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产业纵横 查看内容

“三大拦路虎”造成节油型汽车行路难

2005-9-21 00:00| 发布者: 兵器之友| 查看: 1085| 评论: 0|原作者: 王昌文|来自: 兵器之友

“节油型汽车行路难”,这是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出现的一种非正常现象。一方面是国家鼓励,厂商热情,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严峻形势所必需;另一方面则是地方设限,节油型汽车被众多城市的森严壁垒硬生生地挡在外面,难以大行其道。节油型汽车究竟该不该放行,正在引发一轮新的争论。从目前看,至少有“三大拦路虎”造成节油型汽车行路难。
      拦路虎之一:“土政策”挡道
      体积小巧且物美价廉的节油型微型汽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百姓汽车”,完全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但全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对符合国情的小排量节能型汽车加以种种限制。近年来,节油型汽车在不少地方倍受“土政策”的歧视和“封杀”。据统计,全国目前有22个省市区的84个城市出台了各种“土政策”,对节油型汽车予以或明或暗的限制。一是限制行驶。目前有60多个城市限制小排量车在主要道路通行。上海和北京分别剥夺了1.2L和1.0L以下的汽车进入主要城市道路的权力;武汉实施小排量车禁行长江大桥、汉江一桥;大连1.0L以下微型车不能进入干道行驶。二是限制上牌。如广州,苏州则干脆停发1.0L以下的汽车牌证,甚至连一些汽车保有量并不高的中小城市也出台了限制小排量汽车上牌证的“土政策”;三是起限标准升级。目前在一些地方,起限标准的数字也悄悄从原来的1.0变成1.2或1.3。最近有报道说,在国内一些城市,有的政府相关部门直接介入出租车的升级工作,甚至还用文件规定了升级车型的发动机排量必须在2.0L(含1.8T)以上。无论是限制上路,限制上牌还是升级起限标准,其理由不外乎是:道路交通日趋饱和,小排量车影响城市交通提速,废气及噪声污染严重,小排量车挡次外观影响城市形象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如果一旦为节油型汽车“松绑”,大车小车满街跑,交通没跟上,反而不利于整体市场发展。正是这些冠冕堂皇的种种“理由”,成为一些地方制定限制节油型汽车“土政策”的借口,也是造成节油型汽车行路难的第一大“拦路虎”。从一定程度上讲,不破除地方的“土政策”,节油型汽车行路永远难。
      拦路虎之二:激励约束机制乏力
     与一些限制节油型小排量汽车的“土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缺少鼓励、保证小排量汽车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尽管有关部委对微型车使用一直持口头上的“鼓励政策”,但却无实质性的举措及相关性的政策法规。尽管有了好的政策构思,却缺乏好的政策配套;“鼓励政策”早被过多过滥的“强调”而成为纸上谈兵,如去年出台的第二版《汽车产业政策》中还是没能对节能型小汽车倾斜更多的政策扶持。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好的政策落空。
      在“鼓励政策”缺乏的同时,国家对一些浪费资源的大排量轿车没有任何限制政策。面对微型车受到政策上的歧视,在多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压制;没有任何的约束机制和反“限小”措施,这是导致一些地方“土政策”挡道,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而长期得不到纠正的 主要原因。
     如今随着世界燃油价格不断飙升上扬,各国政府都提倡节约和环保车型,采取开征环保税等措施,限制高油耗汽车的消费,使得节能型微车进一步受宠。日本对于660CC以下的微型车实行减税政策,欧洲一些国家也对小排量车实施不同程度的税费优惠政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我们不能再容忍那些“不节约政策”继续卡住“节约型产业”的脖子了。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如尽快实施“燃油税”,政府应制定汽车消费政策,引导大众汽车消费。要通过采取多种政策,特别是要通过实行差别税费等措施,来体现政府鼓励低油耗、低污染、限制奢侈型汽车消费,使大众的汽车消费与中国当前的资源环境、经济能力相适应,鼓励汽车企业多开发生产节油型的小排量汽车,鼓励加快节油型汽车的发展。与此同时,从国家和战略的高度尽快制定中国的《微型汽车法》,通过法律确定对购买和使用节油型汽车在减税、减费等政策上的支持,限制那些浪费资源的大排量轿车的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节油型汽车行路难”的问题。唯有如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拦路虎之三:“排场意识”“面子观念”作怪
      尽管小排量车有诸多优势,但小排量车在我国消费和使用的普及程度还远远比不上成熟汽车市场。究其原因:一是除了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外,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无关系。目前在大多数消费者观念中轿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面子的荣耀。因此在购车时考虑更多的是汽车的尺寸,而不是汽车的节能经济性。二是中国的入世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兴起了一股讲排场、摆阔气、以乘坐高档车为荣的观念,现在几乎所有的豪华车汽车厂商都即将在中国本土进行生产,这些厂商都非常看好中国豪华车市场。事实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三是一些地方出台的小排量车的种种限制政策也助长了以乘坐豪华车为荣的消费观念。在小排量车受歧视的情况下,不仅有钱的消费者购车时尽量选择大排量车,而且一些只具备购买小排量车经济实力的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大排量车,以满足地方法规的要求。四是政府官员的“排场意识”和“官本位”作梗。在我国,大排量车的使用者多为政府机构、强势的社会组织以及实力雄厚的企业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内在自身利益和组织目标的驱动,容易忽视社会公共意志。这么多地方政府以红头文件形式“封杀”节油汽车,可见节油型汽车一定犯了地方官员的“众怒”。应该说,是节油汽车与少数官员已经习惯的“排场意识”格格不入。正是由于少数政府官员“排场意识”的“表率”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目前社会上乘坐豪华车、追求“大排量”、讲排场、摆阔气、比富、斗富、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
      其实,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与手机、家电的消费一样,也会经历一个从特殊到普通的过程。最初,拥有手机曾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现在,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而已。汽车也一样,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最终也会失去身份的象征,而只是一种代步工具而已。汽车发展到这种阶段,汽车消费才会步入理性消费时代。因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应该主动摒弃“排场意识”和“面子主义”,自觉购买、乘坐节油型小排量汽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缓解目前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作出积极的贡献。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