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求,搭建“信息+司库+数据”三位一体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全力推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与“司库管理平台”两个平台建设,以数字化转型“兵财模式”塑造发展新动能。2024年,财务公司在中国兵器装备42家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中获评领域级七档(四家之一),财务公司在行业238家单位信息科技监管评级中位列第一梯队。 战略为纲,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12381”科技创新体系。锚定构建链条完整、架构清晰、机制健全、能力突出、数字支撑、具有财务公司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目标,持续完善创新激励、投入保障、效能评价三个机制,实施科技创新文化、金融科技能力、金融产品创新、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安全防御能力提升、生态圈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八大科技创新行动,以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两圈”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持续培育竞争优势。 建立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机制。坚持科技创新在改革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公司党委定期听取科技转型重点工作汇报,召开战略研讨会,将科技企业建设纳入重要议题。统一绘制数字化转型路线图,设立首席信息官、首席网络安全官,成立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通过“周汇报、月监控、季评估、年总结”过程评价机制,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相关项目进程。 搭建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平台。鼓励支持部门、员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申报专利发明,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共享,提升产权保护意识,公司累计获批专利62项、软著证书9个,其中发明专利4项,外观专利58项,获得历史性突破。 聚焦主业,打造数智化产融服务平台 围绕以融促产以融强产,打造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以中国兵器装备产业为核心,积极围绕全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坚持创新深化、高效联动集成,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上游供应商采购、核心企业自身生产、下游经销商销售融资需求全覆盖,持续增强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数智化金融服务能力和风控能力,为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产融平台数智化转型,开启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结合同业实践、公司数字化转型架构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公司提出“1+10+N”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规划和“分步建设”实施策略,项目于2024年4季度正式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推动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推动RPA、OCR、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在业务系统搭建智能模型、智能知识库等,实现在风控、营销、客服等环节的智能化场景应用,提升业务自动化能力,优化客户服务效率与质量。 锚定一流,建设智慧化司库管理平台 坚持“以用促建”,提升集约管理效能。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兵器装备关于司库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国资委“11个模块、4类风险防范”要求为标准,结合中国兵器装备要求和成员单位诉求,全面上线五大方面30余个功能模块,覆盖1116个功能点。全级次法人单位全部纳入司库管理,业务功能全级次企业覆盖率超过95%。资金集中度、账户直联率、结算集中度、预算执行率等核心管理指标均达到优秀标准。中国兵器装备资金运营效率显著提升,资产负债率、综合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获评国资委司库中期验收“优秀”,高质量通过国资委二期验收。 聚焦“穿透式管理”,筑牢风险管控防线。业资财一体化流程贯通,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服务接口实现数据的高效对接传输和联查穿透。打造覆盖15大业务域,170+项风险指标,70余个风控模型的司库大风险防控体系。落地风险闭环管理功能,打通风险事项从识别、预警,到处置、分析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流程,累计推送风险业务单据15.75万条,确保风险防控落到实处。 推动“智慧转型”,提升生态赋能水平。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运用,构建司库数据治理体系,搭建数据中台,实现12.08亿条数据入仓,数据采集效率提升70%。搭建了集团级和企业级管理驾驶舱,整合财务、业务、工商等多维数据,形成智能画像体系和自动报告体系,为决策洞察提供依据。2025年2月,完成司库DeepSeek本地化部署,系统构建多维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为集团财务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数据赋能,激活数据价值创造新动能 坚持“以用促治、以用提质”数据治理模式,提升金融数据质量。强化数据要素供给,提升数据质量,明确数据项上下游关系,累计梳理数据物理模型237个,实现从数据生产、查询到应用的全过程管理。将数据标准与数据字典建立紧密映射关系,累计梳理优化基础数据标准2957个,实现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统一管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与数据使用效率。 发掘数据价值助力业务洞察与管理提升,提升数据创新驱动作用。构建决策分析、产融支持、风险防控、经营管理四大数据集市,建设自动化报告、报表与公司级管理驾驶舱大屏,通过可视化界面直观展示公司管理与运营核心指标,提供一站式决策信息窗口,助力实时掌握关键绩效指标的动态变化,快速洞察业务趋势,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与决策部署。 突出数据共享和开放,赋能成员单位风险防控。借助数据治理和金融科技工具向集团内各成员单位提示业务风险,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成员单位经营管理活动数字化,为“产业+金融”架桥铺路。 安全筑基,守好守牢信息安全生命线 搭建“143”一体化安全运营纵深防御体系。围绕“可知、可视、可控、可拓展、可复制”目标,坚持“体系化、常态化、服务化、实战化”原则,制定完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及各类安全制度细则,逐步提升安全运营能力、安全技术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将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置于坚不可摧的“保险柜”中,实现“进不去、找不到、打不开、看不懂、不间断、可追溯”安全防护效果。 安全运营服务平台,落地一体化安全运营纵深防御体系规划。围绕态势感知与安全运营、IT运维管理、业务连续性监控三大方面,聚焦集团司库等重要信息系统,通过探针部署、日志采集、流量监控、分析报警等方式实现从识别、防御、监测、响应到恢复的生产安全闭环。 积极开展自主可控替代工作,关键系统替代率显著提升。积极响应国家和中国兵器装备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战略,成立自主可控替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自主替代工作;建立一体化数据目录,确保数据安全和统一管理,为替代工作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公司综合办公类系统累计替代率达100%,经营管理类系统累计替代率达66%,生产运营类系统累计替代率达62%,完成阶段性目标,为全面自主可控打牢基础。 建强队伍,锻造数字化创新人才力量 多措并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为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公司新设立司库部,原投资业务部改制为数据管理部,原信息技术部改名为信息科技管理部,为搭建“信息+司库+数据”全方位数字化专业人才梯队提供组织支撑。探索灵活组织机构,创新制定《公司级项目管理办法》,以“项目制”组织专项推进创新性、开拓性、需跨部门合作的重难点工作任务,支持公司优秀人才开展协同创新与集智攻关,司库验收攻关项目、“四个在线”项目、小核心大外围系统建设项目取得突出成效。 大力建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探索通过建立猎头生态圈、柔性引才等方式,持续引进成熟金融科技人才,全力服务数字化转型、司库平台建设等重大任务。强化数字化人才培育,积极选派干部职工参加中国兵器装备、行业组织等组织的数据治理、科技成果管理、“金融机构大模型实践”等主题培训班,加大对数字化职称评聘、人才选聘、评估认证等的支持力度,推动现有专业人才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业务+IT+财务”复合型人才队伍,公司5名员工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人才数据库。 加强科技创新考核激励导向。贯彻落实国家和中国兵器装备有关考核评价、工资支持、成果转化、中长期激励、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等激励政策,制定数字化转型人才保障机制,将数字化转型相关指标列入KPI与重点工作考核指标当中,牵引做好智慧金融生态圈建设。制定《荣誉表彰管理办法》,纳入数字化与科技创新相关荣誉表彰,充分激发创新体系各环节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 财务公司党委研讨部署数字化转型工作 财务公司召开数字化转型研讨会 财务公司数字化团队 财务公司组织司库数据模型开发研讨 财务公司组织信息科技前沿应用研讨 财务公司召开新一代核心建设项目启动会 财务公司员工赴中国兵器装备成员单位开展司库专项培训及现场答疑工作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