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超前部署研发做到科技上领先一步 技术领先性能够带来市场的独占性,比如全球的计算机绝大部分都使用微软软件,从而造就了庞大的微软企业。随着硅材料紧张和价格上涨,就为高耗能的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企业带来严峻挑战,从而也为低耗能、低耗材、高效率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产业带来竞争优势。高端产品不仅比低端产品具有竞争优势,也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的优势。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产品开发上,应当做到应用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通过超前部署,科技上做到高人一筹、领先一步,市场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充分利用载体空间实现集群发展 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区、聚集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要促进产业相关企业的聚集,还要有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合作等公共服务机构,为集群内企业等提供科技、培训、金融等公共服务,使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或为上下游,或为服务,在产业里相互衔接,在群体里相互依托促进,在一个区域内构成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生态系统。 由于区域内具有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科技成果和产业化承接能力,会形成产业聚集力,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例如天津在“十一五”初围绕培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实施了半导体照明科技专项,吸引了国内外一批研发团队,集中围绕关键技术、材料、器件以及照明产品布局了一批科技项目,依托大学构建了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了产业聚集力,在短短的3—4年时间里,聚集了100余家企业和研发机构,产业从无到有,产值已发展到150亿元。 着力构建开放创新平台聚一流人才 一个人才会造就一个产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资源和关键。 目前,各地引进高水平人才的政策和条件基本相同,而一个做大事业的平台就会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度聚集,就会成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源泉。围绕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科技部指导支持下,天津在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一个新型、开放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依照国际标准投资建设了药物分析测试、新药创制、药物研发信息、生物药中试等4个公共技术平台,建立了企业化运营、专业团队管理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合作研究、委托试验等不同开放共享模式,面向入驻的研发团队建立了一条龙、拎包入驻的服务模式,设立了生物医药创新专项资金,实施了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聚集来自海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及项目 104个(海外项目超过60%),联合培养研究生156名,成为国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综合性技术大平台和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和创新源泉。 育小扶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 要统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统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发展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的态势,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天津市委、市政府立足加快科技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全局性战略举措,启动实施了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出台了财政资金投入、工商注册零首付、金融扶持等十几项政策措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扶持初创期、成长期和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各类载体建设,建立科技服务队、科技特派员和创业导师队伍,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的比重从9%发展到“十二五”末的15%,培育1500个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及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促进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信息安全等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定的集群规模和产业规模。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形成融资保障体系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要着力破解科技投融资难题,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保障体系。 一个创意或一个初创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得到投资,是硅谷崛起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天津努力探索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路子,先后与商业银行共建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平台,建立了商业银行为天津市科技计划立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贷款的互动机制,建立了每年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国际投融资洽谈会、科技创新融资大赛以及每月定期开展专题科技融资活动的制度,打包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开展了科技保险、科技租赁、股权融资等业务。在未来5年,12家商业银行承诺给予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总额达到700亿元。 创新体制机制形成资源聚集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要形成国家、省市、区域的上下联动,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资源共享、优势集成,实现不同层面资金和政策上的集成,达到事半功倍的合力效应。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积极引导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和产业聚集区的合作,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一批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探索有效的联合研究开发模式,共建一批国际联合研发和转化基地,促进更多的优质科技资源聚集。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