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年的气息就越来越浓了。红红火火的商场,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大街小巷也摆出了春联、福字;公路旁挂起了红灯笼;川流不息的街头,来往匆匆的人们大包小包的忙碌着,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 在路上,常听到有人问:“过年回家吗”?每每此时,我心中便涌起另番滋味。我明白,所说的回家,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那个老家。有了小家不算家,只要父母健在,那个生你养你的家才是你的归宿,才是回家过年的终点站。所以,无论你年龄有多大,身边的儿女有多少,都会习惯而幸福地说:“春节,我要回家过年"。于是,不管路途有多远,春运的车票有多难买,各种交通工具有多拥挤,都难以阻挡人们渴望回家过年的匆匆脚步。 过年,曾经是我儿时的期盼。在那贫瘠的岁月里,过年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拿压岁钱,有多少过年的美好往事留在记忆中。岁月流逝,如今我也不再那么渴望过年了,小时候那种充满喜悦与期盼的感觉已渐渐消失殆尽。但我依然向往与老人过年。在那里,可以寻找旧日的时光,回忆童年的美好,享受亲情的温暖。春节回去,走一走那熟悉的田埂,看一看街坊邻居,闻着那久违而熟悉的炊烟味道,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摆一摆一年的高兴事,叙一叙来年的希望和梦想,酌一杯小酒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暖。看到父母脸上开心的笑容,这是多么的幸福!其实,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饭,那时你才能体会到家的温馨,亲情的珍贵,体会到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 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各地虽有不同的习俗,但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回家过年不需要理由,回家过年是无声的召唤,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不变的情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出了多少在外游子共同的心愿。回家过的不是年,是温暖。所以,再多的艰难都抵挡不了家的召唤。 虽然,树大了要分杈,人大了要分家;虽然,为了生活,人们免不了要四海漂泊,历尽艰辛。但是,分家分不开的依旧是浓浓的血脉,漂泊割不断的依旧是悠悠的亲情。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有能力回家奉养为自己成长付出了一切的双亲。我们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浸渍氤氲着,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要孝敬!” 我在重庆生活了70年,父母传下的习俗就是吃团年饭、看望和孝敬老人、给孩子们押岁钱。现在我仍保留着这些传统,没有什么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的习俗到是简化了许多。除了看“春晚”外,其余依然尽量的保持着,不愿失去。我觉得失去了习俗也就失去了过年的意义和乐趣,也失去了那份快乐和幸福。我曾经和一些老年朋友谈起过年的话题,他们也深有同感。如今的城市都被钢筋水泥禁锢着,虽然装点了五颜六色的灯饰,显得富贵繁华,但总是让人觉得缺少一份亲情和温馨感。而这一切,在内心里烙印着的、在血管里流淌着的、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会借着过年的契机无限放大,它让我们思念亲人,它让我们向往和感恩,它让我们不得不回家过年。 春节即将到来了。在此,我只想对兵器战线上的父老乡亲们说:祝大家羊年吉祥,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如意,让快乐永远伴随大家!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