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看开局,春耕庶秋获。今年以来,集团公司所属华川工业、长化化工、建设股份、轻骑铃木、东安动力、华川电装、四川建安等成员单位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前进方向,锚定年度目标,早谋划早起步,以昂扬奋进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攻坚克难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在稳生产、扩规模、深改革、拓市场、抓质量、降成本上下实功夫、硬功夫,全力打好推动增长的“组合拳”,坚决稳住平稳发展的“压舱石”,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首季“成绩单”。 华川工业:紧抓“四个第一” 实现首季飘红 浓春艳景,不负耕耘。华川工业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紧抓“四个第一”,确保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实现首战告捷。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完成年度目标的26.46%,净利润完成年度目标的26.11%,顺利实现“开门红”。 持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系统促进科研能力提升。推进技术中心“四所一部”组织机构调整,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强化科研项目分类管理,进一步聚集优化资源,对重点项目予以重点保障。加强项目研发过程流程管控,严格设计输入评审、项目阶段评审,加强对技术状态的监管。实施科研任务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在部门目标责任书中对科研项目计划指标进行定期考核。 大力拓展市场这个“第一要素”,巩固培育企业经济增长点。在特品市场开拓方面,走访重点用户,完善用户分级管理,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圈和“朋友圈”;落实客户首问负责制,打造全员营销格局。在应急救援产品市场开拓方面,稳定传统客车应急救援产品市场,努力进入各大主机厂配套体系;聚力舰船消防、中端工程消防市场突破,促进项目落地见效;加快研发新能源车辆用断电器等产品,尽快共享汽车产业发展红利。 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这个“第一底座”,确保企业行稳致远。加快推进应急批产能力建设,通过方针展开确保行动一致,成立跨部门专项工作小组,全力确保生产线调试、量产、达产工作。打好质量整顿提升攻坚战,深入开展质量专项整顿工作。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大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绩效激励权重,配足资源持续改善本质安全条件,扎实推进“三年脱胎换骨”系统工作,持续开展视频“反三违”、风险辨识、隐患排查与闭环整改等工作。 着力释放管理这个“第一效能”,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管理与归口业务融合,推动财务管理向赋能业务流程转换、产品制造、成本控制等优化提升。推进精益管理,持续提高生产自动化效率和产品良品率,确保合同订单履约率100%完成。推进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确保物资保供及时率、质量一次交验批次合格率及物资保供成套性;完善采购与供应商奖惩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对采购周期长、独家供应的重要物资建立安全库存。(尚 游) 长化化工:坚持“三箭齐发” 直击效益靶心 开局决定全局、首季决定全年。长化化工坚持强科研、拓市场、保交付“三箭齐发”,全面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完成年度目标的25.27%,同比增长147.23%;利润总额完成年度目标的66.63%,同比增长233.72%。 提升“争”的意识,强科研、重管理。深入贯彻集团公司“13481”科技创新行动,以“产业瓶颈、技术瓶颈、产品瓶颈、人才瓶颈、能力瓶颈”为导向,全力推进科技创新12条硬措施实施,持续在科研竞标上发力,实现多项科研竞标项目成功。积极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严守“两金”管控边界,严控三项费用及非必要性支出,成本竞争优势显著提升。 保持“拼”的姿态,拓市场、抓订单。紧紧抓住“小产品、大配套”优势,牢牢树立“大市场”理念,集中优势资源向市场拓展持续发力,一季度落实特品订单完成年度目标的89.88%。聚焦主业稳增长,坚定不移推进特品做大做强做优,确保订单稳中有升,今年以来落实当期订货同比增长1.51%。 鼓足“抢”的劲头,重履约、保交付。坚持客户至上,“挂图作战”强链补链、筑基培优,坚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紧盯交付节点,倒排生产进度,有效确保了近70个产品品种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交付。以提高履约能力为目标,树牢“抢进度、赶订单、抓生产”的观念,千方百计保证高品质交付,H016等重点产品已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的40%以上。(李 董) 轻骑铃木:强调“三措并举” 交出精彩答卷 轻骑铃木围绕2023年经营目标,制定7个“进一步”工作安排,各部门迅速响应,以决战姿态助力公司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公司销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29.04%、29.06%、30.84%,营业收入创历史同期新高,销量、利润创13年以来新高,主要经营指标均超预算时间进度。 市场活动“吸睛”。在行业内率先组织全国代理商召开年度营销会议,各省级营销会议紧随其后,公司领导层分赴各地为代理商送上营销策略“干货”,为销售目标的达成进行广泛动员。全国范围内开展“风云钜惠”双节促销活动,大力推广促销大奖二次传播和新产品集中交车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提升品牌影响力。克服春节假期长途外运量减少影响,全力调度运输资源,保障产品交付,确保市场稳定。 生产现场“火热”。车间一线员工农历正月初四返岗,开足马力全力保障生产,公司忙碌的生产场景登上济南市电视台头条新闻。严格按照生产任务进行排产,紧盯各车间生产进度,党员带头在关重岗位加班生产,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11%。克服春节假期减员、行业订单普遍反弹、进口件周期不稳定等影响,合理调配供货资源,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员工能量“爆棚”。公司召开年度表彰会议,对2022年度评选的优秀员工、先进集体、特别贡献奖获得者等予以表彰,激发全体员工争先创优的热情。激发激励机制内生动力,一季度向员工发放特别激励金,让员工获得感、幸福感更足。2023年兼职内部讲师正式开讲,一季度共开展18场,500余人次参与,课程内容涉及班组管理、质量提升、办公软件实操等,员工职业素养进一步增强。(尹长萍) 东安动力:掌握“五大关键” 绘出上升曲线 东安动力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积极践行集团公司“133”战略,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在奋斗者文化的砥砺下走出一条“低开高走”的上升曲线。3月份生产整机突破7万台,创历史新高;前三个月变速器产量同比增长44%;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6.5%;正式立项新市场项目19个,同比增长138%。 学贯党的二十大走深走实。东安动力党委积极践行“一核四驱两翼”党建工作理念,按照“3351”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职代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两报两网三微一平台一阵地”为载体平台,进一步深学深研、求新求实。 研发市场全面开花。高速推进23个平台项目、79个车厂适应性配发项目以及40个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项目。1月31日,M系列高效发动机平台M16NE、M16NL两款发动机点火成功,随即首台混动纵置前驱DHT点火成功。市场版图加速拓展,市场占有率在国内独立汽油发动机企业、新能源汽车增程动力领域、商用车汽油机市场和自主AT变速器出口市场均排名第一。 新基地踏“春”提速。作为集团公司“十四五”期间在全国重点布局的百亿级产业基地之一、黑龙江省“重点工业项目”、央地合作的最佳实践典范,东安动力新能源混动系统新基地项目自2022年6月火热施工、11月一期工程实现暖封闭以来,目前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今年5月底实现厂房竣工,厂区道路及绿化工程将于10月完成。 挑战月产新高度。1月N20产量突破1500台,2月突破2000台,3月突破4000台;3月,6AT海外市场订单突破18000台,创历史新高。充分释放重组整合红利,最大发挥精益制造基地和“多品种、小批量”精益生产模式,海内外市场订单大幅攀升,3月产量突破7万台,创造了重组整合后单月产销量最高纪录。 重组整合纵深推进。自2021年11月30日,集团公司党组决定东安动力、东安汽发重组整合后,东安动力按照“五统一、一加强”的要求,成立8个专责组,高效推进重组整合各项工作。2023年3月末,东安动力大刀阔斧推进业务层面的深度融合,优化精简组织机构,以新团队、新起点、新格局全面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新东安动力”。(杜春红) 四川建安:聚力“五大战略” 达成平稳开局 四川建安以“振兴文化”为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创新驱动、品牌向上、效益优先、人才强企“五大战略”,全心投入不旁骛、满怀激情不懈怠,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完成年度目标的31.2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3.27%,完成年度目标的26.25%,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坚持目标导向,系统谋划推进。以“振兴文化”为引领,分3月底、6月底和12月底三个关键节点,明确各节点振兴目标与任务,细化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科技振兴、品牌振兴、发展振兴、人才振兴“四大振兴”,加速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向“创新引领型”企业转型。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技术赋能。围绕汽车“新四化”转型,完善科技规划、夯实创新平台、建强科技人才队伍,持续推动汽车底盘“电动化、轻量化、平台化、模块化”发展。新能源电驱桥产品实现行业领先,一季度电驱桥销量同比增长74.68%,收入同比增长75.35%。 坚持品牌向上,厚植专业势能。聚焦汽车底盘,稳固与国内第一阵营整车厂的战略联盟关系,以专业优势塑品牌;聚焦关键过程质量,开展质量提升工程,以质量信誉固品牌;聚焦售前售后满意度,以卓越服务优品牌;聚焦管理体系和能力,持续改善,以卓越能力亮品牌。一季度公司荣获“第十九届全国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荣誉。 坚持效益优先,转换发展动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推动公司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围绕乘用车国内第一阵营、合资企业以及主流平台产品,推进市场和产品“双升级”;围绕汽车“新四化”,抢抓电驱桥和铝合金轻量化悬架发展机遇;围绕产业和产品基地布局优化,打造安全可靠富有韧性和价值创造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商务增效、运营增效和供应链增效,实现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坚持人才强企,深挖团队潜能。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相结合,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多渠道引进中层干部和专业成熟人才,突出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优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一季度从业人数同比减少6.4%,人事费用率同比下降0.53%,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37.45%。(唐 毅)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