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保变电气藏中联网工程“党员号”变压器现场组装突击队 “藏中联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世界级输电联网建设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打破现有电网工程建设运行的多项纪录,创造多项世界之最。而由保变电气承制的“党员号”——澜沧江(昌都)500千伏变电站750MVA/500kV现场组装变压器,就落户在这里。它的建成不仅能让当地藏族同胞受益,未来还将与尼泊尔、不丹等国家联网,在电力输送上助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 澜沧江(昌都)500千伏变电站,坐落在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空气含氧量仅有平原的70%,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工作环境最艰苦的50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位于世界上地质结构最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这里气候多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有效工期仅有6个月。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保变电气藏中联网工程“党员号”变压器现场组装突击队,这支由公司生产、技术、工艺、售后服务党员骨干为核心组成的团队,他们排除万难,斗志昂扬,靠着无畏的气魄,硬是在“世界屋脊”奏响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特别有作为”的赞歌—— 初到高原的突击队员非常不适应,出现头疼、心跳加速、失眠、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但没有一人因此落下现场的组装工作。从附件验收到变压器就位、插铁、装配、油处理、附件安装等等,他们都高标准完成。 在变压器安装前,保变电气由制造中心领导干部带队,与现场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对流程、人员分工、关键控制等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针对高原严寒等恶劣环境对组装带来的隐患,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组装方案,在确保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确保产品现场组装进度,突击队精益求精,对工期节点和质量关键点严格把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大家一起协商解决。每天除了吃饭外,其余时间全都扑在了产品安装上,确保变压器“一次性”组装到位。每天收工后的第一件事,他们都会从组装、工艺等不同层面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小结,商讨第二天的组装进度。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党员号”变压器现场组装工作正在按照计划节点扎实推进。 共产党员、突击队领队、制造中心副总经理张海蛟入藏后由于高原反应,收缩压接近200mmHg。大家都为他的身体担忧,劝他回去休养。他说,不要紧,适应一两天就过去了。张海蛟告诉记者:“刚到时,大部分同志都有一些高原反应。但是大家都克服了。也克服了自己心理的恐惧。他在藏中联网工程现场和大家一起奋战了38天,直到首台产品完成组装。 共产党员、总装车间党支部书记、总装车间主任梁卫军告诉记者,他到西藏后,感触最深的就是队员们的协作精神和执行力。梁卫军说:“这里现场的条件不能和公司生产厂区比,人员、设备都不够,一个人常常要干几个工序的活。可以说,大家都是‘身兼数职’,个个都是‘多面手’。尽管每天很辛苦,但大家没有丝毫抱怨情绪。我从队员们身上感受到的是作为一名藏中联网工程的建设者和见证者的光荣与自豪。” 共产党员、突击队调度羡鹏飞,工艺员马骁、陈铭和总装车间生产骨干储志强、高志勇等先后负责现场生产组织工作。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工作进度,他们科学编制了工作计划,精心制定了各个目标节点。为保证进度节点的执行到位,他们每天与员工奋战在现场,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将“精益”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根据现场实际,随时对工作计划进行微调,以每个环节的有序、如期推进来确保每项目标的按期完成。 共产党员、总装车间副主任薛胜是突击队负责人之一。他在孩子满月的第二天就踏上了赶赴西藏的列车。进藏以后,由于高原反应,他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说,30多个兄弟跟他出来,安全是第一位的。请家里领导放心,他们会把每天的小事做好。每件小事做好了就是最大的事。 共产党员、突击队骨干、总装车间套焊组组长刘新迎负责突击队后勤保障工作。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他来说,藏区菜源少真是让他伤透了脑筋。“每天能买到的菜就是那两三样,天天吃搁谁都会腻,我只能在菜的搭配上下功夫,变着花样搭配菜,比如,这两天插铁体力消耗大,我们就增加一份猪肉炖粉条等荤菜。在增加肉食的同时,特意加了大蒜,大蒜可以杀菌解毒。可不能让他们那么辛苦还吃不饱饭!更不能让大家吃坏肚子!”大家说,刘组长为突击队提供一流的服务,为确保现场组装工作的优质高效作出了贡献。 共产党员、突击队骨干、总装车间装配组骨干齐红影是第二次来藏中联网工程现场。家务活总是妻子一个人干,家里的老人也只由一个人照顾。有时妻子难免在微信中发几句牢骚。他总是笑着安慰妻子:“咱是党员,还是骨干,要带头干好。你先挺一挺,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妻子辩解说:“我苦一点没啥,我担心的是你的身体。”听了妻子动情的话语,他感动得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有把对妻子的感激和愧疚默默记在心里,并转化为奉献企业的动力。 共产党员、突击队工艺员段欲圆,刚来到藏中联网工程现场不久,家中的两位老人便因病先后住院。他告诉记者,家里老人和爱人非常支持他工作,每天都发微信叮嘱他注意安全。他每天都呆在项目现场,上装配架、爬竖梯,那里就是他的“家”。在现场手把手为员工分析图纸、讲原理,解惑答疑。 共产党员、突击队队员郭松没有在长达50多个日夜野外工作的经验,每天回到旅馆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微信视频聊天,每天的第一句话总是,“快让我看看咱儿子!” 共产党员、突击队骨干、总装车间天车组组长李振军是第二次来到藏中联网工程现场,出发前,妻子刚刚做完手术,正处在恢复期。 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琐碎细小工作;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责任,润泽人生多彩年华,擂动人生冲锋号角。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闪耀着突击队队员们鲜活的人格魅力。 他们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藏中联网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兢兢业业、不畏艰险的精神在藏中联网工程现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保变电气形象,得到了监造人员、用户和施工单位以及当地藏族群众的高度称赞。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藏中联网工程现场,保变电气突击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为西藏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奉献青春和力量!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