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当春天来临,母亲隔三差五的就会采些小竹笋回家,有时是剥掉笋壳的一小把,有时是带着笋壳的一大袋。 带壳的小竹笋往屋门外的水泥走廊上一倒,散开了长长短短、粗细不一、五颜六色的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小竹笋有着不同的外表,有绿绿的带着黑色斑点,有黄黄的带着褐色花纹,但是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每每此时,就会吸引一帮左邻右舍的男女小朋友,大家一起剥竹笋,一起嬉闹着。有些心灵手巧的还会用笋壳做成雨伞、小汽车等玩具。 母亲偶尔过来指点和示范一下,动作麻利地用手在笋尖上一揉,再把揉软的笋尖一分为二,然后依次将揉软的笋壳缠在右手食指上,左手抓住竹笋的底部,两手联动,三转两转,笋壳剥得干干净净。 母亲煮竹笋也有专门的诀窍。剥好挑选的竹笋洗净,菜刀拍拍切成小段用碗乘了,稍稍加点清水,将切好的藠头、生姜、紫苏、红椒倒进烧热的油锅,听到“呲”的一声,再倒入碗里的新鲜竹笋,盖好锅盖煮个三五分钟,揭锅放进切好的藠禾、紫苏叶,还有食盐和味精,锅铲搅拌几下出锅,一碗青翠香辣、热气腾腾的煮竹笋让人垂言欲滴。 今年的五一节,老早天气预报有雨,而且是暴雨,左思右想,忽然心血来潮:上山采竹笋去。说实在的,50好几了,剥过、吃过无数的小竹笋,却还没有采过一次。 五一节那天,起了一个大早,正准备出发,没想到母亲来了。80来岁的母亲,虽然身子佝偻着,耳朵也背了,脸色却红润,精神也很好。她想趁我休息,开车帮她到市区买些做供品的纸张和蜡烛,并一再解释有些重量,不然不来打搅。母亲买好东西,返回的时候已接近上午11点。当母亲得知我要去采竹笋,而且是开着车子一个人去的时候,高兴地脸上泛着红光,眼睛被笑容挤成了一条缝,嘴里不断地问不断地说:到哪采啊,竹笋很营养又好吃,不过是发的,我不能吃,你也不能多吃,采一些够吃一顿就行了。最后乞求地说:我也跟你去,当然要把买的东西先放在家里。 我一阵愕然,嗯,好啊。 驱车在乡村马路上一路走一路看,十几分钟到达江霞村上下老虎塘,眼见大片的毛竹林和小山竹林,将车停在一爿小山竹林的脚下。山不是很高,沿着山间的土路往山上走,路的两边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小竹子,时不时的可以看见被人踩出来的小路。母亲戴着手套,眼睛四处张望,一手提着一个10斤装的蛇皮袋,另一只手抬着拨开枝蔓,身子利索的钻进了路边的山竹林。我不敢怠慢,赶忙紧随其后。 阳光透过密集的竹枝竹叶和树枝树叶,照亮了竹林中的一切。开始还能听到母亲的声音,这个是麻竹笋,要用滚水燎一下才好吃,这个是石竹笋最好吃,可以直接生煮来吃…竹林中藤蔓相牵荆棘挡路,断掉的枝丫呲牙咧嘴,有时只能弯腰匍匐前行。掉落的叶子厚厚的盖住了泥土,偶尔听到叶子下面传出悉悉索索的声音,斜着砍掉的小山竹剩余的一截尖尖抖落身上的叶子,零星地散布着,竹林中一望无际,感觉不到一丝风,却能感觉到危机四伏…小心的蹲下来,变换不同的角度,就能发现竹林中的小竹笋很多,有的只露出一点尖儿,有的躲藏在竹竿或者树干的后面。 差不多一个小时,手中的10斤装提袋已装了小半袋子,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母亲又不见了踪影。赶紧吆喝着母亲,伴随着母亲的呼应,我们一同钻出竹林。阳光下,母亲手中的那只蛇皮袋装的满满的,脸上闪耀着晶莹的汗珠,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母亲递过蛇皮袋:明年还来,虽然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冬春的最好吃;剥竹笋我就不去了,你一个人剥吧,我还有事情要做。 回到家里,将两袋竹笋一股脑儿倾倒在门前的走廊上,搬了一张小板凳,找来一把带把的小尖刀,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回想着儿时剥竹笋的情景,一个人慢慢悠悠的剥起笋来。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