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天行健 志长安 □ 本报记者 吴鹏 禾夫 从1989年初涉市场的跌跌撞撞,到历经风雨后问鼎业界,建安公司正意气风发一路走来: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实现三年再造一个建安;2011年提前一年实现“211战略”第一步目标;2012年利润突破亿元大关,荣获集团公司“211战略”第一阶段优秀贡献单位。面对已有业绩,建安公司总经理龙思源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显得十分淡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风筝放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就要考虑线是否够长够结实,能否经受风吹雨打,其实做企业也一样,你得放眼未来,随时强身健体,谋求长安,做到收放自如才行。” 战略布局成效显 三年前,在集团公司“211战略”的牵引下,建安公司结合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和自身实际,提出了将微车后桥做大、轻车后桥做精、轿车悬架做强的战略重点,明确了实施外延式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按照“2125战略”,到2015年末,建安将完成建立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形成4个基地、提升6种能力、实现3个目标的“1463”战略支撑。 布一子而活全盘,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年过去了,如今建安公司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用地已经获批,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四大基地中的华东芜湖基地、西南基地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华北基地、东北基地建设逐步实施。6大能力中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微车桥已覆盖全国所有主机厂新车型开发;轿车零部件领域在发动机托架、后副车架、控制臂及摆臂取得了突破,成功开发了铃木YY5和长安CD101前、后悬架,进入了合资和独资中高端轿车领域。市场拓展能力方面,微车市场实现了无风险全覆盖,轿车市场、海外市场和零部件市场拓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质量保障能力、成本管控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员工凝聚力不断提升。3个目标正按照节奏挺进:微型汽车后桥保持领先,市场占有率维持在57%左右,已连续8年保持行业第一。轻型汽车后桥品质做精,替代合资、进口品牌的工作正群策群力加速推进。轿车悬架已成功进入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中高端轿车研发。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调整重点和突破自我的战略抉择。三年来,建安公司谋定后动,狠抓技术升级、产品调整和市场拓展,把握住了机会,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将不负众望实现‘2125’战略目标。”建安车桥党委书记王国强告诉记者。 固本培元谋长安 自“211战略”实施以来,建安车桥从12个亿发展到20多亿的体量,拥有四大基地、17个分装点。如何对不断延展的建安公司实施有效管控? “成功有效的管理必须坚持目标导向、结果至上。企业的成长壮大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便捷安全提出了挑战,对经营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管控。”龙思源举例说,建安每月有约8000万物资直接从供应商发往各装配点,如何建立追溯修复机制,确保资产安全,就显得分外重要。 事实上,在去年顺利完成管理提升活动第一阶段目标的同时,建安更加缕清了在内控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内部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拟定了272个公司级制度,243个公司级流程,制定了74个大项,160个问题点的行动措施计划。 建安公司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实现“三流合一”,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的目的。 “在信息化深入推进的前提下,公司的组织架构今年正在‘大物流体系’下进行深入调整,这是适应未来发展的主动变革,其目的是运行高效,提升管理水平。”龙思源介绍说,公司将形成相互支撑的四大业务板块:一是物资流体系,从计划投入到产品交付的物资流转、财产管理板块;二是生产保障体系,按照计划组织生产提供合格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板块;三是面对客户的体系,面向客户的产品开发、开拓市场板块;四是组织保障体系,各管理部门支撑上述三个体系的正常运行,并起到监督考核作用的板块。 记者了解到,建安公司这次以建立“大物流”体系为背景的变革,堪称建安发展史上的重大系统工程。涵盖对工程、物流、设备、工具、外控、市场等部门的职能调整合并,涉及领导干部的调整、员工岗位的调整、管理流程和职责的变化、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等。“调整只是形式,有效运行是要求,固本强基才是目的。”龙思源说。 科学激励建功业 “实际上建安已经进入了集团化管控时代,如何在管理上适应变革确实是一个大课题。”王国强认为:“当战略布局和管理举措确定后,如何跟进绩效考核,激发队伍潜能就成为决定性因素。” 建安公司的中干不好当!为什么这么说?据记者了解,建安公司今年在干部考核上全面加压,除了承担KPI指标外,还有部门重点工作的考核,实施月考核、季公布,每位中干每季都能即时看到自己的排名,领导对于排名靠后的进行绩效谈话和提醒谈话,对于连续排名靠后的进行诫勉谈话,年底综合考核后实行末位淘汰。看到公司在考核上动真格了,有几位同志已经被提醒谈话了,中干队伍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明显增强。 人,始终是企业中最能动的要素。如何发挥好薪酬管理的正能量,一直是建安公司孜孜以求的。从2009年开始,建安就全面推进薪酬分配体系改革。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对全公司138个岗位进行岗位描述,拟定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并把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的KPI绩效考核体系。2011年9月推行管理干部基薪加绩效的分配形式。2012年在一线员工中推行基薪加绩效的分配形式,改变一线员工纯计件的分配方式,形成全公司一致的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改变后,生产单位员工的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比例约为37%:63%;专业技术类人员的比例为57%;43%。引导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在关注工时的同时,也要关注提升个人技能、维护保养设备和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在专业类、技术类人员中推行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了工龄工资。由于对技能工资的五个要素中的每一要素实行积分制,达到一定分值就会相应增长技能工资,比如,不同级别的“个人获奖”也会挣得相应加分。如今,员工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 通过持续探索,建安公司重建了一个全新的薪酬模式,有效激励员工的同时,也严格控制了人工成本。 “五年发展看三年,三年发展看头年”。在“211战略”第二步开局之年,建安公司已经实现首季飘红。“尽管建安现在仍然保持着较好发展势头,但我们距离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清晰地意识到竞争对手正在悄然奋进,现实已经容不得我们以行业龙头地位的姿态正襟危坐。”不甘现状的龙思源对记者如是说。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