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洗个热水澡是缓解压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最佳方式。但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则有不少讲究。 洗澡前先“体检”。老人洗澡前,要确保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刚吃完饭、服完药,或是感到困倦、身体乏力、头晕恶心时,应休息一会儿再洗澡,以免潮湿闷热加重症状。 饭后1小时再洗澡。冬季天气寒冷,不少老人吃完晚饭不愿出门遛弯,便想早早洗完澡后休息,既清洁了身体,又有助消食。但进食后,胃肠道黏膜血管扩张,血液分布集中在内脏胃肠,脑组织血流则相对减少,老人此时会感到疲倦、有睡意。若立即洗澡,会加速皮肤血管扩张,脑组织血液循环也会减少,进而出现晕厥等问题。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还有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脏病。建议老人吃完饭1小时后再洗澡,并在洗澡前喝杯温开水,以补充洗澡时因毛细血管扩张而散失的大量水分。洗澡后,趁皮肤还未全干时,在全身涂抹保湿的护肤霜,可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有效锁住水分,缓解老年皮肤瘙痒。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也不宜空腹洗澡,否则会由于出汗过多等原因,诱发血糖和血压骤降,出现头晕、心慌、四肢无力等症状。 时间别超过20分钟。不少老人喜欢泡澡,但泡澡时间过长,会引起皮肤血管广泛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而脑组织的血流量相对减少。再加上不少老人存在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减弱等问题,自身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差,洗澡时间过长易使人疲劳,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严重者会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心律失常而猝死。所以,建议盆浴时长以20分钟为宜,70岁以上老人洗10分钟就可以了,淋浴以3~5分钟为宜,每周洗1~2次即可。 身体和浴室都要“预热”。冬季室内和浴室温差大,老人洗浴后容易着凉,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注意。老人冬季洗澡,往往习惯性地把水温调高,皮肤受到热水刺激,毛细血管就会扩张,血流加快,心脏出现反射性的心率加快。一旦关掉水龙头,或是浴室内有寒气入侵,毛细血管又会收缩。冷热变化不断刺激血压与心率,容易使高血压患者出现急性脑、心缺血,导致急性脑中风、心脏病等危险。建议老人冬季洗澡前先做好充足准备,没有暖气的地方,洗澡前最好先热热身,比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并提前5分钟打开浴霸,确保浴室温暖。洗澡时,水温最好接近或略高于体温, 以37℃~40℃为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洗澡时的水温还应低一些,保持在32℃~35℃为宜。 别锁门,有人陪。老年人手脚不灵活,体力有限,长时间站立洗澡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容易晕倒、滑倒。建议洗澡时最好能有家人陪伴,带个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若自己洗澡也不要锁门,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及时救助。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