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企业资讯 查看内容

产能不增长了,钢价为何还在下跌?

2015-10-26 13:42| 发布者: 熊绪岗| 查看: 505| 评论: 0

       对钢铁这样一个成熟的基础行业来说,庞大的收入体量、众多的从业人员及足够长的产业链,意味着行业数据繁多而复杂。在日常研究中,迷失于各种数据中而难以快速并正确地做出决策,很常见。其实,研究是一个深入浅出、大道至简的过程,我们无限地去探索纷繁的细节,只是为了能够抽象出有限的一般规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最直观的方式来指导投资、创造价值。本系列报告正是基于此,力图通过简洁的文字、不长的篇幅,解答曾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产能增长已逐步停滞

  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5年是中国钢铁行业全面走向衰退的5年。钢价自2011年年初创下新高后,一路下跌,目前已只有高点时35%。在这期间,曾有多次看好行业反弹或反转的市场观点出现,其最重要理由就是——供给收缩。事实的确如此,根据中联钢的统计数据,全国有效粗钢产能增速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下滑,2014年已经降至1.4%;而统计局公布的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负增长的事实也说明,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供给层面已基本停滞增长。

  钢价与产能在历史数据统计上并无稳定关系

  从历史统计数据上来看,我们并没有从钢价走势与产能增速中找出稳定的关系,意味着产能并非钢价表现的主导因素。为什么供给不增长了,却不能给钢价带来支撑?原因很简单,在现实生活中,供需并非静态存在,供给虽然不增长了,但同期的需求曲线也同样在发生变化。对大部分行业来说,由于供需要素传导遵循着“下游需求好转—市场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上升—加大产能投资”的市场经济传导逻辑,因此,供需格局是一个内生需求主导的动态经济过程,而非简单的静态数字增减。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仅在于资产的轻重属性、供给格局及政治地位导致产能调整的快慢程度,以及少数领域需求的内外生属性不同。日本失去的90年代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产能收缩滞后需求下滑的速度,钢价持续下跌直至中国需求爆发带动全球钢铁回暖才结束。

  需求才是矛盾的主导因素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供给调整快于需求,进而使得行业拐点早日到来,但事实上这不过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对于一个由众多微观企业组成的经济体而言,产能调整滞后需求变化的规律不会改变。2015年前8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同比下降2.00%,为2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但只要需求继续下滑,供需基本面就无法改善,产能调整也就不能阻止钢价下跌。

    ******************

  昨日,统计局公布三季度GDP等各项宏观经济数据。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6.9%,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且为六年半以来首度跌破7%。

  “三驾马车”继续维持“两慢一稳”的节奏。2015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8月回落0.6个百分点;以美元计价,出口累计同比下降1.9%,降幅较1-8月扩大0.5个百分点。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消费品市场维持平稳增长。

  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等,抑制我国外贸出口。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及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处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时期,导致“金九银十”传统季节下,钢材市场需求不旺反弱。

  细分下游用钢行业来看,2015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2015年1-9月,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汽车、运输设备等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出现回落,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设备、医药、化学制品等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平稳或加快。

  作为拉动建筑钢材的两大下游行业,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增速均出现回落。2015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1%,增速比1-8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基建项目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尤为低迷,仅增长1.8%。

  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9月调查失业率升至5.2%,政府将继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并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项目批复速度,推进第三批债务置换等各项稳增长措施,四季度国内经济有望缓中趋稳。

  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持续推出,市场资金面保持偏松格局,长端利率显著下降。9月份货币信贷合理扩张,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明显,表明受基建投资扩张带动,企业投资意愿有所提高,但仍难改善钢材市场需求。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