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定为联合国假日。 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谁会料想到,在蛇当值的农历乙巳年,中国人过了千百年的春节,踏上了“人类非遗版”的进程,中国的蛇年演化成了世界的蛇年。 蛇,这个自然界常见的动物,一旦进入文化的范畴,就变成千变万化、欲说还休的话题。 如果溯源的话,可以看到,人与蛇,刚开始不仅友好相处,甚至因为天赋异禀,蛇还一度受到人的顶礼膜拜,那些令人脑洞大开的神话传说就是最好的例证。 传说中的华夏人文先祖伏羲是蛇身人首,他的妹妹女娲,也是人首蛇身。兄妹二人在洪灾之后,再也找不到别人,只得彼此结合繁衍后代。蛇形融入“神躯 ”,也便成了先民想象中的始祖造型。《广博物志》描述:“盘古之君,龙首蛇身……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即淮河),毛发为草木。” 华夏始祖黄帝也摆脱不了蛇的身影,《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人面蛇身。” 无独有偶,古埃及神话中很多女神都是蛇身,南非布须曼神话也认为人是由蛇演化而来的。 在古埃及,蛇则是君主保护神和皇权的表征,法老用黄金和宝石塑造了眼镜蛇的形象,并饰进皇冠,是皇权的徽记。公元前,欧洲有些国家使节把两条蛇的模样雕刻在拐杖上,为国际交往中专用的使节权杖,蛇便成了国家和权威的象征。而在中国,历代君与臣的礼服上绣的非龙即蟒,充分说明蛇受到非同一般的尊重。 同样被中外文化广泛认同的是,蛇有起死回生之效。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某天,医疗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在治病过程中,一时找不到更好的疗法,便坐在山上歇脚沉思,突然发现一条蛇爬到手杖上,想咬他,于是赶紧拿起一块石头将蛇砸死。然而,很快出现了另一条蛇,它衔着一株草塞进被砸死的蛇口里,结果那条蛇活了过来。阿斯克勒庇俄斯顿然醒悟,原来蛇具有神秘的疗伤功能!于是,他在行医或采药时,习惯往手杖上缠一条蛇。从此,单蛇杖被广泛地用作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标志或图案。以记载奇闻异事著称的《异苑》留下了这样一桩趣事,一农夫发现一蛇含一草为自己敷伤,后来这种草成了有名的药材,名之曰“蛇含”。柳宗元《捕蛇者说》记叙“黑质而白章”的异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而用这种蛇制成药物,可治麻风病、痉挛症、无名肿毒,“去死肌,杀三虫”。至于中药将蛇蜕、蛇骨入药,更是屡见不鲜。1989 年,上海市创设 “银蛇奖”,用以表彰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人才。 在商业领域,蛇的知性、灵性和神性被认为有助于财富的积累,预示繁荣和财运。众多汽车制造商就喜欢将蛇作为标识:意大利汽车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交叉旗帜的商标上饰有蛇身,摆的就是历史和传统的谱。日本汽车斯巴鲁(Subaru)商标上蠕动着六边形的蛇,代表智慧和敏捷。美国汽车萨林(Saleen)上的那条蛇环绕着地球,据称寓意速度和力量。德国汽车威兹曼(Wiesmann)刻画的蛇环正绕着一个齿轮,比喻速度与精准。美国的雪佛兰(Camaro)、意大利的玛莎拉蒂(Quattroporte)、法国的雷诺(Alpine)等名车都选中剧毒眼镜蛇作为车型标志,而且涂抹艳丽朱红,分外出挑。当然,“蛇风”大行其道的不只汽车领域,意大利品牌范思哲(Versace)的蛇妖美杜莎(Medusa),还有同样发端于该国的奢侈品牌宝格丽(Bvlgari)的蛇形商标,无不穿透着毛骨悚然但又不可抗拒的致命吸引力。连向来特立独行的华为也凑了一把热闹,华为教育娱乐领域就注册了“腾蛇”,源自《山海经》中的腾云驾雾的神兽。 人蛇情未了的高峰当属《白蛇传》,“千年等一回”的感喟,道出多少人的意难平、情难禁、梦难止。那些热衷把蛇当宠物养的人们,应该是用行动书写现实版的《白蛇传》吧。 至于人蛇交恶是因为什么事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说法,也未见有力的证据,不过,甲骨文、金文描画的蛇就是“能吞象”的贪婪与可怕;而从一个接一个的贬义词可以断定,蛇早已跌落神坛,跌入地狱,成了阴险、凶恶、狠毒的代名词。譬如:牛鬼蛇神、毒蛇猛兽、枭蛇鬼怪、蛇头鼠眼、蛇蝎心肠、佛口蛇心、蛇口蜂针、蛇欲吞象以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更有甚者,宣称“见蛇不打三分罪”“蛇和蝎子交朋友毒上加毒”。《圣经·创世纪》说魔鬼撒旦化身为蛇,诱惑夏娃和亚当食用了智慧树果子,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园。《伊索寓言》的“农夫与蛇”,堪称“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经典诠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绘的飞身索命的美女蛇,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唯恐避之不及。 其实,尊也好,贬也罢,美也好,丑也罢,有毒也好,有益也罢,都不过是以人的眼光与价值衡量的结果,蛇不会介意,也不会在乎,它继续以自己的方式阐释着生命的多样、生活的多彩、变化的多姿。 祝各位蛇来运转、新年行好运,事业蒸蒸日上,如同江河奔腾不息;身体百毒不侵,健康如松柏长青;人生精彩不断,如星辰照亮天际。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