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来的精简高效 建设工业工模具公司圆满完成德感基地搬迁工作 10月7日,建设工业工模具公司顺利完成从德感基地迁往花溪基地的搬迁工作,目前已完成具备生产条件。此次搬迁本着优势互补、工艺最优化、物流最短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公司人员由162人减至131人,生产面积精减58%,淘汰落后设备82台,物流器具精减85%,一个精简高效的工模具公司将在1750平米的生产场地内,全力实现公司两基地工装保供。 高效策划、精心组织,搬迁井井有条。在公司的统筹安排下,工模具公司成立了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搬迁工作方案,落实各类人员工作任务、职责及完成日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创造了搬迁条件,且设备就位指导、物资上下车搬运任务均由工模具公司自行完成。截至10月7日,累积参与搬迁准备186人次,加班加点113人次,从花溪基地组织人员参与搬迁准备工作36人次,工装订货、工艺技术、结存工装对接交流82人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泄密事件,10月8日,已全面恢复生产。 3次修改搬迁方案,搬迁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为了在规定的场地、6S要求及安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摆放尽可能多的设备,工模具公司先后3次修改搬迁方案。做到了设备旋转最大化、操作安全化、物件拿取方便化、工作场地规范化,实现了6S定置明确、安全生产受控。 精简职能室,机构设置更加规范。融合后的工模具公司集制造、销售、采购、消耗、库存、技术服务六大职能为一体。采取工装集中在花溪基地订货、制造、采购和销售,统一进行工装消耗和结存工装管控,分别进行技术服务和交叉技术交流,职能室由之前的11个调整为9个,实现了最优化的职能整合,机构设置更加规模、合理。 高效的工艺布局,生产规模上台阶。通过淘汰落后设备、整合同类设备、替换精度差的设备,再次搬迁后的工模具公司淘汰设备82台,更新替换花溪基地设备10台。以方便操作、效率更高为原则,采取工序集中、机群式的方式进行工艺平面布局,打破传统的分工段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工艺布局最优化,物流距离最短化,方便一人同时操作多台同类设备,实现了科学布局,生产规模上台阶。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