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凝聚思想共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努力营造稳定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改革进入深水区,意味着“险”;改革进入攻坚期,意味着“难”。行进路上越是艰险与困难,越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使每一个人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重大部署,充分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进程和现实成效。要加强对社会思潮和重大理论问题的引导,及时回应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批驳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为推进改革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无论多么宏大的改革构想,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终究不可能取得成功。总结35年来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最重要的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固树立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群众、改革的有效办法来自基层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始终依靠人民,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特别是在研究制定重大改革措施的过程中,注重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主动参与改革,力求找到最大公约数,保证改革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民众行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今天的改革,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不是“零打碎敲”的改革,不是“一时一事”的改革,而是全面系统的改革。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错综复杂,单兵突进或局部推进已经无法适应形势要求,必须按照中央“五位一体”的改革布局,“十个指头弹钢琴”,从全局和整体上谋划推进。同时,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尽快在化解重大矛盾、重大制约、重大障碍上取得实质进展,使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整体和重点相统一,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社会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人民的期盼,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前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对我省而言,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坚持不懈地抓好和谐发展、安全发展。当前,要重点在提高认识、吃透情况、改善民生、安全生产、加强信访、锻造能力、强化手段、改进作风、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等“十个保障”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好稳定与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各项改革事业顺利推进。 四是要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工作导向,着力维护和发展全省各族群众利益。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始终遵循全省各族群众的意愿深化改革,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让各族群众更快、更好地走向共同富裕,让各族群众更快、更好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根本位置,正确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以各项民生改善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一系列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事实事,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满意指数;要进一步加大对民生投入力度,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让人民群众活得有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推进“森林云南”建设,保护好云南的青山绿水,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上更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五是要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前提,激发各族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是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昭示,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保证改革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民众动力;要始终坚持“三深入”、“四联户”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在改革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制定政策、作出决策的依据,把人民群众的评判作为改革的标准;要立足战略全局、联系省情实际,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了解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正能量;要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有效地密切联系群众,做到心中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苦、共奋斗。 六是要坚持以良好的作风为有效保障,推动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一个新的考验,对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来配班子、抓队伍、强素质,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来定任务、添措施、建机制,进一步转变作风,以好的作风深化改革、保障改革,让作风建设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的驱动力;要巩固和扩大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整改落实、抓好制度建设;要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落实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各项措施,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要坚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改革工作相结合,推动整治“四风”顽症和破解改革难题相结合,推动树立形象、提振精神和凝心聚力相结合,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和作风,增强宗旨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带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