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 ——缅怀在抗日战场浴血奋战的先辈们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人们怎能忘记那灾难深重、饱受欺凌的岁月,怎能忘记大批的抗日将士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动人故事。愤慨、同情、崇敬、欢呼、骄傲、牢记……多重感受一并而发。在此过程中想起了家父在当年抗战年代的点点滴滴。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很严肃的人。语言不多,也少于和我们子女交流,一天除了上班工作,晚上和周日在家就是看文件、写笔记,偶尔有人来家谈谈工作之类的等等。记忆中只是在非常时期被“造反派委认了‘走资派’的桂冠”后,就在家“被停产闹革命”了;闲暇较多,一天靠养春蚕、习书法、看古书等打发时光。我发现每当他老人家就着咸菜、蚕蛹、花生米等小菜喝着红苕酒的时候较开心,就时常赖着他给我们讲当年“打仗”的故事。可能是不想回忆过去的缘故,也可能不想炫耀自己,每次都是掐头去尾地应付一小点,所以我积累的“素材”极少。 父亲的家乡在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河北保定。他说:在1937年间,当时因为兵荒马乱、穷困潦倒,吃了上顿没下顿。听说在部队上至少有饭吃、有衣穿,就与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背着家人参加了八路军,为此奶奶伤心过度哭瞎了双眼,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到了队伍后通过学习和提高,才逐渐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在部队中先是在前线杀敌,随着队伍的壮大又被上级调整到了后勤部门,专门为前线部队提供粮草和弹药等给养。 先说粮草供应。为筹集粮食,他们一方面划整为零,埃村埃户到老百姓家中购买,完后集结起来送往前线。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收集情报掌握小日本行动的规律,袭击他们的运粮车队后提供给部队。在一个年关的当头,他们成功地炸掉了小日本的专列,缴获了大量粮食、罐头、牛羊猪肉及物资,他们一高兴全都上交到了部队,回头一看自己反而一点没留。只好在想办法对付了,就继续在附近收购粮食,实在解决不了,有人就出主意,提出在各自的大便中挑出一些没有嚼碎的麦子、高粱和玉米等食物经过淘洗,掺合着一些其他食物一起煮熟来充饥。就是这样,他们也觉得还是过了一个“满足”年,因为前线官兵过年不会挨饿了。 武器弹药的保证。作为负责后勤保障他,任务就是要保证前线有能抵御和抗击日本军的装备和弹药,条件再艰苦、困难再大也要完成。一旦侦察到日本鬼子某弹药库有“搞头”或军列将从某处经过,就千方百计地进行弄到手。他常说,炸军列最“过瘾”,傍晚借着余光把铁轨敲掉就埋伏在铁路的一侧等待,一旦列车脱轨颠覆,首先对车头和车尾押运的日本兵开火,千万不要打列车的中部,因为有弹药。等把押运兵打死完了,游击队的骡车、马车立马上前搬运,然后快速撤离。有一次去鬼子的仓库抢弹药,当把周围的哨兵消灭完,物资也装车完毕开始撤退时,日本人的增援部队赶到了。他们掩护着车队边撤边打,他还用手中的“盒子炮”(德国造毛瑟手枪)撩到两个日本兵(不知死没死);但也吃了亏:到了安全地带才发现右腿被中了一枪(他说当时只顾没命的逃跑,同时还要掩护身边的战友,在何地、什么情况下中的枪全然不知道)。父亲当时还说自己赚了(因为撩到两个日本兵),比一起到部队的同乡、一起战斗的战友们幸运得多,他们好多都没有等到战争的胜利……。 日本投降后,他老人家又参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平津战役,后随大军南下来到重庆,转业在一家兵工厂工作,直到离休,1983年7月去世。 因为在战争年代留下的残疾和艰苦岁月落下的病根,老爷子的身体一直不好。在各种物资凭票供应的年代,母亲总是想尽办法来保证他的基本营养,常常给他“开小灶”、买补品。曾记得,当年“革命小将”们是那样的敢想敢干,但都不忍心把他押到舞台上“批斗”,他们还打趣地说宁愿多斗几个其他的“走资派”,也不敢叫一个风吹就倒的人在舞台上90度弯腰,但书面“检查交待罪行”是必须的。 家父给我的映象是:少言寡语、作风严谨,喜看古书、爱好习作,谈吐风趣、待事平和,对待子女、严教于先。 我写此文目的是想通过回忆家父不平凡的战斗经历,来追思先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建立的丰功伟绩。 往事并不如烟,确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自强不息,今后还会在新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