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经营之道 查看内容

践行“1244”工作法 打造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2025-9-8 15:22|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146| 评论: 0|原作者: 李萨祁 杨力|来自: 建设工业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建设工业集团(云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军工央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坚持秉承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的治理智慧,以“1244”工作方法为实践路径,创新性构建“服务职工直通车”机制,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紧扣“一条主线”,坚定政治方向

公司党委始终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持续筑牢思想根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近年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平稳顺利推进五次重组整合,发展布局从“一域一厂”扩展到“五省市七基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为多元复杂的局面。为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公司党委把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好担负起新时代军工央企肩负的使命任务。

针对“五省市七基地”实际情况,公司党委采取“分众分类分地”的方式,创新搭建“六学联动”机制,坚持党委领学、深化理论研学、组织辅导讲学、开展案例促学、创新分类联学、云端灵活自学,进一步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让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动起来、强起来,指导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开好职代会、工作会、中干大会、员工大会、“三会一课”、周例会、班组会等“七类会议”,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无死角。建立以党支部书记为主体、劳模工匠、青年团员为补充的思想政治宣讲团,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能够让干部职工听得懂、能领会,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搭建“二维平台”,畅通民意桥梁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公司党委广开门路、开门教育,创新构建“服务职工直通车”机制,以“预防在前、调解优先、源头治理”为原则,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工作新模式,形成服务职工群众的强力“组合拳”,构建起全链条、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条职工诉求精准响应、意识形态责任有效落实的新路径。

创新线上直报“快车道”。线上依托公司OA内网系统打造“服务职工直通车”线上直报平台,运用技术手段构建“五省市七基地”穿透式工作流程,不仅实现职工诉求“一键直达”,更以数据分析形成可视化图表,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保障信息高效流转的同时,严格遵循数据安全规范,以授权访问机制守护职工隐私,既彰显技术治理的温度,更体现对职工主体地位的尊重。这一数字化创新实践,也是群众路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经验型向数据驱动型的转型升级。

深耕线下调研“责任田”。坚持“一线工作法”,建立公司领导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工作机制。每月通过“服务职工直通车”线上直报平台,收集职工群众诉求,进行精准分析,掌握职工群众与公司领导“面对面”诉求,安排轮值领导与职工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意见、解决问题。针对异地基地职工诉求,公司领导在调研过程中,设置专门“面对面”工作环节,与职工群众“坐一条板凳”,在双向互动中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根基,更好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施“四责联动”,深化源头治理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公司创新实施党委统筹、专班督办、部门协同、基层落实的“四责联动”机制,以系统化思维构建起问题源头治理的全链条闭环体系,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民主管理、夯实群众基础提供了创新样本。

党委“把舵定向”,发挥领航作用。党委组织成立“服务职工直通车”工作专班,统筹党建、人力、安全等多部门优势资源,构建起协同高效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将党的群众路线融入公司治理现代化实践全过程,实现了政治引领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索出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切实让思想政治工作在服务职工、凝聚共识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专班督办“靶向攻坚”,增强执行动能。创新搭建职工意见诉求督办平台,建立两级督办机制,实现“简单问题5日办、复杂问题协同办”的高效响应,确保职工意见诉求第一时间“上得来”,问题解决“下得去”。以“月度动态采集、季度深度研判、即时精准反馈”的全周期闭环督办管理,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实现诉求响应、问题解决、效果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切实畅通了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推动了服务效能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拓展。

部门协同“聚能增效”,释放联动合力。以系统思维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跨领域协同、跨层级联动的新模式。人力资源、信访维稳、安全保卫、群团部门齐上阵,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常态化诉求分析研判机制,将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政策优化的“风向标”,在协同联动中形成治理合力。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覆盖工作模式,彻底打通信息传递的“中梗阻”,实现从“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的根本性转变。

基层发力“末梢赋能”,夯实发展根基。坚持以激活治理“神经末梢”为突破口,各党支部、分工会作为服务职工的“前沿阵地”,通过常态化意见收集机制,组建“党员+工会委员+青年骨干”走访小组,定期“到一线”“走班组”,用“拉家常”的形式倾听职工“急难愁盼”问题。针对职工反映的“实施企业年金、职工休息区、员工培训室”等问题,现场解答疑问,协调资源,确保“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

聚焦“四个维度”,提升服务质效

公司党委立足职工群众主体地位,创新构建思想引领、民主管理、诉求响应、成长赋能“四位一体”服务体系,以系统化思维和精准化举措破解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出激发基层活力的新路径,为公司生产经营不断注入新动能。

思想引领“铸同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近年来开展“青年宣讲团进车间”“劳模工匠传帮带”等活动20余场,覆盖职工3000余人次。建立“支部系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思想疏导、政策宣讲,收集各类职工意见建议800余条,持续增强职工队伍政治认同、思想认同。

民主管理“聚民心”。以“全国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为载体,搭建公司、分厂、班组三个层级民主管理平台,全面构建“全员参与、全链覆盖”的服务体系。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公司《薪酬分配办法》《假别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修订,职工代表参与率达100%,让职工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

诉求响应“暖民心”。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机制,构建“即时响应、四级联动、全程督办”服务机制,实现职工诉求24小时内响应、简单问题5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问题按期积极办结,“公司领导面对面交流”“公司领导一线调研”等常态化走访,让服务触角延伸到生产车间、一线班组,切实解决职工诉求100余件,满意度达98%。

成长赋能“树信心”。坚持企业发展依靠职工、企业发展为了职工,打造“技能提升+创新创效”双轮驱动平台。开设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青年创新创效阵地6个,组织劳动竞赛、“五小”成果交流等活动8期,培育劳模工匠、青年技术骨干47人。结合经营重点,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职工参与制度流程优化,工艺技术创新、环境改善与创收等项目落地,累计报送“金点子”1193条,实现减损降耗1.19亿元,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效益同频共振

实践证明,“1244”工作法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通过紧扣主线把方向、畅通桥梁聚民心、联动履责抓源头、多维服务提质效,有效解决了职工群众“急难愁盼”,显著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这一模式不仅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也为其他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样本”。面向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1244”工作法,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为履行强军首责、建设世界一流科技企业汇聚磅礴的智慧和力量。

建设工业“五小”优秀创新项目团队授旗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