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经营之道 查看内容

四川建安:以科技振兴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5-4-9 12:47|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48| 评论: 0|原作者: 吴鹏 董薇 陈远平

数字,是巨变的生动注脚;事实,是发展的有力演绎。且看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组数据:自2021年触底反弹后,近三年间其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7.11%;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近两年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34.16%,截至2024年,企业发展规模与质量再创新高;微型车电驱桥细分市场占比连续3年超60%,商用车微型车头部市场覆盖率达100%……发展是首要任务,创新为第一动力。在这亮眼数据背后,实则是四川建安科技创新能量强劲释放的必然结果。确切地说,近三年四川建安聚焦商用车电动后驱域控系统、乘用车悬架和传统燃油车桥三大核心业务,对标行业顶尖水平,狠抓科技振兴,推动企业驶入了电动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多元融合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深度构建

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背后的深远思考。四川建安立足汽车底盘技术研发优势,以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三级创新平台为根基,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开辟原创技术源头,组建底盘研究院、传动研究院,精心打造悬架和传动等底盘产品。在此过程中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

联合创建综合开发平台所蕴含的战略眼光。借助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资源,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创新总院携手构建联合开发平台,目的在于加速悬架系统与特种车辆研发进程,顺利完成6×6智能平台车系统开发,初步构建系统集成能力,这是技术合作深度探索的结晶。

各平台对接强化所展现的协同智慧。与长安、吉利、奇瑞等国内头部整车厂合作构建协同开发平台,成立多个悬架系统联合研发团队。通过高效协同开发,成功取得长安CPA平台、吉利GEA平台、奇瑞T1X等主流平台的产品开发权,这是协同创新理念在企业发展中的深度实践。

关键核心技术定向攻关战略的深度实施

聚焦核心技术的定向突破战略。一方面,精心布局完善产品开发体系。四川建安紧密围绕研发需求,全方位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确保研发高效推进。搭建涵盖仿真驱动结构设计、性能设计、工艺设计、试验设计等多关键环节的先进仿真驱动设计开发体系,全力提升悬架产品正向设计能力。通过C390、E245、T18FL4、F3等重点项目正向开发合作,获得国内一流主机厂认可。如今公司5项仿真分析能力达到合资公司水平,结构设计效率提升超30%。另一方面,实现产品技术突破与提升的卓越成效。基于该开发体系,攻克结构件及悬架系统9项CAE仿真核心技术,建立5项关键数据库,制定40余项仿真规范,开发效率提升超20%,设计准确率大幅提升至95%以上。此外,提升包括载荷谱转换、多通道耦合试验、悬架模块K&C试验等10余项核心试验能力,试验与仿真分析高度契合,符合度达92%以上,试验效率也提升20%。

重点产品研发加强推动技术创新的深度探索。其一,创新引领新能源电驱桥行业发展潮流。四川建安紧跟汽车“新四化”趋势,秉持“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理念,开展新能源汽车驱动桥自研专项行动。凭借电驱桥开发经验与80%市场占有率优势,联合中国长安创新研究总院开发并量产国内首款集成式电驱桥。建安第二代电驱桥使整车续航提升5%以上,噪音降低15分贝以上,后桥耐久提升200%,电驱总成减重6%,攻克多品种、小批量商用车动力总成系统匹配难题,实现电驱桥业务纵向深度拓展。国内首创的第三代深度集成式电驱桥将满足整车低地板、长里程和长寿命需求,计划2025年量产。同时,预研开发的第四代同轴油冷电驱桥有望实现承载和动力系统解耦,满足电驱皮卡及轻卡车型,这是对未来市场需求的深度预见。其二,突破燃油车四驱系统国产化自主可控。着眼全球化战略,开拓海外适时四驱SUV市场,依托准双曲面齿轮箱体产业优势和集团内电子电气人才与技术能力,突破四驱系统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国产化。与国际竞品相比,产品多方面性能卓越,减重5%,传动效率提升1.6%,耐久寿命增加3%,振动噪声降低5分贝,扭矩管理器响应时间缩短6%,达世界一流水平,这是企业技术实力的深度彰显。其三,挖掘轻卡驱动桥市场空白的市场战略。提升高功率、轻量化技术研发水平,同步开发5个轻卡平台,填补4.5-10吨商用车市场空白,实现产品吨位横向扩展与升级。与同类产品相比,重量平均降低5%,承载能力提升13%,耐久指标提升37%,在轻卡后驱动桥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这是对市场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

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转化的全力推进

筑牢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壁垒。三年间,累计申请专利125件,发明专利61件,授权专利30件。发表论文8篇,其中1篇被《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一SCI国际期刊收录。发布7项基础技术规范,如《焊接工艺技术规范》等。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四川省工业设计中心创新平台。12项科技成果评价项目中,以“M1车型电驱动桥动力系统功率密度提升与振动噪声抑制关键技术及应用”为典型的4项达国际先进水平,以“HPD230平台轻量化后桥总成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代表的4项为国内领先水平,以“汽车底盘悬架数字化研发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代表的4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四川建安构建并完善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申请流程、保护策略、成果激励、维权措施等,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果显著。在微型车驱动桥领域,公司凭借卓越技术与敏锐市场洞察力,在细分市场连续17年领先同行,微型车电驱桥细分市场占比连续三年超60%。商用车微型车头部市场实现100%覆盖,借产品平台向3.5-4.5T升级,陆续打入北汽福田等轻车市场,进一步拓展商用车市场份额。自2022年起,商用车电驱桥在3T以下商用车市场占比始终超60%,且不断拓宽产品谱系,客户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

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培育高地的精心打造

高端人才的引进谋略。为加速提升公司新能源业务在开发设计、工艺仿真等关键核心领域的能力,公司瞄准行业新能源设计专家等,精准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迅速成立传动研究院(原新能源部),搭建仿真技术、焊接专家团队。同时,巧妙利用集团内设计开发资源优势“借智”,强化正向开发能力。三年累计招聘高端人才174人,其中核心人才14人,皆采用一人一薪模式。截至目前,万名职工中研发人员达1899人,研发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比26.5%,人才队伍结构得到高质量优化。

人才队伍的优化措施。针对公司科技类人员,包括产品开发、工程应用人员等,围绕软件开发等方面组织培训,旨在提升科技人员在研发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公司科技转型发展战略高效赋能。

激励机制的改革创新。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公司构建“平台+荣誉+津贴”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推动创新技能培训深入发展。依托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采用“以战代训”模式,攻克设计、加工等关键问题,为公司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展望未来,四川建安深知,只有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以科技之力驱动产业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将聚焦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新兴产业,依托“1225”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速向创新引领型企业转型。商用车电动后驱域控系统有望制定行业标准,成为产业前行的引领者;传统燃油车桥将巩固其龙头地位,持续创新带动行业发展;乘用车悬架将突破技术壁垒,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四川建安三合一电驱无尘装配现场

四川建安重庆合川基地底盘微尘装配现场

四川建安安徽芜湖基地全自动生产线

四川建安2.5—5吨第二代电驱主减速器总成自动化生产线首台商品机成功下线

四川建安安徽芜湖基地T18后副焊接生产线

四川建安四川雅安基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