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汽车零部件企业更感“唇亡齿寒”,生存艰难。调整与布局,并购与重组,转型与求变,成为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旋律”。本期汽车零部件专刊特别策划年中盘点,主题即为“调整期”。 虽然传统汽车市场不景气,但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被进一步激活,是当前及未来汽车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累计销售1185.03万辆,同比微增1.4%,而且5月和6月连续两月出现同比和环比双降。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却给我们 带来了惊喜,今年1~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和销量分别是7.85万辆、7.11万辆,同比增长2.4倍和3倍。如此强劲的增幅显现出, 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摩拳擦掌,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今年以来,许多零部件企业动作频频。如云内动力合资成立“无锡同益汽车 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迈出布局新能源动力领域的重要一步;均胜电子合资成立“宁波产城均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超级电容和电池管理系统;斯太尔 1.53亿元投资新能源汽车用碳酸锂电池材料公司等。 传统企业转型大方向。 对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新能源零部件无疑是发展新方向、新机遇。正如俗话说的“让我们乘着改革的春风大步向前”。 2011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均胜电子”)在成功并购德国普瑞公司之后,迅速在BMS(电池管理系统)占领高地,并进入了新能 源关键零部件领域。4月7日,均胜电子在新能源布局上又有新动作,与宁波市政府和宁波南新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宁波产城均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司”,共同开发超级电容应用管理系统、商用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技术。 对此,均胜电子公共传媒部总监陈阳表示:“国内企业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力控制方面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电动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池的核心在BMS,它决定着电池的功能与寿命,这方面国内企业亟需突破。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盛”),也同样积 极在新能源零部件的核心“三电”上进行布局。除大量研发投入外,今年航盛又加紧在BMS布局。据航盛总裁杨洪介绍,新能源控制类汽车电子的关键在提高产品 可靠性与电子兼容。经过六年的努力,航盛已在BMS 方面形成产业化。 西泵股份总经理孙耀明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对电子水泵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必须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适应电子水泵市场需 求,西泵股份早在一年前就布局电子水泵市场,最近更是融资5.5亿资金,其中1.5亿元用于生产180万只乘用车水泵与20万只汽车电子水泵。 当然,其他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6月10日,云内动力与天津松正等企业签订协议,共同成立“无锡同益汽车动力技术 有限公司”,搭建起云内动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应用的平台,为其进军新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2月5日,斯太尔为拓宽产业链,满足未来新能源动力领域的 战略部署,旗下全资子公司斯太尔动力(江苏)投资有限公司对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53亿元,发展碳酸锂电池材料产品。 此外,还有成飞集成拟研发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锂超级电容系统;大洋电机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新能源动力总成基地,加快布局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市场;曙光股份与黄海汽车围绕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展开合作等。 业外企业也来抢地盘。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吸引了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吸引了外来者的参与。今年上半年,有几家企业已经先后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压力也是动力。外来者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创新理念和充足的资金,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支持业务的发展。面对挑战,准备要有但也不必过于担心。与传统零部件企业相比,外来者对汽车行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不是很了解,虽说具有资金优势,但在研发核心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 这方面,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是更具优势。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