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有很多儿时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或许裹挟着乡土气息的端午更让人怀念……
端午记忆——踏青。小时候,奶奶家屋后不远处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每年端午正是秧苗半尺来高郁郁葱葱的时节。端午也就意味着踏青的日子到了!那时候,经常约上三五个好友,前一晚就备好踏青的干粮、水,还把父亲的自行车擦得锃亮,因为那是第二天必备的交通工具。第二天早晨三四点钟便早早起床,骑上父亲“硕大”的自行车,奔驰在田间地头、林荫小路上,呼吸着青草的芬芳,享受着拂面的清风,斑驳的阳光在身上滑过,松散的泥土在脚下掠过,当时的我只知道奔跑的快乐,却不知那时的点滴早已成为如今珍贵的回忆。
端午记忆——折葫芦。小时候的端午记忆是彩色的,因为家家户户要挂葫芦!葫芦有“福禄”之意,那时候的小女孩几乎都精通一门从奶奶、母亲那里传下来的“手艺”——折葫芦。红的、绿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彩纸一应俱全,端午前一天的傍晚,家里的女人们围坐在院门口的石桌旁,各色彩纸在手中折折叠叠,翻翻转转几下之后,彩色的葫芦就诞生了!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纸葫芦,但花样繁多,变化多端,折出一种新花型也就成为儿时炫耀的资本……现如今市场上机械制造的琳琅满目的彩色葫芦虽说更加美观方便,但总觉着缺少了点生活的味道。
端午记忆——包粽子。那时候的印象里包粽子是端午的“必修课”,直到上小学以后才知道,端午吃粽子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说到包粽子,首先得选好料!端午前一日便陪着母亲到市场里挑粽叶,选糯米,买红枣,回来后淘洗干净备用。端午当日,大约早晨八九点钟踏青回来以后,便帮着母亲包粽子。偌大的粽叶平摊在手心,卷成漏斗形状,填满泡发好的糯米,里面塞进一个红彤彤的大枣,粽叶包成三角形,再用白色的线绳捆绑好,一个绿油油、圆滚滚的粽子大功告成!等待30分钟左右,便满屋都飘逸着粽子的香气,甜甜糯糯,口留余香,此乃人间致味! 端午将至,不妨带着孩子们折折葫芦,包包粽子,给她们也留下一段美好的端午记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