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不振,我国传统行业中产能过剩的现象开始显现并且愈发严重,钢铁行业尤为突出。2月15日,中钢协发布公告称,去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04亿吨,同比下降2.3%,是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虽然增幅减缓,但我国粗钢产量仍占全球比重的近50%。 今年2月4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要着眼于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行业方面翘首企盼,政府方面又积极表态,但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如何破解产能过剩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去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钢铁行业多年高速发展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越发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市场无序竞争不断加剧。”昨日,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出现了持续下降,目前已经降至70%左右,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特别是2015年企业普遍出现亏损,部分企业为保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过度进行低价竞争,甚至于低成本倾销,这使得行业间已经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该人士指出。 截至2016年2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我国34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已有30家发布了2015年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家增亏、1家预增、4家预减、1家续盈、17家首亏、2家扭亏、1家略增、2家略减。从净利润方面来看,除6家并未公布具体净利润外,30家公布预告的公司中有18家出现亏损,占比高达60%。而在这18家公司中,15家预计亏损超过10亿元。 具体来看,酒钢宏兴预计亏损最高为69.6亿元。对于公司的巨额亏损,其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严重等因素影响,钢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同时,西北区域市场竞争加剧,钢材售价与成本严重倒挂,原自有矿山成本优势渐失、运输物流成本较高、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汇兑损失等因素综合影响。 从净利润降幅来看,本钢板材去年净利润降幅最大,为1474.54%。公司业绩预告显示,去年公司亏损31亿元至32亿元。对于亏损原因,公司表示,去年钢铁产品供需矛盾严重扩大,钢材价格下跌速度远远大于矿粉等大宗原燃料下跌速度,公司虽采取加大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内部挖潜、全方位降低成本费用等各项措施,但仍然无法避免产生亏损。特别是在2015年第四季度,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公司对前期挂牌结算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产品进行价格补偿、人民币汇率贬值等不利因素使得公司2015年发生亏损。 “数据其实已经显露无遗,钢铁企业中亏损已经成为常态,这其中已有不少成为了‘僵尸企业’,如何将这些‘僵尸企业’从行业中淘汰,成为了我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