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脱贫攻坚战宣告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历史性完成,中国走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全新历史阶段,举国上下正意气风发朝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进发。 实现共同富裕,是对中华民族“小康”“大同”千年宏愿的时代升华,是对人类社会均富、共富愿景及实践经验的继承和超越,生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进步性。面对这个激动人心的全新历史召唤、美好未来画景,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应跟上时代的浪潮,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拥抱共同富裕,做共同富裕的建设者、奋进者、贡献者,决不能犹豫观望、懈怠“躺平”,等待有朝一日“被富裕”。 从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看,“躺平”是无源之水。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根本因素是有效劳动的多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做大蛋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持续“做大蛋糕”,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只会成为引人遐想的“乌托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从国情看,尽管已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进取精神,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斗志,继续朝乾夕惕、焚膏继晷,释放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齐心协力往前划,勠力同心奔向共同富裕的彼岸。 从推进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看,“躺平”是穷途末路。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小康就是靠接续奋斗实现的,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最可靠的支撑是自己的奋斗,“躺平”等不来“富裕加身”。前车可鉴,殷鉴不远,“躺平”带来的不是共同富裕,而是普遍贫穷。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大范围的大锅饭,曾经在中国很普遍,结果造成生产力低下,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教训十分深刻。一些国家之所以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顾时代变化而选择“躺平”,片面强调高福利最终养“懒汉”,是重要因素。实现共同富裕,没有旁观者、坐享者,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滚石上山,政府、企业、个人都要找准各自的跑道,让各方潜能从“物理叠加”变为“化学反应”,汇聚成强劲动力。要广泛倡导劳动致富、创新致富的富裕观,积极培育依靠奋斗实现更高收入的价值观,大力弘扬绿色简约生活的文明观,激励人们各尽所能在共同富裕的跑道上开足马力跑起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奋斗、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从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看,“躺平”可谓背道而驰。共同富裕不只是简单的富“钱袋子”,也要富“脑瓜子”,推进家家“仓廪实衣食足”、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精神富裕与里仁良知、道德情操相关,与人文价值的实现和心灵精神的需要相关,有利于在全社会更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社会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稳步提升,有助于形成自愿共享、人心向善、相互友爱的社会氛围,对传承中华民族互相友爱、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具有重大意义,对培养人民的大众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益意识,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独特价值。必须强化人人都是共同富裕主体的社会意识,形成富人、中产、低收入群体和企业、组织、团体等社会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争当共同富裕的热心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让共同富裕更可感知、更可拥抱、更可实践、更可获得,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步提升、同频共振,实现所有人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是曲折中向前推进的动态过程,是从量变向质变飞跃的递进过程,既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的“一夜暴富”,也不是齐头并进的同时富裕、整齐划一的同等富裕,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不同地区达到富裕的时间有先有后,需要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不断开拓“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坚守“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砥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激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步一个脚印笃行不怠,从一个节点向一个新节点迈进,从一个飞跃向一个新飞跃挺进。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