虚谨慎地学,踏踏实实地干,一丝不苟地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他把这份激情化为使命感、责任心和荣誉感,悄然而坚定地助推着研究院事业的发展。

以创新砥砺前行

阙瑞义相信,没有哪件真正有价值的事是可以不费力气、不动脑筋办到的,所以,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创新地开展工作,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某项目涉及多种非常规组件、设备,为了保证项目进度,阙瑞义接受了这些组件、设备的设计与装调任务。他针对其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了充分的理性分析,运用基础知识和经验进行了正向设计。在设计工作中,他经常连续多日从早晨工作到深夜。

某产品将参加博览会,但样机却在科研工作中被分解。阙瑞义接受恢复其技术状态的任务后,实事求是评估了当前的技术状态,没有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恢复原状,而是对其内部结构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赶时间、抢进度,他自己先垫付购买了装调所需要的工量具等。在优化设计过程中,他设计绘制了大量技术图样,本着负责和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态度,处理每一处细节。这些工作费时费力费脑,并且和一些新事物一样,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然而只要能够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他就愿意冒险,因为他相信,在这些创新工作上洒下的汗水从长远看是不会白流的。

在研制过程中,阙瑞义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先后申报专利5项,获得授权一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

以忠诚书写青春

在阙瑞义的眼中,作为一个人,要忠于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工程师,要忠于自己的职业道德;作为团队的一份子,要忠于自己的职责。

在日常工作中,忠诚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近年来,阙瑞义在所参与的项目中,本着对项目质量高度负责的原则,严格把关。本着对单位负责的态度,他在对某项目的优化设计、施工中,坚持精益设计、精准试制、精密装调的工作原则,推进了外购、借用部件的精密测绘与整机的三维数字化设计,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创新设计了机械结构,以改善产品的人机工效。他还带头加班加点,开展现场工作,不辞辛劳,从挥汗如雨的夏季一直忙到初冬,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的质量和极低的返工量完成了大量产品的改造与调试工作,保障了任务的完成。

在另一个项目总体技术工作中,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仔细研究了当前工作的主要特点,精心设计了考虑充分的实验方案,并在竞标工作中创造性地采用了自行设计的算法,保证了评分的公正、合理。他的新试验方法和算法均在评审会中得到了专家组的肯定。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和忠诚有什么关系呢?很多工作多做一分、或少做一分都可以顺利交差,而只有忠于内心的标准、忠于团队的荣誉、忠于职业道德的人才会选择在每一个细节上多做一分。而在千千万万个细节上,每一处多做一分,就能带来了不起的优势。他用自己的行动最好地诠释了忠诚的内涵和真谛。

  

来自北京长安的爱情故事——

19.因为长安,我们相爱

1307期2版  作者:胡超(北京长安)

每年情人节,我和妻子都要好好庆祝,因为我们是一对爱情的幸运儿,能够在我们热爱的北京长安公司快乐工作,并遇到一生所爱。

鑫湖苑 “鑫胡”缘

2010年8月,我有幸作为长安汽车委派人员加入公司乘用车建设项目。那段时光是简单又充实的日子,每天两点一线,在工地和临时办公点——鑫湖苑之间穿梭。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1月8日,公司迎来了第一位女职工,她叫王鑫,身材高挑、气质优雅、谈吐大方,加上留学背景,很快就成为了新闻人物。

那时王鑫刚毕业不久,很多工作不那么熟悉,又在公司办公室工作,事无巨细,总有忙不完的工作,我就殷勤地帮助她修改纪要、总结、报告,帮她准备行政接待工作。她很用心,学得很快,成长也快。随着建设项目的多点开花,我们虽然都在一个公司工作,但是我的工作地点主要是在施工现场,为了赶工期,我经常通宵达旦,平时见面的时间多是在中午吃饭或开会时间。每次见面的时候,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股清泉流到我的心里,那种感觉极其美好!

感谢当时项目组成员只有20多人,未婚同龄人又屈指可数,我们接触机会还是挺多的,随着逐步深入认识,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追求她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身边的同事打趣说:“她叫王鑫,你叫胡超,鑫湖苑包含你俩的名字,注定在这个地方结缘!”也有同事“威胁”我:“你再不行动,我就行动了哦!”我一听这话,决定赶紧表白,别错过了后悔。就这样,我鼓起勇气,向她表白了爱意,结果当然是美好的啦。

爱情是那段艰苦岁月的一剂良药,支撑着我奋发向前!那个春节,公司组织了篮球比赛、团队聚餐、放烟花等活动,我们欢乐得像孩子一样,在放烟花的时候我拉着她的手,默默许下愿望,一定要娶她为妻。

患难见真情

2011年冬天,我俩下班后一起走出公司,由于天黑,在鑫湖苑门口不远的路口,不幸被一辆轿车撞倒。我意识到车开过来的一瞬间,奋不顾身地在前面挡着车,本能地护着她,没想到我俩都被撞倒。她昏迷了,当时我顾不上自己,抱起她就往医院送,直到凌晨两点,才发觉手掌钻心的疼,疼得出透了汗,可医院半夜没有CT检查,一直熬到第二天,才检查出手掌和腕骨两处骨折。嚯!这么严重呢!怎么抱她的时候一点都不疼呢?

事后,同事赞我是“超人”,也有人开玩笑说,恋爱是麻醉剂,让我忘了疼。只有伤愈后的我们心神领会,这个小插曲虽然不幸,但却坚定了彼此间的信任和依赖。

甜蜜爱情修成正果

经历了近三年的爱情马拉松,2013年6月18日,我俩在双方父母、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的祝福下举办了幸福的结婚典礼,至今我仍记得在婚礼上我为她吉他弹唱的那首《爱很简单》。

2014年12月,我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可爱的小蝴蝶,她是个小公主,就像她妈妈一样漂亮,她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事业在平台,人企共成长。公司已经成立第七个年头了,从一片荒芜到现在月产2.7万辆汽车,成为标杆公司。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见证着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爱情也像公司一样扎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每每踏进公司,这种温存就会流淌全身,是那么的熟悉、温暖、幸福。北京长安,我们将会继续尽心尽力地建设、经营好你——我们的大家庭。

我们一定会把这份幸福继续下去,陪着公司一直幸福下去,如果非要把这份幸福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20.星光闪耀 党旗飘扬

——合肥长安以党建领先助推持续健康发展纪实

1311期2版  作者:陈晓箐(合肥长安)

2014年,2.1万;2015年,6.2万;2016年,17.7万,这是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近三年的汽车生产量。一串串呈几何式递增的数字,包含着公司3100名职工智慧与汗水的激情奉献,包含着408名共产党员的先锋引领,更有党建工作助力经营的功劳。

1个党建品牌的推进故事

在合肥长安,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标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突击队。

1月7日早上7点30分,在公司焊装车间,CS15生产线上车体MB-03工位自动焊输入端子突发故障,造成自动焊无法焊接零件,导致上车体主线停线。

在环环相扣的生产线上,一个工位如果不能正常操作,影响的将是整条生产线的运转,影响的是公司的日生产量,排除故障迫在眉睫。焊装车间当即成立了以共产党员、生产工段长宗建强为队长,由共产党员、生产室主管居仁民,共产党员、技术主任史朝辉等8名党员和群众共同组成的焊装CS15线减少上车体MB-03工位自动焊故障停线时间及任务抢进“星火”突击队。

突击队成立后,突击队员们迅速“集结”,仔细分析,商讨“对策”,协商制定“作战计划”。随即,突击队员们以“快、准、狠”的工作作风,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排除了故障,生产线恢复了往日的繁忙。这样的突击队在公司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因解决公司生产经营中的一个个急、难、险、重问题,强强联手作战,协同攻关突击。

“星火突击队”是公司“星闪耀、党旗飘”党建品牌的四大平台之一,此外公司还有“岗位竞星赛”“党员之星”“晨星训练营”三大平台。该党建品牌创建于2015年,旨在通过“421”工作目标,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每月,公司党委委员都要深入一线,给获奖职工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极大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安排党员在“晨星训练营”中当老师,着力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和管理储备人才。2015~2016年,公司共有9名职工通过层层选拔,成长为长安汽车的后备中干。

“星闪耀 党旗飘”党建品牌,已成为公司党建工作落地的有效载体,不断发挥着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核心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断激励着广大党员更加出色地发挥模范表率作用。

12个党支部的结对共建

1月20日下午,公司涂装车间会议室内的学习氛围异常浓厚,既有授课人的悉心讲解,又有听课人的热烈交流,授课老师是共产党员、公司质量处副处长袁华明,授课内容为今年公司质量体系深化年方案及推进举措。原来这是今年公司质量处、涂装车间和安全环保·人力资源三个党支部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党员授课就是其中一项内容。

公司一直以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相促进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1月,公司又以服务经营、服务生产为关键,立足提升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深化部门间主动协同、凝心聚力的意识,开展了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

12个党支部以处室和车间结对子的方式,协商制定了共建方案,并召开沟通交流会,为党员干部进行专业授课,通过作风、队伍和士气三个方面的共建,大力营造了“团结、共识、协作、担当”的组织氛围,助推了部门和党员的作风改进和工作提升。结对共建活动作为培养、锻炼党员的重要平台,每月由一名党员进行授课,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生产操作、质量控制、工艺技术、设备管理水平等多维度出发,充分发挥了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示范先锋作用。

400名党员的光荣承诺

“攻坚克难、勇于奉献,做合格党员”“主动协同,不找理由、不抱怨……”如果你走进公司的生产现场或办公场所,一定会被悬挂、张贴在工作岗位上那一句句醒目而闪光的语句所吸引,这是公司408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承诺,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万强,公司焊装车间工段长。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的“旗帜”作用,在2016年老龄车处理工作中扮演了双重角色,不仅是一位钣金件校凹高手,承担着老龄车的校凹任务,而且是这项工作的后端项目长,统筹协调着各项大小事务,万强给人的印象只有一个字——忙。在夜班不计入加班的前提下,他一个月的加班时间竟达到了88个小时,公司制造物流处处长张强称赞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王家发,公司设备工程处模夹具班班长,一位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工作中,他勇挑重担,争当先锋,在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期间,全力以赴保障技改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几乎每天下班都是在晚上7点以后,为生产线平顺运行作出了贡献。他还是一位志愿服务达人,多年来用自己精湛的钳工技术,为大家修配钥匙,毫无怨言。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把事情交给他办,放心!”

在公司,像这样的出彩党员和故事不胜枚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任重而道远的公司将继续以党建领先为使命,以党政同频促发展为己任,在竭力把党建工作成果转化成公司发展优势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