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每晚八点过就急切地等待着《跨过鸭绿江》电视剧的播出,这部电视剧看得实在是过瘾、提劲!电视画面再现了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过程;彭大将军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先期入朝;毛岸英的报名参军与英勇牺牲;志愿军入朝面临的极端恶劣、艰苦卓绝的生存与作战环境……看得我心惊肉跳、心潮澎拜、热血沸腾!作为一个有幸经历了那个时代,从学生成长为科技人员为国效力、而今安享退休幸福生活的老人,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用文字记录下那个时代经历的一些事。 第一件事是唱歌。抗美援朝开始之后,最流行的歌曲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那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歌声。“拉歌”是那时流行在集体活动场所的一种唱歌形式。每当有开会、看电影、听报告等集体活动,进入会场的某个单位一旦落座,就会有人站起来指挥本单位合唱一首歌,唱完之后,指挥就领头向邻座的单位“拉歌”。如此你来我往,整个会场歌声不断、热气腾腾。 第二件事是青年学生“参军参干”。五十年代初期,在我读书的中学,校内掀起了“参军参干”热潮。当时,在高中和初三的同学中,有部分符合参军年龄、身体健壮的同学都积极报名,中断学业,投笔从戎,进入军事干部学校学习。那时的中学生已经算是可派大用场的知识分子,经过军干校短期培训后,就分派到赴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或留守国内的解放军部队担任文书、文化教员或基层干部。资料记载,当时全国报名参军的青年达到70万人以上。 第三件事是与回国志愿军的联谊活动。在初中阶段,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与回国接收新兵的志愿军干部、战士的联谊活动,志愿军代表到学校给我们讲了他们在朝鲜英勇作战的故事,激发了大家对战斗英雄的崇敬。那次活动中最过瘾的一项内容,是让我们亲手操作了他们携带的转盘冲锋枪和转盘机枪。 在志愿军代表的报告中,对在朝鲜前线作战的艰难困苦情况做了一些介绍,但是讲得不多,印象不深。这次观看《跨过鸭绿江》,直观地看到了缺衣缺粮的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昼夜埋伏、冻成冰人,邱少云强忍着大火燃烧极度痛苦未发一声,穿插部队翻山越岭强行军争分夺秒抢占制高点,算是给我补了一课。 第四件事是一次迎接归国志愿军部队的活动。1958年,有一支归国志愿军部队回到重庆,我与同学们排列在大街上夹道迎接入城将士。接近欢迎群众前,许多干部、战士下车步行,满含深情地与我们握手,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握着的许多手掌都不是完整的,仅有三个、两个、甚至一个手指头,但是,他们每一位都是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当时,我的内心被彻底震撼了,一直满含热泪完成了这次迎接,更增添了对英雄们的崇敬。 第五件事是我在高中、大学时期的经历。在我高二到高三期间,周总理组织一大批科学家编制《国家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我国高校新开设了一批尖端科学技术专业,即将毕业的我们互相交流着如何选择、填报高考志愿。那时招生目录中已经有“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个专业,但我还是选择的基础工科专业。进入大学后一直对新技术比较关注,在大二逛校内书店时,看到一本从俄文翻译的新书《M3电子数字计算机》,当即买下,但实在是看不懂,只好搁下。谁知在半年后的大三,我就突然被学校推荐、通过审查、以“拔青苗”(提前毕业)的方式奉调进入隶属科学院的四川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从此,开始了我的专业转型,也有幸成为了我国最早一批以真刀真枪方式、边干边学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离开学校时,把许多书籍都送给同学了,唯一带走的书籍就是那本未读懂的《M3电子数字计算机》。巧合的是,到科学院后,让我们学习入门的就是苏联援助我国的“M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我在进入研究所后的实习期间,硬是用三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给啃下来了,对我入门工作受益匪浅。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就是在学习苏联援助的这台每秒仅能完成30次运算的电子管计算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主研发的各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模型机,我为计算机领域的高速发展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