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这年,是越来越近,可家乡的年味,却好象离我越来越远了。——题记
这几天的寒风频频呼啸而来,刮得越来越猛。今年的冬天,冷的非比寻常。已进年关,寒气竟然来的这么冲。今年是第一次过年不能回娘家,一想到家乡,一说起新春佳节,就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年味……
虽然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但回想起家乡春节的传统习俗,至今还另我记忆犹新。每当立冬后,随着雪花一层层增厚,河面全部被冰封,人们就可以不停的向河水里仍石子,一扔就是一个窟窿,就会特好玩。记得家乡大年三十就开始点长寿灯,彻夜通明。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正月里不剪头,一般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初一初二不扫地不汲水,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外流。再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如贴春联、贴福到、放鞭炮、挂灯笼等等。
家乡的年饭,一般在除夕上午十二点之前开饭。那些平时吃不到的“传说”中的美食,全部集中在这顿年饭里。年饭,一般必须包括所谓的“沔阳三蒸”,即蒸鱼、蒸肉、蒸蔬菜(各种蔬菜)。母亲通常都会做上十道菜,喻意在新的一年里,诸事十全十美。吃完年饭,然后相约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一起打牌,一边喝着茶水,一起谈天说地……直到天完全黑下来,灯笼全部亮起来,看看钟表,已经到了晚上十二点了,这才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各自回家放鞭炮、放烟花等待跨年……
如今,嫁到外地了,虽然在夫家也会过上一个幸福的新年,但是在家乡过了二十多年的年味始终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曾经的玩伴,均已在各地四散。眼瞅着这年,是越来越近,可家乡的年味,却好象离我越来越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