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内帘外 5617厂增压器公司二分厂202车间工房里,一袭布帘隔出了一方小天地,在这里,绽开了一朵芙蓉花,出了个全国劳动模范——侯燕蓉。 1993年7月,侯燕蓉从湖南省技工学校分配到这里当了一名磨工。厚重的布帘使这工房里的一角白昼犹如长夜,只有这样,安放在里面的曲线磨床显示屏上的放大图才能清楚显现。布帘内光线昏暗、噪声大、空气不流通、砂轮粉尘飞扬,曾与她一同工作的同事,没干多久或外出打工或改行,唯独她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本职岗位上。 侯燕蓉立足干好帘内的曲线磨加工,还常常主动请缨做帘外的工作。侯燕蓉从事的涡轮转子精磨加工,是工厂主导产品涡轮增压器机加件的关键工序,加工难度与精度要求极高,她一点一滴的学习,一天一天的苦练,很快便掌握了过硬的生产技术。 侯燕蓉总是要把工作做得更优秀,她在加工方法上动脑筋、想办法。2001年,她在加工方法中,将传统的砂轮修整方式改为手拿砂瓦将砂轮修整成型,由原来的每加工几件产品就需调整一次机床与砂轮的角度变为每班只需调整一次,使班产量由200件提高到600件,提高工效300%,这一操作技术很快就在全分厂推广。 2003年8月,车间要赶制一批J60转子试动平衡产品,加工到精磨时,发现其斜面角度不一样,外圆磨无法一次性加工,分两次加工又连接不好,而且时间紧迫,这批产品第二天就必须寄往国外。侯燕蓉知道这事后,主动提出让她试一试,她经过仔细琢磨,调整机床,修整砂轮,终于在曲线磨床上加工成功,确保了按时发货。 侯燕蓉还承担了工厂试制新产品的零件加工任务。在新产品试制阶段,工装量具等都没有到位,很多困难必须自行解决,她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总能顺利完成任务,确保所加工的每一件零件都是合格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掌握在操作工人手中,侯燕蓉在加工每一件产品时都十分专心、细致,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因此她被质检部门誉为“信得过的优质产品操作者”,成为班组的质量员。一次,她在进行质量巡检抽查时,发现加工转子螺纹时轴部有轻微跳动,影响到已加工的密封环的尺寸精度,导致产品出现4%至6%的废品,于是她提出了调整加工顺序的建议,使产品质量合格率由95%提高到99.5%。去年10月,她在承担试制一批增压器新品种部件时,发现其中一个部件图纸尺寸与工艺尺寸出现误差,经反复核实,原来是原工艺尺寸标注数据与技术加工图纸要求不符。正是由于她的高度负责,避免了价值30多万元的产品报废。 侯燕蓉在设备维护、节约能源等方面除了严格遵守机床日常维护要求外,还经常留意机修工作,从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小毛病自己解决,杜绝大毛病的发生。她合理使用砂轮,严格保证产品质量,每月都能从有限的个人费用中节约二三十元,减少废品损失上百元。 家里家外 侯燕蓉作为一名年轻女职工,身兼母亲、妻子、女儿、媳妇等多重角色,也有着太多的困难和无奈,但她总是把做一名优秀职工放在首位,常常是先大家,后小家,弃小家、顾大家。 前年的一天,她的母亲住院动手术,作为女儿的她理应在母亲病榻前精心照料。这时分厂正在赶制一批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货,侯燕蓉所在的班组承担着这一任务,她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匆忙赶到医院看望了母亲,又匆忙赶回磨床旁。 2000年上半年,侯燕蓉在生小孩前3天还在工作岗位上。她放弃了晚婚晚育假、哺乳假,孩子刚满月便回到工作岗位。侯燕蓉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一心扑在工作上,有时中餐、晚餐都在车间吃,好几天都见不上孩子一面。碰上孩子生病、父母生病都顾不上问寒问暖。 侯燕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领班组成员学技术、学文化。侯燕蓉是曲线磨的老师傅,多年来,她带了不少徒弟,她从最基础的识图、测图及机床的按钮、手柄所起的作用等基础技能教起,并找一些相关书籍让他们阅读。只要徒弟有疑问或生产新品种,她就会留下来帮着解决问题。好几次她上晚班到深夜一两点钟,白天在休息时,只要徒弟打电话说有问题,她便会马上赶到车间。遇到班组同事家里有事情,需要请假,侯燕蓉会毫不犹豫地为他人顶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侯燕蓉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4年共完成工时15万个,相当于12年的工作量;近3年实现革新成果6项,创造价值50多万元。她先后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厂劳动模范、衡阳市“青年岗位能手”、衡阳市“百岗明星”、湖南省“百岗明星”,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一朵耀眼的芙蓉花。
作者:范德中 责任编辑: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