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经营之道 查看内容

人勤春来早 功到秋华实 ——记重庆青山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张建

2025-4-18 16:03|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44| 评论: 0|原作者: 熊运开

2014年,张建从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专业毕业后入职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履职MT、阀体、DCT、DHT总成、供应商质量管理等产品正向和逆向技术质量管理岗。11年来,他勤勉务实、励精笃行,迅速跨越职业瓶颈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先后荣获重庆青山最佳新人奖、质量先进个人、科技贡献三等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勤想敢试助成长

一勤天下无难事———这是张建精进业务技能的一大诀窍。初入职场,张建就将身边的领导同事作为获取工作经验的主要来源,遇到问题不耻下问,受到批评虚心接受,在日常交流中积累工作经验、理顺工作思路,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干事能力。11年的技术沉淀和厚重的经验积累,造就了张建敏锐的洞察力,磨练出丰富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细节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迅速成长为公司拥有技术和管理双重能力的骨干力量,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9年,公司启动六档线动态气密机改造工作。第一次作为此项目的牵头人,张建整天“钉”在生产一线,运用因果图、树图以及PJO观测、山积图绘制等工具对产线问题进行逐一识别,与设备厂家制定整改方案并逐一落实。在此过程中,他提出将抽加油管改为封堵头充气,封堵机构增加耐磨损格莱圈保证动态气密检测过程不漏气的建议。这一建议从根本上减少了接头位置,不仅杜绝充气管路漏气风险,而且减少了工装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在保证节拍提升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整线员工工作时间和设备能耗消耗,单台制作成本下降8.12%,JPH提升24%,合格率由前期75%提升至98%以上。

2023年7月,凭借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张建成功竞聘工程技术部担任投产总监,牵头新能源一线、二线新品项目投产策划、验证及投产过程管理工作。

这一年恰逢公司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攀升的关键期,新能源二线保供压力极大,无时间进行新品改造,公司重点项目EDS3产业化推进缓慢。2024年2月,产线出现了一段调试窗口期,但留给张建团队的新品调试周期仅有3天。那段时间,张建和同事没日没夜地泡在新能源二线,沟通协调分配调试时间,与调试人员一起见缝插针进行进场调试,组织工程师攻克定子热套、定转子合装、轴系入箱等重难点工位,每天对调试进展、问题进行复盘,确保了产线通线及PV总成下线。

这一年,张建带领团队完成3大平台共计 11个新品产线设备实施安装调试、通线验证工作,解决各类问题846个,验证关闭825个。5个月内完成PEF20E系列产线调试到小批量生产,产线FTT由87%提升至96%,JPH由23提升至51。

勤跑快推破难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张建主动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能力提升培训,系统学习6sigma相关理论知识,2022年通过绿带项目认证。

工作中,张健善于运用8D、鱼骨图、6sigma、minitab等工具方法对投产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节拍提升、FTT提升工作进行攻关。2024年3月,PEF20B60、B70量产初期合装过程全系均出现划伤,划伤比例高达76%。张建提出采用现场头脑风暴收集可疑因子方案,带领投产团队运用6Sigma方法论,从机、料、法、环4个维度进行原因分析,对“工装精度”“设备动作”“设备能源供给”及“产品来料一致性”等因子进行逐一验证及改进,经过持续1个多月的攻关,PEF20B系列合装划伤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4年4月,PEF20E小批量试装出现定转子合装不到位问题,比例高达40%。找到故障原因后,张建双管齐下,一边组织研发团队运用DOE工具对止口配合公差进行多轮调整验证,最终找到最优配合公差;一边协调工艺人员从如何加强冷却能力着手,利用2台闲置冷风机、新增定子线简易冷却通道。最终,花费较少代价使问题发生概率由2%降低至0%。

勤为亮剑善攻坚

“干,就一定要干成!”这是张建常挂嘴边的话。持久的干劲源自于张建那颗一定要干成的心。

2024年8月,公司发出亮剑行动任务令,要求各单位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结果导向、奋发有为,坚决打赢下半年的关键一仗,坚决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

工程技术部共承担52个降本项目。为确保目标达成,工程技术部将指标细化,通过层层分解将降本指标下达至各所长、总师至基层员工。部门领导号召大家要“从现场寻求极致成本突破点”。

动员令一下发,张建再次活络了起来,带领团队瞄准了PEF20A/B/E产品制造机物料用量降低、线束结构优化改进、工艺减人等棘手问题,组织团队逐一论证、多轮改进、逐个突破,实现降本50多万元。

换产时间长一直是困扰新能源二线产能提升的一大堵点,也是张建团队亮剑行动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那段时间,大家整夜整夜呆在现场,对换产全过程进行分析统计分解、讨论分析,最终找到了症结所在。项目组成员集智攻坚,相继采用投入快速工装、增加机器人一键换产程序、减速器线增设托盘工位等措施,通过持续优化、验证,最终将换产时间由120分钟提升到91分钟。

“有100%的工作态度,才有100%的工作质量”,这是张建一如既往的工作承诺。他将敬业置顶、勤奋放大,为每一份责任全力以赴、奋斗以恒


张建正在进行产线调试

张建开展风险工位辅导工作

张建正在进行工艺变化点核实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