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变速箱二厂的车间里,何烺龙总被同事称作“行走的急救箱”。当30多根回油管道在生产线转移中“集体重伤”,当装配进度濒临“停摆危机”,这个普通装配工总是能用一场堪称“管道拯救手术”的攻坚行动,诠释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危机时刻的自动请缨 在变速箱二厂某总成一期向二期生产线转移过程中,30多根回油管道严重受损,导致二期托盘数量不足,装配进度受到严重影响。若重新采购新油管,不仅总成本上升,时间也十分紧张。 正当班长束手无策之际,何烺龙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迅速发现了可能存在的转机。他毫不犹豫地主动向班长请缨,根据分析提出一套简洁可行的操作方案。在班长的支持下,何烺龙立即开始了受损管道的修复工作。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短短六个字,何烺龙感受到千斤重担。但关键时刻不容分心,他只能如一名孤独勇士,负重前行。 废寝忘食的管道急救 何烺龙第一时间收集整理所需配件,面对部分配件短缺,立即协调推进紧急采购。公司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以最快速度将关键配件配送到位。 紧接着,何烺龙投入了昼夜不停的抢修工作。同事们休息时,他在维修;同事们用餐时,他仍在维修;同事们下班后,他争分夺秒地继续奋战——何烺龙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班长看在眼里,既深感赞许,又充满关怀,几次提醒他保重身体。而何烺龙总是一心记挂修复进度,希望尽快完成任务。 经过连续数日的废寝忘食抢修,何烺龙最终成功修复了32根回油管道,既保障了生产线的装配任务如期完成,又直接为公司节约成本20余万元。 平凡岗位的工匠精神 在何烺龙负责的卫生区域,生产现场整洁规范,操作台光亮如新、井然有序。面对突发的简单设备故障,他能凭借对设备的深入了解进行及时维修处理。工作中的严谨细致,让他敏锐发现作业要领指导书中的问题并迅速纠正。凭借高度洞察力,他总能精准识别部分岗位隐患。他将班组视为家园:作为“家”的建设者,他积极建言献策促发展;为了“家”的进步,他总是风雨无阻、早出晚归。 正如他常说的:“拧好每一颗螺丝,就是向梦想靠近的一步。”如今,已成为预备党员的何烺龙,正稳步向他的“党员梦”迈进。在装配线上默默耕耘的他,以汗水浇灌梦想,用实干铸就匠心,让这平凡的岗位成为映照坚定信仰的“灯塔”。 何烺龙在综合测试台调整产品位置 何烺龙熟练操作总成转线机器人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