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艺苑长廊 查看内容

我的诗人梦

2015-8-24 15:20|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384| 评论: 0|原作者: 刘明康|来自: 重庆大江

命中注定,我成不了诗人作家。

如果说,以前我曾经有过这么一丁点想法的话,那也只能是在我下班后,喝点小酒解乏时,做过的青春大梦而已。但是,每当酒醒,我常常会给自己几个耳光。“你算哪门子作家,充其量是一个扛大铁锹的铸工技师,也想当诗人作家,好不知羞。”

至今我都记不清我做过的那些诗梦的片断是在朝霞满天的黎明,或是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只记得70年代,我怀揣着老父亲“知识学在身上,别人偷不去,抢不走”的家训,从繁华的城市招进深山老林子里的三线军工企业——重庆铸钢厂。那里交通闭塞,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常常被电站拉闸限电。好不容易把产品生产出来运到兄弟厂,加工总装好后再拿去卖,搬这么远的路,是坨豆腐也搬成肉的价钱了,成本投得相当高,几乎没有多少赚头,以前靠军品计划过日子。后来军品停了靠干民品,日子就更艰难了。加上当时是大锅饭年代,管理也不是很到位,每次调资升级,都是坐大篷车,一二三线都差不多。干与不干一个样,有技术无技术一个样,甚至于人情关系好的关系户,升级还升得快一点。造成一线工人中不少年青人都不安心,很多人都想通过关系调到二三线班组或科室去。因为二三线班组没有生产任务量化考核,又不用在那烟薰火燎的环境去干那一身灰尘的苦差事。费力挣不到钱,有谁能安心呢?

一天,和师傅发牢骚,师傅开导我说:“尽都想坐藤椅,办公室安不了这么多,谁叫你不多读点书呢?总得拿些人干活,不干?全厂这么多人吃啥子……”望着师傅一脸苍桑的皱纹和衰老的身子,听着师傅质朴无助的话语,我的心也不禁为此感到悲伤,难道说,师傅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吗?我发奋遵循我父亲的训导,多读点书,多学点技术,去改变笨重落后的工作环境。师傅这一代似乎真的老了,想把担子交给我们了,他就像一盏耗尽了油的灯,在这漫漫的黑夜,随时都有被吹灭的样子。

从此,我开始上图书馆努力找书来看,拼命上职工夜校、刻苦钻技术。好在三线企业交通不方便,也没有地方去玩,赶一个乡场最近都要走七八里山路,远则要一二十里。加上经常停电,正好把大块的时间用来读书,居然养成了用看书学习、钻技术的方式去打发时间。

读书使我明白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要把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离不开干,并且在干的过程中又可以不断去完善纸上的理论上的东西。从而明白了为什么小平同志要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科学论断。在大锅饭年代,能够坚持下来,认认真真去思考一些问题,认认真真去读一点书,认认真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人,在封闭的山区里头,那时候恐怕属于凤毛麟角了。在一片纸醉金迷的赌博声中,我时常提醒自己:“一个人应该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青春是赌不得的,赌掉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自己是逼到火线没有背景、没有退路的人,只有读书、学习、钻技术才是唯一出路。”我相信:国家要发展,迟早会打破大锅饭,科学发展的春天迟早会到来。

业余时间,我在图书馆里吸取着各种知识。无论是铸造专业的书,还是机械制图的书;无论是技术理论的书,还是文学艺术的书,从铸造工艺知识到质量管理流程;从唐诗宋词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从现代诗歌小说散文名篇选读到三国、水浒、十万个为什么等等,我都认真找来读。并且自费读了几年函授,被车间领导称为小发明家。

在寒冬里我读出了春天,在黑夜里我读出了黎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横渡时间的轮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少年时便有此抱负。而鲁迅先生为“警世救国”则弃医从文。中国伟人的故事,使不少人觉得应该向伟人巨匠学习,把思想和智慧献给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觉醒与振兴。其实我觉得,说白了我是一个下力棒,没有那么高尚。想的就是不愿意象师傅那样,年复一年地只知道埋头苦干,献了青春献子孙,从血气方刚的青年一直干到白发苍苍,气竭血衰而终老一生。我们新一代就应该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自己、为企业的发展留下一点自己应有的足迹。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铁道部13号火车车钩的样品在我们的手上干出来了。创造了铸钢厂当年第一次研发生产,当年第一次就取得了铁道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且当年第一次就赢利的“三个第一”的历史。紧跟着湖南汽车制造厂的配套产品干出来了,海运集装箱箱角干出来了,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得归功于读书钻技术的结果。有了效益,铸钢厂造型机安装起来了,皮带运输机安装起来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实行考工晋级、技师考试聘用等等活动,都有效地促进了工人读书学技术的热情。并且明显地看出了学与不学,干与不干的差距,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能晋级、能考上技师,这得归功于我家良好的家训,归功于平时的学习实践。什么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在考试场上公开公平公正地比一比,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一溜就知道了。有付出总归有回报,不是凭人情关系能说明问题的。

通过读书,我提高了专业技术;通过读书,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读着、读着,我便被书中的人物、情绪、器度所吸引、感染,心中便有了提笔写作的冲动,常常试着把一些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感受写下来寄出去,居然能得到编辑部的认可。于是,我便开始想入非非地做起诗人作家梦来。胆子越来越大、脸皮越来越厚,成堆成捆的稿件开始往外去轰……居然把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大门轰开了,紧跟着国际广播出版社、山东音像文化出版社、重庆日报出版社、中国老年报编辑部、中国兵器报、重庆政协报、企业文学、辽宁少儿出版社、南方集团文化、长安文化、江津文苑、中国文化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等报刊杂志社也相继敞开了大门。期间有人问我,是什么因素让我坚持学习,钻研技术到现在,我笑着回答:“是我父亲‘技不压身,多门技术多条生路’的家训。我是生产一线的工人,就应该为生产一线劳动人民去歌、去唱,是他们培养了我。”虽然,在这条技术创新,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有许多大科学家、大歌唱家、大文学家,但是,谁也不能阻止我去创造、去歌唱,那怕我唱的歌没有名家巨匠的好听,但是,毕竟是发自下里巴人最真实的心声,只要千千万万个劳动者喜欢就行,谁叫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俗人呢。我至今仍然担心的是我写的诗文不够土怕老百姓看不懂。

四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挤进了江津市作协、巴南区作协,尽管我写的《钢城四季风韵》在重庆市首届电视文艺作品征集大赛中,被评委们评为了二等奖。儿歌《球鞋会飞该多好》获中宣部2013年全国优秀童谣大赛三等奖,组诗《无奈的稳定意识》获中国作协会刊编委会2014年第二届“龙魂”全国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写得还算通顺。但是,我还是固执地认为,是诗铸造了生活、生活也铸造着诗,自己有门技术随你哪个朝代都饿不死,我这辈子只能当诗和生活的铸造工。

至于诗人作家的称号,那只是我喝醉酒时做的青春大梦而已。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