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评论:书香,能否留驻城市

2014-4-22 15:04|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518|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不久前,北京三联书店试行24小时营业,引发热议:全天不歇业,怕不怕亏本?通宵开放,究竟谁来阅读?

  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店记忆。当我们流连于网购图书、平板阅读时,实体书店应何去何从?书店还能继续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吗?围绕上述话题,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征集讨论。现从来稿中选编一些,以飨读者。

 

  书店温暖我的世界

 

  小时候喜欢一个人逛书店。或捧着书坐在角落里,或站在书架前,全身心沉浸在精神世界里。直到老板走过来问买不买,我摇摇头红着脸离开,来到另一家书店。

 

  上了大学,买了电子书,每天浏览页面方便、快捷,却再也感受不到书店里那种特有的宁静和充实。冰冷的屏幕,毕竟代替不了熟悉的墨香。于是,几个月后我再次回归了实体书店。一杯豆浆、一个煎饼果子,在早晨和热爱书店的老老少少们一起,站在门口等着书店开门,觉得生活踏实而美好。

书非买不能读也!

  现在,有24小时营业的书店,对我来说是一种福音。只要愿意,一天可以拥有24个小时的安心与幸福,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

   @康健)

  书香涵养城市文化

  舅舅是书店老板,他的书店开在一所高中旁边。这么多年来,每天都有不少学生来店里看书,每逢考试,作文选、习题集卖区更会“人满为患”。

  虽然学生大多不富裕,很多只是光看不买的“蹭客”,但舅舅从不面露难色,更不会贴上“不买勿动”牌子。他告诉我:来看书的都是想好好学习的,咱不能那么小气。

  包容不安的担忧,更包容难言的无奈;尊重对财富的向往,更尊重对求知的渴望。不在乎你是富有还是贫穷,不挑剔你来自本地还是外乡,不注重你将扎根还是远去。书店可说是城市文化的缩影,她奉献所拥有的一切,助力人们实现梦想。

   @马彦军)

  静心营造阅读气场

  每个爱书人心中,都有一个“查令十字街84号”。网络书店还未兴盛时,学校附近的山寨“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让我们痴迷——那里没有单词、考研类工具书,却散发着人文的气息。

  如今,书店早已关门。其实,离去的不只是书店,还有我们的习惯。早已想不起,去书店席地而坐一下午的情景是几年前;也已想不起,最近一次乘公交去市中心书店是在何时。

  “快捷”无疑是时代的关键词之一。网购渠道淘汰了不少实体书店,快捷的阅读方式催生了碎片化信息的涌流,但我们与真正的阅读却越来越远。三联书店24小时营业,勾起了多少人心底的“查令十字街84号”。在喧嚣的城市中,我们太需要静下来、慢下来的阅读气场。让我们放下手机和平板电脑,捧一本真心喜欢的书,去触摸真实的纸张,感受淡淡的墨香。

  (@卓玛)

  尽心延续传统文脉

  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在街角开一家小小的书店。阳光洒满窗台,书籍塞满书柜,小小的原木桌椅,咖啡香气四溢,和投缘的读者畅谈……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外墙上写着,“过路的陌生人,你不知道我是如何热切地望着你。”作为享誉世界的独立书店,这里曾给困顿中的海明威以温暖的怀抱,也催生了不朽之作《尤利西斯》。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规定了详细的书店工作人员守则:店里必须设椅子,为不买书的读者提供看书的方便,发现偷书的人不许当众呵斥,等等。书店所潜藏的文脉,汩汩流淌至今。

  随着北京三联书店24小时开放,脉脉书香,又将浸润一个又一个沉沉的深夜,为喧嚣浮华的城市,带来灵魂诗意栖息之所。

  (@曹原)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