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艺苑长廊 查看内容

我也买了几斤书

2017-4-14 09:59|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534| 评论: 0|原作者: 郭蓉|来自: 四川华庆

三年多以前曾经以“书到用时方很少”为主题,一口气写下了《一狠心,我买下了第一本书》《从泰戈尔到桑戈尔》《不是“原配”亦无妨》《跨界的借阅》《望着书店远去的背影》,算是系列。系列散文记述的,是我有生以来买书、借书、读书的一些故事、一些奇遇、一些笑话、一些心得。本以为就此了结,不承想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我又一次提起笔来写这篇文章。我想,这应该是这一系列散文的尾声了吧?

相遇在今年的二月十二日,那是个星期天。过了这天,我和爱人又得各自去上班,一周都不得空闲,便利用这天的时间去农贸市场采购一周的食用。当然,这一天做做清扫清洁之类的家务,也是常有的事。

跨出小区的大门,第一眼便发现了马路对面的异样来。以往那个地方,如果没有城管的驱逐,便是临时摆摊设点的领地。附近的村民一篮子一箩筐地往路边上一摆,里面都是自产自销的蔬菜,或者采自田边地角的野菜,这类农产品往往都是抢手货。也有三轮车拉来的,如果是蔬菜水果,那大多是大宗产品,或者来路较远,价格倒是便宜,却没有了地摊上的新鲜,也就没有了多少人光顾。三轮车上也有摆着炉灶炊具、锅碗瓢盆之类的,那大多是卖面食、炒货或者卤菜的。馒头包子,现蒸现卖;板栗豆类,即炒即成。蒸炒过程中,水蒸气在空中弥漫,香味儿在风中飘扬,小区的男女老少,大都经不住诱惑,花几个小钱儿便能获得一时的快感。而既当车主又当摊主的,虽说小本生意,挣钱不易,也照样会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点数着小票儿,少了欠薪之忧,没了找零之苦,获得之感溢于言表。至于卤菜,相比之下就算大买卖了,色鲜味美,够馋人的,买家多是熟客,还是下得起“狠手”。

而二月十二日那天的异样,便是和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沿马路边一顺溜摆上了十来米的长条桌,桌子的前面一顺溜挂着与长条桌一般长、一般高的长条幅,条幅上的文字一顺溜念过来,前半部分是白底红字的“传播书香文化实现中国梦”,后半部分依然是白底,但文字分为了上下两排,上排为绿色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排为黑色的“特价图书每斤15元”。至于长条桌之上,当然就是书了,摆在前面的书,书脊朝上,一本挨着一本;摆在后面的书,书脊朝外,也是一本挨着一本。这种摆放方法,一来可以充分利用长条桌的有限面积,二来也是为了方便顾客识读书名、容易抽取。

很显然,这是个书摊儿,而且是以前在这里不曾见过的书摊儿,而且是把书论斤卖的书摊儿。

新奇就新奇在这里:“特价图书每斤15元”!

谁都知道,书籍都是明码标价出售的,即使店家打折,也是把所标价格作为打折的基数的。还有一种情况,便是旧书摊上的书,往往都是摊主挨家挨户去收来,然后稍作分门别类,支个书摊就卖将起来。至于价格,因为是旧书,摊主会根据新旧程度适度酌价,顾客也可以讨价还价,只要一拍即合,便可成交。可惜的是,摊主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对旧书的价值判断也就停留在了新与旧的程度上,一些文献史料、学术研究、文学艺术、治学工具等书籍,具有极高的购买、阅读和收藏价值,因为鱼龙混杂,不是独具慧眼便不能发现沧海遗珠。这就成了许多人热衷光顾旧书摊而兴趣不减的原因之一了——花一点小钱即可“淘”到心仪已久的书籍,乐得简直“说都不会话”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去成都参加为期半月的秘书专业培训,课余饭后“压马路,就在旧书摊上买了一些书。其中一本语言文字类的工具书,很旧,且多破损,可见得是藏书人经常用着的。因为“其貌不扬”甚至“惨不忍睹”,本不想卖。看到扉页上的藏书票,觉得藏书人的大名似曾相识,加之于我也很实用,还是买了下来。后来得知,藏书人是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也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著述颇丰,成果辉煌,德高望重,令人景仰。可惜先生也已作古,这本书不知咋的就流到了地摊上。之后捧读,便有如获至宝之感。

可而今的书都开始论斤卖了,那都是些新新崭崭的书,林林总总,应有尽有,“特价图书每斤15元”!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妻,在长条桌后面或站或坐,玩儿手机的玩儿手机,织毛衣的织毛衣,没有吆喝,不多言语,俨然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样子。不过尽管这样,光顾书摊的还确实不少。其中两位,我是认识的。一位是从事科研开发的鲁先生,他买了十多斤书,其中一本不知是《辞海》还是《词源》,我是记不清了,反正原价三百多,他花了一百多块便收入囊中。本以为该书与他从事的工作不搭界,他却不这样认为:“中国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何况这类工具书对谁都有用。”他还说,“隔不了几年就退休了,早点做些准备,到时候有的是时间看书。另一位是从事设备维修维护的孙先生,也是一肯学肯钻的人,也是一口气买了十多斤,“给小孩买的,也给自己买了些。说了好久了,没时间去逛书店,今天赶了个巧。”

我也是好久没有逛书店、好久没有去买书了。不是没有了读书的兴趣爱好,而是视力每况愈下,读起书来很是吃力。虽说三十多年坚持订阅的《新华文摘》和《读者》仍然爱不释手,其他的书籍就爱莫能助了。只是,曾经因为种种原因擦肩而过的一些书籍,一直还是念念不忘,依依不舍。这不,二月十二日那天,我也买了将近五斤书,包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精解,“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的《四书五经》和《名家经典美文》大全集,三本书原价一百八十多元,我只花了七十多。顺便要说的是,我之前抽选的一本中外散文名篇的书籍,在我去选取其他书籍的时候被另一位读者相中并买走。《名家经典美文》大全集是摊主向我推荐的。要说,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的遗憾,不过转而又想,有更多的人喜欢买书、喜欢读书,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想着,便是欣慰。

这也让我想起了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也想起了央视 “我爱阅读”公益宣传中的部分主持人的声音,比如欧阳夏丹的“阅读是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比如张越的“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比如白岩松的“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