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机加车间的工程师陆鹏 寒冬的凛冽让早晨都不舍到来,不远处兵营里的号角已然响起,车间班组的班组长正用洪亮的声音召集员工准备早会,刚走到车间旁的我抬手看了看表,指针正执拗地指着7:45,“离早会开始还有五分钟。”我戏谑地想道,加快脚步朝车间办公室走去,以一门之隔的距离聆听教诲。 “陆工,您怎么回来了?”我看到全神贯注在电脑前修改图纸的技术工程师陆鹏感到十分疑惑。毕竟,这周一他才到成都去攻读在职研究生,说是一个月才回来,而今天才是第一周的星期四而已。 “今天白天没课,正好有个卧式淬火设备床头改进的想法,恰巧有朋友回雅安,就顺便坐车回来落实一下,正好学以致用嘛。”陆工目不斜视、轻描淡写道。 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着他桌子抽屉微微露头的车票,没有戳穿关于顺风车的谎言,回忆起了前两天他发回的课表,单周的周四白天确实没课,不过周三晚上和周四晚上都有很重要的课程的,也就是说,下午他还要赶着两个小时的车程返回学校去上课。他已不在容我多想,开始描述这个关于新优化方案的种种裨益。 “上次我们对床头的改进解决了床头一起进退的问题,让顶尖单独进退,并采用莫氏锥度联接,大大减小了工件的跳动,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的提高了淬火质量,却留下了要调整拨动杆的问题,我这次这个方案肯定能解决这一问题,我这就把图纸画出来,待会儿让古老师出计划给工具车间,争取周末回来就把这个改进方案落实了。”陆工信心满满,一边继续着手上的工作一边说道。 的确,上次的改进方案大大提高了顶尖和套筒的同心度,将工件跳动大幅减小,但却给操作者留下了一个困难——每加工一个工件就需要人工搬动拨动杆,才能顺利装夹工件,有工人反映这一改进让操作难度倍增,维持改进成果并降低操作难度成为了车间下一步改进卧式淬火设备的目标。 “您可以把图纸做好发给我们呀,何必亲自跑回来呢?”我依旧不解。 “这中间有些小细节我得交代,电话里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再说万一图纸有问题大家还可以讨论一下,集思广益嘛。”陆工回答道。 我不再说话,记得上半年他去学习的时候也是放弃周末,每周自付车费赶回厂里继续着工作,上周他谈到要去学习时还说趁这次机会多充充电,顺便休息休息,不过话说出去还不到一周,就硬生生地把泼出去的水收了回来,不都说覆水难收吗… 时间已近中午,车间同事向陆工调侃道:“大老远回来,就不回趟家感受一下温馨。” “还是算了哟,赶快把这些工作做完,还得回去上课呢,学以致用,也不能光用不学呀,中午吃食堂。”陆工回应。 草草的一顿午饭之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继续着工作,认真工作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异常地快,当他长伸一个懒腰:“终于完成了”,回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快四点了,来不及了。”他换下厂服脚步匆匆,出门还不忘回头叮嘱,“记得尽快出计划做出来,我周末回来啊。” “还没来得及回趟家呀,这样的学以致用真算得上冲刺。”我看着陆工的背影,兀自想着,翻看了一下抽屉里露头的车票,发车时间: 5点30分。 搜索 复制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